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社會基本公共信息,是曆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廣州日報記者了解到,自廣州市開展街路巷名稱标準化專項行動以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顯著成效,共對全市約11.8萬多條街路巷名稱進行标準化,完成119個鎮(街道)轄内“城中村”和非“城中村”街路巷規範命名約6.84萬條。此舉推動了廣州市标準地址庫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全面、詳細、準确的地名基礎性信息,全市街路巷規範化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加強地名文化宣傳保護,老地名煥發”新生機”
一個地名承載着一方曆史記憶,留住老地名,就是留住鄉愁。十年來,廣州市民政部門先後編撰出版《名在花城》《紅色的印記》等系列廣州地名文化讀本,舉辦“名在花城”廣州地名文化學生創作征集比賽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開展紅色地名打卡線上活動,講述地名背後的故事,推動紅色地名文化進校園、進社區。
《紅色的印記》被評為2021年第二屆“嶺南書香十佳童書”之一,并列入《全國新書目》當年9月薦書單最受歡迎少兒類圖書。
2013年,廣州市民政部門拍攝完成20集地名故事系列專題片,精心挑選廣州各區具有代表性的地名,以影像視頻的形式,将地名與相關的曆史事件、民間傳說、人物傳奇聯系起來,展示廣州地名蘊含的豐富文化内涵。
2022年以來,在廣州市民政局公衆網和微信微博平台開設專欄《羊城百地名》《廣州地名的100個“為什麼”》,解讀地名政策法規,介紹地名命名規則,普及地名常識,講好地名故事。
2022年8月,廣州市民政部門彙總、梳理、編纂形成《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一批)》,共收錄559個地名,深入挖掘地名的含義、來曆、沿革等情況,力争每個地名都能較好地體現其曆史文化内涵和紀念意義,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對列入保護名錄的地名,将實行全流程嚴格保護利用,不允許随意更名,作為開展地名文化保護工作的基礎工程。
十年來區劃地名規範化、信息化成效顯著
地名工作是國家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十年,廣州市行政區劃随着城市發展不斷優化。2012年,根據國家規劃綱要關于南沙新區的定位要求和廣東省“以南沙新區開發為突破口,使廣州有更多區域在金融服務、港澳往來、土地管理、海洋管理、社會事業等方面享受國家一級扶持和優惠政策”的戰略部署,廣州市将番禺區大崗鎮、東湧鎮、榄核鎮劃歸南沙區,為廣州拓展新的戰略發展空間奠定了基礎。
2014年,為實現廣州穩定快速發展,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市,經國務院同意撤銷黃埔區、蘿崗區,設立新的黃埔區;撤銷縣級從化市、增城市,設立廣州市從化區、增城區。
為解決鎮、街道行政區劃設置和行政資源配置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适應問題,2013年以來,越秀區等5個區先後對4個鎮、17個街道的行政區劃進行優化調整,使鎮、街道的行政管理機構設置及行政資源配置更趨合理,有力推動基層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加強、公共服務機制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方式優化和改進。
2021年8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發布第82号公告,《廣州市地名管理規定》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在進一步加強和規範地名管理的基礎上,将地名工作向“監管與公共服務并重”的模式轉變,推進地名工作規範化、标準化、信息化,同時注重保護老地名,弘揚傳承地名文化,鼓勵地名成果轉化。
2019年3月,《廣州市地鐵車站命名規則》出台,從采詞順序、部門職責、命名程序、标準名稱使用、禁止性規定、更名規範等方面對地鐵車站名稱進行了規定,使廣州地鐵車站命名工作有了專門規範,有效提升地鐵車站命名工作效率,有助于地鐵車站順利開通運營等後續工作。
2020年6月,《路牌、巷牌》地方标準出台,明确了路牌、巷牌的制作、設置、安裝、包裝貯存和搬運、安全、維護保養、驗收和檢查等方面内容,着重考慮标志設置的科學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既符合國家标準要求,又具有本地特色,為本地路牌、巷牌的設置安裝提供基礎技術支撐。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贊、楊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莫偉濃 通訊員:李國全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