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珠三角制造業真實情況

珠三角制造業真實情況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5 19:32:56

珠三角制造業真實情況?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銳 廣州報道 “五一”假期過後,95後機械助理工程師鄭則民結束一年的見習身份,轉正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珠三角制造業真實情況?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珠三角制造業真實情況(珠三角制造業新動能)1

珠三角制造業真實情況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銳 廣州報道 “五一”假期過後,95後機械助理工程師鄭則民結束一年的見習身份,轉正了。

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總部位于深圳,生産基地分布在東莞、惠州,主要研發、生産新能源智能裝備的上市公司。

鄭則民的日常工作是在辦公室“畫圖”,與同事們一起設計生産電池的設備。過去幾個月,他沒怎麼休息過,“比去年更忙,今年的單是做完一個又有下一個”。他調侃自己是一個進廠的年輕人,“不忙怎麼賺錢?”

“普通二本沒什麼好說的,機械設計是制造業萬金油專業,好就業。”鄭則民說。除了上班位置偏、交不到朋友,他對公司薪酬待遇、行業發展都是滿意的。

幾天前,鄭則民所在公司公布的一季度業績顯示:2022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52億元,同比增長178.88%;實現歸母淨利潤6451.78萬元,同比增長188.92%。這還是受元旦、春節假期,疊加3月中下旬疫情影響,以及當前原材料價格高位背景下。公司管理層稱,公司一季度新簽及中标未下單的锂電設備訂單超過30億元;市場預期方面,短期可能會受到疫情等的擾動,但整體趨勢不變。

這家公司在官網顯眼位置寫着口号:要麼不做,要做就做世界第一。

這句話在珠三角的創業者心裡,并不算随意誇口,很多人就是沖着這個目标去的。

5月5日,廣東省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廣東經濟運行情況分析》(以下簡稱“《分析》”)報告中,一個數據出現反轉:3月份當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是2021年下半年以來的最快增速。

不僅如此,3月份的這一增速,也讓廣東在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5.8%),整體低于全國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6.5%)背景下,重新回到高于3月份全國同比增速(5.0%)的水平。而3月中旬,一向保持高速運轉的深圳還曾經曆過7天“慢生活”:非城市保障性企業停止運營、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動。此外,廣州、東莞等珠三角城市一季度也有不同程度限制人員、物資流動的疫情防控措施。

國家統計局的解釋稱,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即工業增長速度)指标,可以判斷短期工業經濟的運行走勢和經濟的景氣程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即年主營業務收入為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3月的廣東,何以有如此增長,它的增長背後又是什麼?

“新動能”制造業投資增長迅猛

廣東的“新動能”建立在它一直以來擁有的工業基礎上。

去年6月,廣東省統計局公布的“十三五”時期數據顯示,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3%,增加值總量從2015年的30313.61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33050.50億元,總量保持全國第一。

2020年,珠三角核心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比重85.9%。2020年末,全省納入統計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達到55605戶。分行業看,2020年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排名前三的行業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金屬制品業,合計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33.3%。

今年一季度,廣東省統計局在工業生産方面的表現總結是“穩中有升”,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與部分高技術産品産量的增長突出。

“這不是一日之功。”多位長期關注廣東經濟指标的研究學者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達了這一相似觀點。一位廣州社科院的副研究員稱,一方面,數據是經濟活動發生後呈現的一個結果,另一方面,在全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廣東的這一變化會因發展速度“變慢”而隐藏起來。在他看來,以廣州為例,過去幾年的産業結構調整、布局使得其被質疑是否在一線城市中“落後了,失去發展優勢”,但實際調整的效果可能是現在,甚至今後一段時間才逐漸顯現。

廣東省統計局的《分析》報告指出,一季度,支柱行業中,新能源汽車産銷兩旺帶動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4.2%,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3個百分點;龍頭企業積極推進産品轉型升級,經營情況好轉,帶動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3.2%,增速比1-2月加快。同時,3 月以來,國内疫情出現反彈,新冠檢測試劑、醫療儀器設備需求持續走高,帶動醫藥制造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分别增長16.4%和16.0%,增幅比1—2月分别提高3.6個和3.8個百分點。

同時,從支撐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數據來看,一季度,廣東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貨物出口總額增長2.2%。

“固定投資強勁、消費不振,進出口方面除了疫情,還有國際形勢影響。”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廣東省統計局關于固定投資更具體的分類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下降18.6%,主要是2021 年以來的生豬産能擴建項目建設高峰期已過;第二産業投資增長35.0%,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38.4%;第三産業投資下降1.4%,受房地産開發投資低迷影響。

從具體行業看,工業投資增勢強勁,新動能制造業投資增長迅猛。一季度,全省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54.1%,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43.1%。

此外,從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情況來看,一季度,3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币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2.1%,其中,制造業貸款增長20.8%,普惠小微貸款增長25.2%。

一位招商銀行廣州分行私人銀行部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的說法也回應了上述變化。他說,從自己的業務重心和工作感受來講,政策支持的方向在從房地産轉向制造業,尤其是高技術産業、專精特新類企業的客戶,很多家銀行都在做這件事。

他也稱,盡管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房地産客戶是他們最喜歡的,但他們也更早更清晰地意識到錢的流向在發生變化,而這個變化時間大約可以追溯回2016年左右。

“新升規”工業企業顯著發力

廣東的“新動能”不僅表現在産業、行業的增長,也表現在新人、新企業的加入。

一家去年7月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的企業負責人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盡管同樣經曆原材料漲價、缺貨,以及疫情防控物流不順暢的問題,但相比之下,該公司生産的微型锂電池産品出口訂單量、銷售額同比去年均有大幅增長,這使得他絲毫未動搖自己和企業未來要争行業第一名的“雄心”。

“我們是細分領域取勝,技術測試過關、性價比高,整個行業原本被日本、歐美的企業壟斷,行業整體還是處于高速增長期,訂單增長和擴大市場速度都很快。”上述電池企業的負責人說,他們研發、生産的産品多用于藍牙耳機、智能手環等移動便攜穿戴設備,公司成立至今三年多時間,每年都保持着“翻倍式”增長,去年順利成為蘋果、BOSS的供應商。

這樣的情況不是偶然。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廣東新升規工業企業超過1萬家,主要集中于電氣、電子、新材料制造、通用和專用設備等領域,産品需求量大,成長性較好,一季度工業新升規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3%,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 40.5個百分點,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 0.9個百分點,實體經濟培育效果顯著。

“這些企業都是迅速地成長,他們以工業為主,進入新經濟的增長闆塊,非常搶眼,有的增長20%、30%、50%,甚至成倍的增長。”廣東省統計局局長楊新洪的評價稱,這些企業的鮮活增長勢頭,帶給經濟新的活力。特别面對新的挑戰,他們很有獨立思考的企業家精神和搶抓市場的獨特視野。

今年一季度,多位不同領域的廣東省内制造企業負責人、一線工作人員曾經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自去年第三季度起,由于原材料漲價、國内外訂單不再維持高增長,他們開始感受壓力,并且面臨不同程度“減産、停産”的情況。

國家統計局關于2022年1—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顯示,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看利潤總額,汽車制造業下降11.9%,通用設備制造業下降17.0%,電力、熱力生産和供應業下降35.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49.7%。

“壓力肯定是有的,疫情的影響也很大,但整體來說可以承受今年慢一點,前兩年有足夠的利潤,所以在産品研發、團隊建設上我還是願意繼續投入,隻是說可能會更謹慎。”5月3日,一家正在申報國家級專精特新制造企業的負責人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該公司産品在産業鍊上屬于利潤較高的部分,原本市場幾乎由美國和日本企業壟斷。2021年,公司在全球供應鍊緊張背景下得到“替代”機會,收獲大量訂單、打開市場,使他們當下面對壓力仍有底氣。

“我知道行業裡有幾個以前造假的,産品不過關的,都挺慘。”這位負責人說,他認為現在行業面臨壓力測試雖然嚴酷,但優勝劣汰更明确告訴業界要向高質量、高技術的方向發展。

深圳智能機器人領域企業優必選方面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疫情影響、國際局勢等疊加因素影響,公司供應鍊是有受到一些波及,他們因此增強了産業鍊、供應鍊自主可控能力和競争力。

“比如我們和核心供應商合作開發整體解決方案,打破了在芯片、軸承、精密塑膠原材料上受制于海外品牌的獨占局面。針對以芯片為代表的‘卡脖子’技術,推動上下遊關鍵部件的國産自研。”優必選方面人士說,雖然面對重重壓力,但他們認為危中有機,比如公司應對疫情變化迅速研發三款防疫機器人及解決方案,并且實現落地應用,不僅在國内防疫一線上崗,也出口美國、比利時等15個國家和地區,在美國各州有超過300多所中小學、500多座樓宇裡上崗。

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品工業機器人同比增長56.56%。

“(一季度)基本沒有大變化,需求一直是有的,交付會受疫情影響一些,但整個行業滲透率還是很低,行業增長性是不用質疑的,關鍵還是技術上的投入,和能不能實現、響應市場需求。”上述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對公司長期預期沒有變化的,機器人本身也是着眼于未來,不會因為一點困難就改變初衷。

上述三家企業的負責人的創業背景相似,45歲上下,心懷夢想“做行業領袖、打破巨頭壟斷”,有專業的技術背景,有優秀的海外留學、工作經曆。另一方面,珠三角的創業環境讓他們覺得,産業鍊完整,人才儲備多,政府尊重科技創新、扶持措施能落到行動,營商環境寬松自由公平。

新興産業缺中間層人才

制造業迎的新人,還包括年輕人。

“其實在前端制造的其他環節以及整機制造,是以年輕人為主的。”一家知名家電上市企業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結合他們内部的情況來看,現在的制造業和傳統認知裡的傳統制造業已經不一樣,有專業要求,所以職校畢業生比例越來越大。

“這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工人也在升級。”上述人士稱,另一方面,事實上,如今的制造業已經和互聯網、物聯網、AI、5G高度融合。所以,他們也看到大量的人才對先進制造業有了新的認識,越來越多高學曆優質的人才更願意加入制造業。

那麼缺不缺人,難不難招人?多位制造企業的負責人的回答,依然是缺和難。

一家位于廣州的軟件測試服務企業負責人徐青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該公司已經被評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也即意味着,他們在細分行業已經站到全國前三的位置,主要涉及企業數字化轉型。

“全國所有幹我們這個的加起來,大概就5%左右的市場份額,要完成全産業鍊打破壟斷、國産化必須從上到下的搶奪,測試工具隻是其中一環,必須要做。”徐青表示,他們所在領域的競争對手仍然以國外壟斷為主,巨頭是微軟、IBM、MF等。該公司的起步期要回到2017年、2018年,物聯網概念的發展推動他和公司第一次得到創業後的明顯增長。随後,2019年至今,中美貿易戰、疫情等影響襲,整個行業國産化的速度被加快,他們又一次獲得一個新契機。目前,該公司客戶軟件測試服務已涵蓋運營商、銀行、電力、物流等多個行業。

“并不是說我們起步晚就沒有競争優勢,比如五年之間國内互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讓我們做測試的場景比國外還多。”徐青表示,現在他們面臨的很大困境是找不到人。

他說,公司現在隻有兩類人,一類是特别高端的人才,一類是什麼都不懂的人,缺少中間層。當中,引進和留住核心的高端人才也很難,因為這不僅是企業“給錢”的問題,還要求企業自身發展速度能匹配這些人。目前,國内高校中對這類專業課程的設置、人才培養也是稀缺的。

“我今天跟IT人員說,要做一個電商買衣服的網站,隻要業務邏輯說清楚,他就可以幫你實現,但是他是用别人的工具來實現這件事的,我們沒有做這個工具的人。”徐青舉例,廣東有很多小家電的生産商,可以很容易招聘到在生産線上幹過的人,卻很難招聘到會做生産線的人,“哪怕他在生産線上幹了一輩子”。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徐青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