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全文注釋及翻譯電子書

論語全文注釋及翻譯電子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5 00:26:42

論語全文注釋及翻譯電子書(跟我學國學之論語全文音頻)1

論語全文注釋及翻譯電子書(跟我學國學之論語全文音頻)2

《論語》——先進【本篇引語】本篇共有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過猶不及”等。這一篇中包括孔子對弟子們的評價,并以此為例說明“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學習各種知識與日後做官的關系;孔子對待鬼神、生死問題的态度。最後一章裡,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各述其志向,反映出孔子政治思想上的傾向。

【原文】11.1 子曰:“先進(1)于禮樂,野人(2)也;後進(3)于禮樂,君子(4)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注釋】(1)先進:指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2)野人:樸素粗魯的人或指鄉野平民。(3)後進:先做官後學習禮樂的人。(4)君子:這裡指統治者。

【譯文】孔子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再做官的人,是(原來沒有爵祿的)平民;先當了官然後再學習禮樂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

【評析】在西周時期,人們因社會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貴族、平民和鄉野之人的區分。孔子這裡認為,那些先當官,即原來就有爵祿的人,在為官以前,沒有接受禮樂知識的系統教育,還不知道怎樣為官,便當上了官。這樣的人是不可選用的。而那些本來沒有爵祿的平民,他們在當官以前已經全面系統地學習了禮樂知識,然後就知道怎樣為官,怎樣當一個好官。

【原文】11.2 子曰:“從我于陳、蔡(1)者,皆不及門(2)也。”

【注釋】(1)陳、蔡:均為國名。(2)不及門:門,這裡指受教的場所。不及門,是說不在跟前受教。

【譯文】孔子說:“曾跟随我從陳國到蔡地去的學生,現在都不在我身邊受教了。”

【評析】公元前489年,孔子和他的學生從陳國到蔡地去。途中,他們被陳國的人們所包圍,絕糧7天,許多學生餓得不能行走。當時跟随他的學生有子路、子貢、顔淵等人。公元前484年,孔子回魯國以後,子路、子貢等先後離開了他,顔回也死了。所以,孔子時常想念他們。這句話,就反映了孔子的這種心情。

【原文】11.3 德行(1):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語(2):宰我、子貢。政事(3):冉有、季路。文學(4):子遊、子夏。【注釋】(1)德行:指能實行孝悌、忠恕等道德。(2)言語:指善于辭令,能辦理外交。(3)政事:指能從事政治事務。(4)文學:指通曉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

【譯文】德行好的有: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辭令的有:宰我、子貢。擅長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曉文獻知識的有:子遊、子夏。

【原文】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說。”

【譯文】孔子說:“顔回不是對我有幫助的人,他對我說的話沒有不心悅誠服的。”

【評析】顔回是孔子得意門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終是服服貼貼、畢恭畢敬的,對于孔子的學說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贊揚顔回。這裡,孔子說顔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責備顔回,而是在得意地贊許他。

【原文】11.5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間(1)于其父母昆(2)弟之言。”

【注釋】(1)間:非難、批評、挑剔。(2)昆:哥哥,兄長。【譯文】孔子說:“闵子骞真是孝順呀!人們對于他的父母兄弟稱贊他的話,沒有什麼異議。”

【原文】11.6 南容三複白圭(1),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釋】(1)白圭:白圭指《詩經?大雅?抑之》的詩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蘭之玷,不可為也”意思是白玉上的污點還可以磨掉,我們言論中有毛病,就無法挽回了。這是告誡人們要謹慎自己的言語。

【譯文】南容反複誦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為也。”的詩句。孔子把侄女嫁給了他。

【評析】儒家從孔子開始,極力提倡“慎言”,不該說的話絕對不說。因為,白玉被玷污了,還可以把它磨去,而說錯了的話,則無法挽回。希望人們言語要謹慎。這裡,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南容,表明他很欣賞南容的慎言。

【原文】11.7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顔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譯文】季康子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顔回的學生很好學,不幸短命死了。現在再也沒有像他那樣的了。”

【原文】11.8 顔淵死,顔路(1)請子之車以為之椁(2)。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3)也死,有棺而無椁。吾不徒行以為之椁。以吾從大夫之後(4),不可徒行也。”

【注釋】(1)顔路:“顔無繇(yóu),字路,顔淵的父親,也是孔子的學生,生于公元前545年。(2)椁:音guǒ,古人所用棺材,内為棺,外為椁。(3)鯉:孔子的兒子,字伯魯,死時50歲,孔子70歲。(4)從大夫之後:跟随在大夫們的後面,意即當過大夫。孔子在魯國曾任司寇,是大夫一級的官員。

【譯文】顔淵死了,(他的父親)顔路請求孔子賣掉車子,給顔淵買個外椁。孔子說:“(雖然顔淵和鯉)一個有才一個無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兒子。孔鯉死的時候,也是有棺無椁。我沒有賣掉自己的車子步行而給他買椁。因為我還跟随在大夫之後,是不可以步行的。”

【評析】顔淵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孔子多次高度稱贊顔淵,認為他有很好的品德,又好學上進。顔淵死了,他的父親顔路請孔子賣掉自己的車子,給顔淵買椁。盡管孔子十分悲痛,但他卻不願意賣掉車子。因為他曾經擔任過大夫一級的官員,而大夫必須有自己的車子,不能步行,否則就違背了禮的規定。這一章反映了孔子對禮的嚴謹态度。

【原文】11.9 顔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譯文】顔淵死了,孔子說:“唉!是老天爺真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爺真要我的命呀!”

【原文】11.10 顔淵死,子哭之恸(1)。從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2)人之為恸而誰為?”

【注釋】(1)恸:哀傷過度,過于悲痛。(2)夫:音fú,指示代詞,此處指顔淵。

【譯文】顔淵死了,孔子哭得極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說:“您悲痛過度了!”孔子說:“是太悲傷過度了嗎?我不為這個人悲傷過度,又為誰呢?”

【原文】11.11 顔淵死,門人欲厚葬(1)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2)。非我也,夫(3)二三子也。”

【注釋】(1)厚葬:隆重地安葬。(2)予不得視猶子也:我不能把他當親生兒子一樣看待。(3)夫:語助詞。

【譯文】顔淵死了,孔子的學生們想要隆重地安葬他。孔子說:“不能這樣做。”學生們仍然隆重地安葬了他。孔子說:“顔回把我當父親一樣看待,我卻不能把他當親生兒子一樣看待。這不是我的過錯,是那些學生們幹的呀。”

【評析】孔子說:“予不得視猶子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能像對待自己親生的兒子那樣,按照禮的規定,對他予以安葬。他的學生仍隆重地埋葬了顔淵,孔子說,這不是自己的過錯,而是學生們做的。這仍是表明孔子遵從禮的原則,即使是在厚葬顔淵的問題上,仍是如此。

【原文】11.12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譯文】季路問怎樣去事奉鬼神。孔子說:“沒能事奉好人,怎麼能事奉鬼呢?”季路說:“請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回答)說:“還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麼能知道死呢?”

【評析】孔子這裡講的“事人”,指事奉君父。在君父活着的時候,如果不能盡忠盡孝,君父死後也就談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們能夠忠君孝父。本章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問題上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來世,或死後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盡忠盡孝,至于對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這一章為他所說的“敬鬼神而遠之”做了注腳。

【原文】11.13 闵子侍側,訚訚(1)如也;子路,行行(2)如也;冉有、子貢,侃侃(3)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注釋】(1)訚訚:音yín,和顔悅色的樣子。(2)行行:音hàng,剛強的樣子。(3)侃侃:說話理直氣壯。

【譯文】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悅而溫順的樣子;子路是一副剛強的樣子;冉有、子貢是溫和快樂的樣子。孔子高興了。但孔子又說:“像仲由這樣,隻怕不得好死吧!”

【評析】子路這個人有勇無謀,盡管他非常剛強。孔子一方面為他的這些學生各有特長而高興,但又擔心子路,惟恐他不會有好的結果。師之愛生,人之常情。孔子的這種擔心,就說明了這一點。

【原文】11.14 魯人(1)為長府(2)。闵子骞曰:“仍舊貫(3),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4)不言,言必有中。”

【注釋】(1)魯人:這裡指魯國的當權者。這就是人和民的區别。(2)為長府:為,這裡是改建的意思。藏财貨、兵器等的倉庫叫“府”,長府是魯國的國庫名。(3)仍舊貫:貫:事,例。沿襲老樣子。(4)夫人:夫,音fú,這個人。

【譯文】魯國翻修長府的國庫。闵子骞道:“照老樣子下去,怎麼樣?何必改建呢?”孔子道:“這個人平日不大開口,一開口就說到要害上。”

【原文】11.15 子曰:“由之瑟(1)奚為于丘之門(2)?”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3)也。”

【注釋】(1)瑟:音sè,一種古樂器,與古琴相似。(2)奚為于丘之門:奚,為什麼。為,彈。為什麼在我這裡彈呢?(3)升堂入室:堂是正廳,室是内室,用以形容學習程度的深淺。

【譯文】孔子說:“仲由彈瑟,為什麼在我這裡彈呢?”孔子的學生們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說:“仲由嘛,他在學習上已經達到升堂的程度了,隻是還沒有入室罷了。”

【評析】這一段文字記載了孔子對子路的評價。他先是用責備的口氣批評子路,當其它門人都不尊敬子路時,他便改口說子路已經登堂尚未入室。這是就演奏樂器而言的。孔子對學生的态度應該講是比較客觀的,有成績就表揚,有過錯就反對,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又樹立起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績。

【原文】11.16 子貢問:“師與商(1)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2)與?”子曰:“過猶不及。”

【注釋】(1)師與商:師,颛孫師,即子張。商,蔔商,即子夏。(2)愈:勝過,強些。

【譯文】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二人誰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說:“子張過份,子夏不足。”子貢說:“那麼是子張好一些嗎?”孔子說:“過分和不足是一樣的。”

【評析】“過猶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體說明。《中庸》說,過猶不及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這是說,舜于兩端取其中,既非過,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為大聖。這就是對本章孔子“過猶不及”的具體解釋。既然子張做得過份、子夏做得不足,那麼兩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對此二人的評價就是:“過猶不及”。

【原文】11.17 季氏富于周公(1),而求也為之聚斂(2)而附益(3)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4)可也。”

【注釋】(1)季氏富于周公:季氏比周朝的公侯還要富有。(2)聚斂:積聚和收集錢财,即搜刮。(3)益:增加。

【譯文】季氏比周朝的公侯還要富有,而冉求還幫他搜刮來增加他的錢财。孔子說:“他不是我的學生了,你們可以大張旗鼓地去攻擊他吧!”

【評析】魯國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魯國國君直轄的土地和附屬于土地上的奴隸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剝削方式取代了奴隸制的剝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經濟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來。孔子的學生冉求幫助季氏積斂錢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氣,表示不承認冉求是自己的學生,而且讓其他學生打着鼓去聲讨冉求。

【原文】11.18 柴(1)也愚(2),參也魯(3),師也辟(4),由也喭(5)。

【注釋】(1)柴:高柴,字子羔,孔子學生,比孔子小30歲,公元前521年出生。(2)愚:舊注雲:愚直之愚,指愚而耿直,不是傻的意思。(3)魯:遲鈍。(4)辟:音pì,偏,偏激,邪。(5)喭:音yàn,魯莽,粗魯,剛猛。

【譯文】高柴愚直,曾參遲鈍,颛孫師偏激,仲由魯莽。

【評析】孔子認為,他的這些學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對他們的品質和德行必須加以糾正。這一段同樣表達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是一種折衷調和思想,調和與折衷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狀态,這種狀态是相對的、暫時的。孔子揭示了事物發展過程的這一狀态,并概括為“中庸”,這在中國古代認識史上是有貢獻的。

【原文】11.19 子曰:“回也其庶(1)乎,屢空(2)。賜不受命,而貨殖(3)焉,億(4)則屢中。”

【注釋】(1)庶:庶幾,相近。這裡指顔淵的學問道德接近于完善。(2)空:貧困、匮乏。(3)貨殖:做買賣。(4)億:同“臆”,猜測,估計。【譯文】孔子說:“顔回的學問道德接近于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貧困。端本賜不聽命運的安排,去做買賣,猜測行情,往往猜中了。”

【評析】這一章,孔子對顔回學問道德接近于完善卻在生活上常常貧困深感遺憾。同時,他對子貢不聽命運的安排去經商緻富反而感到不滿,這在孔子看來,是極其不公正的。

【原文】11.20 子張問善人(1)之道,子曰:“不踐迹(2),亦不入于室(3)。”

【注釋】(1)善人:指本質善良但沒有經過學習的人。(2)踐迹:迹,腳印。踩着前人的腳印走。(3)入于室:比喻學問和修養達到了精深地步。

【譯文】子張問做善人的方法。孔子說:“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腳印走,其學問和修養就不到家。

【原文】11.21 子曰:“論笃是與(1),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注釋】(1)論笃是與:論,言論。笃,誠懇。與,贊許。意思是對說話笃實誠懇的人表示贊許。

【譯文】孔子說:“聽到人議論笃實誠懇就表示贊許,但還應看他是真君子呢?還是僞裝莊重的人呢?”

【評析】孔子希望他的學生們不但要說話笃實誠懇,而且要言行一緻。在第五篇第10章中曾有“聽其言而觀其行”的說法,表明孔子在觀察别人的時候,不僅要看他說話時誠懇的态度,而且要看他的行動。言行一緻才是真君子。

【原文】11.22 子路問:“聞斯行諸(1)?”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2),故退之。”

【注釋】(1)諸:“之乎”二字的合音。(2)兼人:好勇過人。

【譯文】子路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有父兄在,怎麼能聽到就行動起來呢?”冉有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你回答說‘有父兄健在’,冉求問‘聽到了就行動起來嗎?’你回答‘聽到了就行動起來’。我被弄糊塗了,敢再問個明白。”孔子說:“冉求總是退縮,所以我鼓勵他;仲由好勇過人,所以我約束他。”

【評析】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貫穿于教育實踐中的一個具體事例。在這裡,他要自己的學生不要退縮,也不要過頭冒進,要進退适中。所以,對于同一個問題,孔子針對子路與冉求的不同情況作了不同回答。同時也生動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特點,即因材施教。

【原文】11.23 子畏于匡,顔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譯文】孔子在匡地受到當地人圍困,顔淵最後才逃出來。孔子說:“我以為你已經死了呢。”顔淵說:“夫子還活着,我怎麼敢死呢?”

【原文】11.24 季子然(1)問:“仲由、冉求可謂大臣與?”子曰:“吾以子為異之問,曾(2)由與求之間。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3)矣。”曰:“然則從之(4)者與?”子曰:“弑父與君,亦不從也。”

【注釋】(1)季子然:魯國季氏的同族人。(2)曾:乃。(3)具臣:普通的臣子。(4)之:代名詞,這裡指季氏。當時冉求和子路都是季氏的家臣。

【譯文】季子然問:“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嗎?孔子說:“我以為你是問别人,原來是問由和求呀。所謂大臣是能夠用周公之道的要求來事奉君主,如果這樣不行,他甯肯辭職不幹。現在由和求這兩個人,隻能算是充數的臣子罷了。”季子然說:“那麼他們會一切都跟着季氏幹嗎?”孔子說:“殺父親、殺君主的事,他們也不會跟着幹的。”

【評析】孔子這裡指出“以道事君”的原則,他告誡冉求和子路應當用周公之道去規勸季氏,不要犯上作亂,如果季氏不聽,就辭職不幹。由此可見,孔子對待君臣關系以道和禮為準繩的。這裡,他既要求臣,也要求君,雙方都應遵循道和禮。如果季氏幹殺父殺君的事,冉求和子路就要加以反對。

【原文】11.25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1)夫人之子(2)。”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3)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曰:“是故惡(4)夫佞者。”

【注釋】(1)賊:害。(2)夫人之子:指子羔。孔子認為他沒有經過很好的學習就去從政,這會害了他自己的。(3)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這裡“社稷”指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即社稷壇。古代國都及各地都設立社稷壇,分别由國君和地方長官主祭,故社稷成為國家政權的象征。

【譯文】子路讓子羔去作費地的長官。孔子說:“這簡直是害人子弟。”子路說:“那個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靈都是學習,難道一定要讀書才算學習嗎?”孔子說:“所以我讨厭那種花言巧語狡辯的人。”

【原文】11.26 子路、曾皙(1)、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2)。居(3)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4)?”子路率爾(5)而對曰:“千乘之國,攝(6)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馑,由也為之,比及(7)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8)。”夫子哂(9)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10),如(11)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12),如會同(13),端章甫(14),願為小相(15)焉。”“點,爾何如?”鼓瑟希(16),铿爾,舍瑟而作(17),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18)春者,春服既成,冠者(19)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0),風乎舞雩(21),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22)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注釋】(1)曾皙:名點,字子皙,曾參的父親,也是孔子的學生。(2)以吾一日長乎爾,毋以也:雖然我比你們的年齡稍長一些,而不敢說話。(3)居:平日。(4)則何以哉:何以,即何以為用。(5)率爾:輕率、急切。(6)攝:迫于、夾于。(7)比及:比,音bì。等到。(8)方:方向。(9)哂:音shěn,譏諷地微笑。(10)方六七十:縱橫各六七十裡。(11)如:或者。(12)宗廟之事:指祭祀之事。(13)會同:諸侯會見。(14)瑞章甫:端,古代禮服的名稱。章甫,古代禮帽的名稱。(15)相:贊禮人,司儀。(16)希:同“稀”,指彈瑟的速度放慢,節奏逐漸稀疏。(17)作:站起來。(18)莫:同“暮”。(19)冠者:成年人。古代子弟到20歲時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20)浴乎沂:沂,水名,發源于山東南部,流經江蘇北部入海。在水邊洗頭面手足。(21)舞雩:雩,音yú。地名,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東曲阜。(22)唯:語首詞,沒有什麼意義。

【譯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個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說:“我年齡比你們大一些,不要因為我年長而不敢說。你們平時總說:‘沒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們,那你們要怎樣去做呢?”子路趕忙回答:“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中間,常常受到别的國家侵犯,加上國内又鬧饑荒,讓我去治理,隻要三年,就可以使人們勇敢善戰,而且懂得禮儀。”孔子聽了,微微一笑。孔子又問:“冉求,你怎麼樣呢?”冉求答道:國土有六七十裡或五六十裡見方的國家,讓我去治理,三年以後,就可以使百姓飽暖。至于這個國家的禮樂教化,就要等君子來施行了。”孔子又問:“公西赤,你怎麼樣?”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說能做到,而是願意學習。在宗廟祭祀的活動中,或者在同别國的盟會中,我願意穿着禮服,戴着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孔子又問:“曾點,你怎麼樣呢?”這時曾點彈瑟的聲音逐漸放慢,接着“铿”的一聲,離開瑟站起來,回答說:“我想的和他們三位說的不一樣。”孔子說:“那有什麼關系呢?也就是各人講自己的志向而已。”曾皙說:“暮春三月,已經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去沂河裡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一路唱着歌走回來。”孔子長歎一聲說:“我是贊成曾皙的想法的。”子路、冉有、公西華三個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後走。他問孔子說:“他們三人的話怎麼樣?”孔子說:“也就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曾皙說:“夫子為什麼要笑仲由呢?”孔子說:“治理國家要講禮讓,可是他說話一點也不謙讓,所以我笑他。”曾皙又問:“那麼是不是冉求講的不是治理國家呢?”孔子說:“哪裡見得六七十裡或五六十裡見方的地方就不是國家呢?”曾皙又問:”公西赤講的不是治理國家嗎?”孔子說:“宗廟祭祀和諸侯會盟,這不是諸侯的事又是什麼?像赤這樣的人如果隻能做一個小相,那誰又能做大相呢?”

【評析】孔子認為,前三個人的治國方法,都沒有談到根本上。他之所以隻贊賞曾點的主張,就是因為曾點用形象的方法描繪了禮樂之治下的景象,體現了“仁”和“禮”的治國原則,這就談到了根本點上。這一章,孔子和他的學生們自述其政治上的抱負,從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論語》——顔淵【本篇引語】本篇共計2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本篇中,孔子的幾位弟子向他問怎樣才是仁。這幾段,是研究者們經常引用的。孔子還談到怎樣算是君子等問題。

【原文】12.1 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1)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2)。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顔淵曰:“請問其目(3)。”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顔淵曰:“回雖不敏,請事(4)斯語矣。”

【注釋】(1)克己複禮:克己,克制自己。複禮,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禮的要求。(2)歸仁:歸,歸順。仁,即仁道。(3)目:具體的條目。目和綱相對。(4)事:從事,照着去做。

【譯文】顔淵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于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難道還在于别人嗎?”顔淵說:“請問實行仁的條目。”孔子說:“不合于禮的不要看,不合于禮的不要聽,不合于禮的不要說,不合于禮的不要做。”顔淵說:“我雖然愚笨,也要照您的這些話去做。”

【評析】“克己複禮為仁”,這是孔子關于什麼是仁的主要解釋。在這裡,孔子以禮來規定仁,依禮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禮以仁為基礎,以仁來維護。仁是内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合。這裡實際上包括兩個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複禮。克己複禮就是通過人們的道德修養自覺地遵守禮的規定。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貫穿于《論語》一書的始終。

【原文】12.2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2)。”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3)斯語矣。”

【注釋】(1)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這句話是說,出門辦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貴賓和進行大祭時那樣恭敬嚴肅。(2)在邦無怨,在家無怨:邦,諸侯統治的國家。家,卿大夫統治的封地。(3)事:從事,照着去做。

【譯文】仲弓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出門辦事如同去接待貴賓,使喚百姓如同去進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認真嚴肅。)自己不願意要的,不要強加于别人;做到在諸侯的朝廷上沒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裡也沒人怨恨(自己)。”仲弓說:“我雖然笨,也要照您的話去做。”

【評析】 這裡是孔子對他的學生仲弓論說“仁”的一段話。他談到了“仁”的兩個内容。一是要他的學生事君使民都要嚴肅認真,二是要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隻有做到了這兩點,就向仁德邁進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成為後世遵奉的信條。

【原文】12.3 司馬牛(1)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3)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讱乎?”

【注釋】(1)司馬牛:姓司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學生。(2)讱:音rèn,話難說出口。這裡引申為說話謹慎。(3)斯:就。

【譯文】 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仁人說話是慎重的。”司馬牛說:“說話慎重,這就叫做仁了嗎?”孔子說:“做起來很困難,說起來能不慎重嗎?”

【評析】“其言也讱”是孔子對于那些希望成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須慎重,行動必須認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禮。所以,這裡的“讱”是為“仁”服務的,為了“仁”,就必須“讱”。這種思想與本篇第1章中所說:“克己複禮為仁”基本上是一貫的。

【原文】12.4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譯文】 司馬牛問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說:“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嗎?”孔子說:“自己問心無愧,那還有什麼憂愁和恐懼呢?”

【評析】據說司馬牛是宋國大夫桓魋的弟弟。桓魋在宋國“犯上作亂”,遭到宋國當權者的打擊,全家被迫出逃。司馬牛逃到魯國,拜孔子為師,并聲稱桓魋不是他的哥哥。所以這一章裡,孔子回答司馬牛問怎樣做才是君子的問題,這是有針對性的,即不憂不懼、問心無愧。

【原文】12.5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譯文】 司馬牛憂愁地說:“别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隻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合乎于禮的規定,那麼,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

【評析】如上章所說,司馬牛宣布他不承認桓魋是他的哥哥,這與儒家一貫倡導的“悌”的觀念是相違背的。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亂”,因而孔子沒有責備他,反而勸他不要憂愁,不要恐懼,隻要内心無愧就是做到了“仁”。這一章,子夏同樣勸慰司馬牛,說隻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禮”,那就會赢得天下人的稱贊,就不必發愁自己沒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12.6 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谮(1),膚受之愬(2),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谮,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遠(3)也已矣。”

【注釋】(1)浸潤之谮,谮,音zèn,讒言。這是說像水那樣一點一滴地滲進來的讒言,不易覺察。(2)膚受之愬:愬,音sù,誣告。這是說像皮膚感覺到疼痛那樣的誣告,即直接的诽謗。(3)遠: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譯文】 子張問怎樣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說:“像水潤物那樣暗中挑撥的壞話,像切膚之痛那樣直接的诽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撥的壞話和直接的诽謗,在你那裡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遠見的了。”

【原文】 12.7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譯文】子貢問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老百姓信任統治者。”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麼在三項中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麼這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呢?”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國家就不能存在了。”

【評析】本章裡孔子回答了子貢問政中所連續提出的三個問題。孔子認為,治理一個國家,應當具備三個起碼條件:食、兵、信。但這三者當中,信是最重要的。這體現了儒學的人學思想。隻有兵和食,而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這樣的國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 12.8 棘子成(1)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3)猶犬羊之鞟。”

【注釋】(1)棘子成:衛國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稱為夫子,所以子貢這樣稱呼他。(2)驷不及舌:指話一說出口,就收不回來了。驷,拉一輛車的四匹馬。(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譯文】棘子成說:“君子隻要具有好的品質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儀式幹什麼呢?”子貢說:“真遺憾,夫子您這樣談論君子。一言既出,驷馬難追。本質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質,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樣。”

【評析】這裡是講表裡一緻的問題。棘子成認為作為君子隻要有好的品質就可以了,不須外表的文采。但子貢反對這種說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質應當有适當的表現形式,否則,本質再好,也無法顯現出來。

【原文】 12.9 哀公問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1)?”曰:“二(2),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注釋】(1)盍徹乎:盍,何不。徹,西周奴隸主國家的一種田稅制度。舊注曰:“什一而稅謂之徹。”(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稅。

【譯文】魯哀公問有若說:“遭了饑荒,國家用度困難,怎麼辦?”有若回答說:“為什麼不實行徹法,隻抽十分之一的田稅呢?”哀公說:現在抽十分之二,我還不夠,怎麼能實行徹法呢?”有若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您怎麼會不夠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您怎麼又會夠呢?”

【評析】這一章反映了儒家學派的經濟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魯國所征的田稅是十分之二的稅率,即使如此,國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緊張的。這裡,有若的觀點是,削減田稅的稅率,改行“徹稅”即什一稅率,使百姓減輕經濟負擔。隻要百姓富足了,國家就不可能貧窮。反之,如果對百姓征收過甚,這種短期行為必将使民不聊生,國家經濟也就随之衰退了。這種以“富民”為核心的經濟思想有其值得借鑒的價值。

【原文】12.10 子張問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義(3),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祗以異。’(4)”

【注釋】(1)崇德:提高道德修養的水平。(2)惑:迷惑,不分是非。(3)徙義:徙,遷移。向義靠擾。(4)誠不以富,亦祗以異:這是《詩經?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後兩句。此詩表現了一個被遺棄的女子對其丈夫喜新厭舊的憤怒情緒。孔子在這裡引此句,令人費解。

【譯文】子張問怎樣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說:“以忠信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義,這就是提高道德修養水平了。愛一個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厭惡起來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這就是迷惑。(正如《詩》所說的:)‘即使不是嫌貧愛富,也是喜新厭舊。’”

【評析】本章裡,孔子談的主要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他希望人們按照“忠信”、“仁義”的原則去辦事,否則,感情用事,就會陷于迷惑之中。

【原文】12.11 齊景公(1)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注釋】(1)齊景公:名杵臼,音chǔ jiù,齊國國君,公元前547年 ̄公元前490年在位。

【譯文】齊景公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親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子的樣子。”齊景公說:“講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雖然有糧食,我能吃得上嗎?”

【評析】春秋時期的社會變動,使當時的等級名分受到破壞,弑君父之事屢有發生,孔子認為這是國家動亂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訴齊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複這樣的等級秩序,國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原文】12.12 子曰:“片言(1)可以折獄(2)者,其由也與(3)?”子路無宿諾(4)。

【注釋】(1)片言:訴訟雙方中一方的言辭,即片面之辭,古時也叫“單辭”。(2)折獄:獄,案件。即斷案。(3)其由也與:大概隻有仲由吧。(4)宿諾:宿,久。拖了很久而沒有兌現的諾言。

【譯文】孔子說:“隻聽了單方面的供詞就可以判決案件的,大概隻有仲由吧。”子路說話沒有不算數的時候。

【評析】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獄”,這是為什麼?曆來有這樣幾種解釋。一說子路明決,憑單方面的陳述就可以作出判斷;二說子路為人忠信,人們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糾紛都在他面前不講假話,所以憑一面之辭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說子路忠信,他所說的話決無虛假,所以隻聽其中一面之辭,就可以斷定案件。但無論哪種解釋,都可以證明子路在刑獄方面是卓有才幹的。

【原文】12.13 子曰:“聽訟(1),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2)乎!”

【注釋】(1)聽訟:訟,音sòng,訴訟。審理訴訟案件。(2)使無訟:使人們之間沒有訴訟案件之事。【譯文】 孔子說:“審理訴訟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樣的。重要的是必須使訴訟的案件根本不發生!”【原文】12.14 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譯文】子張問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說:“居于官位不懈怠,執行君令要忠實。”

【評析】以上兩章都是談的如何從政為官的問題。他借回答問題,指出各級統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愛民,以仁德的規定要求自己,以禮的原則治理國家和百姓,通過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間的訴訟糾紛,執行君主之令要切實努力,這樣才能做一個好官。

【原文】12.15 子曰:“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1)

【注釋】(1)本章重出,見《雍也》篇第27章。

【原文】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 孔子說:“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别人的惡處。小人則與此相反。”

【評析】 這一章所講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貫穿了儒家一貫的思想主張,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原文】12.17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譯文】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回答說:“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帶頭走正路,那麼還有誰敢不走正道呢?”

【評析】無論為人還是為官,首在一個“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對為官者要求十分嚴格,正人先正己。隻要身居官職的人能夠正己,那麼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會歸于正道。

【原文】12.18 季康子患盜,問于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譯文】季康子擔憂盜竊,問孔子怎麼辦。孔子回答說:“假如你自己不貪圖财利,即使獎勵偷竊,也沒有人偷盜。”

【評析】這一章同樣是孔子談論為官從政之道。他仍然闡釋的是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當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這就表明了他主張政治道德 化的傾向。具體到治理社會問題時也是如此。他沒有讓季康子用嚴刑峻法去制裁盜竊犯罪,而是主張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原文】 12.19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3),必偃(4)。”

【注釋】(1)無道:指無道的人。(2)有道:指有道的人。(3)草上之風:指風加之于草。(4)偃:仆,倒。【譯文】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麼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着殺戮的手段呢?您隻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評析】孔子反對殺人,主張“德政”。在上位的人隻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會犯上作亂。這裡講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為。那些暴虐的統治者濫行無道,必然會引起百姓的反對。

【原文】12.20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1)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2),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3)。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注釋】(1)達:通達,顯達。(2)聞:有名望。(3)下人:下,動詞。對人謙恭有禮。

【譯文】子張問:“士怎樣才可以叫做通達?”孔子說:“你說的通達是什麼意思?”子張答道:“在國君的朝廷裡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裡也必定有名聲。”孔子說:“這隻是虛假的名聲,不是通達。所謂達,那是要品質正直,遵從禮義,善于揣摩别人的話語,對察别人的臉色,經常想着謙恭待人。這樣的人,就可以在國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裡通達。至于有虛假名聲的人,隻是外表上裝出的仁的樣子,而行動上卻正是違背了仁,自己還以仁人自居不慚愧。但他無論在國君的朝廷裡和大夫的封地裡都必定會有名聲。”

【評析】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對相互對立的名詞,即“聞”與“達”。“聞”是虛假的名聲,并不是顯達;而“達”則要求士大夫必須從内心深處具備仁、義、禮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而不僅是追求虛名。這裡同樣講的是名實相符,表裡如一的問題。

【原文】12.21 樊遲從遊于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後得(2),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注釋】(1)修慝:慝,音tè,邪惡的念頭。修,改正。這裡是指改正邪惡的念頭。(2)先事後得:先緻力于事,把利祿放在後面。(3)忿:忿怒,氣憤。

【譯文】樊遲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說:“請問怎樣提高品德修養?怎樣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樣辨别迷惑?”孔子說:“問得好!先努力緻力于事,然後才有所收獲,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嗎?檢讨自己的邪念了嗎?由于一時的氣憤,就忘記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牽連自己的親人,這不就是迷惑嗎?”

【評析】這一章裡孔子仍談個人的修養問題。他認為,要提高道德修養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實實地做事,不要過多地考慮物質利益;然後嚴格要求自己,不要過多地去指責别人;還要注意克服感情沖動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為代價,這就可以辨别迷惑。這樣,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原文】12.22 攀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1),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2)也吾見于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于衆,舉臯陶(3),不仁者遠(4)矣。湯(5)有天下,選于衆,舉伊尹(6),不仁者遠矣。”

【注釋】(1)舉直錯諸枉:錯,同“措”,放置。諸,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惡。意為選拔直者,罷黜枉者。(2)鄉:音xiàng,同“向”,過去。(3)臯陶:gāoyáo,傳說中舜時掌握刑法的大臣。(4)遠:動詞,遠離,遠去。(5)湯:商朝的第一個君主,名履。(6)伊尹:湯的宰相,曾輔助湯滅夏興商。

【譯文】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樊遲問什麼是智,孔子說:“了解人。”樊遲還不明白。孔子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樊遲退出來,見到子夏說:“剛才我見到老師,問他什麼是智,他說‘選拔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人,這樣就能使邪者歸正。這是什麼意思?”子夏說:“這話說得多麼深刻呀!舜有天下,在衆人中挑選人才,把臯陶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湯有了天下,在衆人中挑選人才,把伊尹選拔出來,不仁的人就被疏遠了。”

【評析】本章談了兩個問題,一是仁,二是智。關于仁,孔子對樊遲的解釋似乎與别處不同,說是“愛人”,實際上孔子在各處對仁的解釋都有内在的聯系。他所說的愛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義精神,把仁作為他全部學說的對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學者張豈之先生所說,儒學即仁學,仁是人的發現。關于智,孔子認為是要了解人,選拔賢才,罷黜邪才。但在曆史上,許多賢能之才不但沒有被選拔反而受到壓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卻平步青雲,這說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原文】12.23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

【譯文】子貢問怎樣對待朋友。孔子說:“忠誠地勸告他,恰當地引導他,如果不聽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

【評析】在人倫關系中,“朋友”一倫是最松馳的一種。朋友之間講求一個“信”字,這是維系雙方關系的紐帶。但對待朋友的錯誤,要坦誠布公地勸導他,推心置腹地講明利害關系,但他堅持不聽,也就作罷。如果别人不聽,你一再勸告,就會自取其辱。這是交友的一個基本準則。所以清末志士譚嗣同就認為朋友一倫最值得稱贊,他甚至主張用朋友一倫改造其他四倫。其實,孔子這裡所 講的,是對别人作為主體的一種承認和尊重。

【原文】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譯文】曾子說:“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仁德。”

【評析】曾子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張以文章學問作為結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幫助培養仁德作為結交朋友的目的。這是君子之所為。以上這兩章談的都是交友的問題,事實上在五倫當中,儒家對于朋友這一倫還是比較重視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