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1号什麼時候重啟?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資料圖圖/新華社,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北溪1号什麼時候重啟?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資料圖。圖/新華社
當地時間9月2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以“主渦輪機洩露”為由宣布“無限期”關閉向歐洲輸氣的“北溪1号”天然氣管道,随後俄歐雙方發表了一系列針鋒相對的強硬講話。
“北溪1号”天然氣管道2011年建成,東起俄羅斯維堡,經由波羅的海海底通往德國。在當天發表的聲明中,俄氣稱因壓氣站最後一台渦輪機損壞,“北溪1号”已被迫全面停運。
同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呼籲對俄管道天然氣價格設置上限,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也發表聲明說,目前天然氣市場形勢十分緊張,但德國的天然氣供應仍有保障。
9月3日,歐盟委員會經濟委員真蒂洛尼也表示,基于存儲能力和節能措施,歐盟對俄羅斯全面停氣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
盡管歐盟各方信誓旦旦,但在長期的“路徑依賴”下,歐洲能源短缺問題暫時難有萬全的替代方案,“北溪1号”此次完全斷氣無疑是雪上加霜。也因此,即将來臨的這個冬天不好過,對于歐盟已屬必然。
這是2022年4月28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标識。圖/新華社
這次反倒是西方首先“發難”
實際上,自去年秋冬季開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路徑依賴”,就已經令歐盟熬過了一個難挨的寒冬。今年俄烏軍事沖突爆發,歐盟對俄實施了多輪嚴厲制裁,而在俄羅斯的反制措施裡,能源也成了主要内容。
6月中旬,俄氣即以“渦輪機故障”“渦輪機維修受限”為由,将“北溪1号”對歐輸氣量逐步減少,甚至一度以“檢修”為名關閉管道10天之久。
8月31日,俄氣再次宣布“渦輪機漏油檢修”,表示将自9月2日格林尼治時間1時恢複運營,卻就在離恢複運營時間還剩幾小時之際,突然宣布“無限期關閉”。
這意味着,正常年份對歐日輸氣1.7億立方米的“北溪1号”這條俄羅斯對俄天然氣出口主管道完全“斷氣”。至此,正如一些能源專家所言,如今“自俄羅斯向歐洲輸氣的渠道已沒有一條是安全的了”。
此前,在一心維持俄羅斯天然氣采購的德國總理朔爾茨親自訪問斡旋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不顧國内強烈反對,執意送還了俄方送修的渦輪機。但如今看來,此舉已成徒勞。
對此,為渦輪機提供服務的西門子能源公司表示,這種級别的洩露不應妨礙管道運行。歐洲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則都指責俄方将天然氣用作“對付消費者的武器”。
但實際上,動用“能源武器”的并非僅有俄方,單以此次風波看,首先“發難”的反倒是西方。
同樣在9月2日稍早,G7财長同意對俄石油出口實施價格上限。這一措施意在使俄羅斯隻能以低于市場價格出口石油。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當天還公開表示,她堅信有必要對俄羅斯天然氣也實行最高限價。
2021年,俄羅斯向歐洲供應1550億立方米天然氣,占歐洲天然氣用量40%。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盡管俄羅斯 6 月份石油出口下降,但該國當月石油出口收入仍為 204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40%。
與此同時,在8月底對歐洲天然氣出口同比下降68%的情況下,俄羅斯今年上半年仍實現創紀錄的413億美元淨利潤。因為,此時的天然氣價格已高漲至一年前的10倍。
這一現實,促使歐美等國全力設法阻止俄羅斯繼續通過能源出口獲利,也因此引發了此輪“能源戰争”。
這是2021年10月8日在德國法蘭克福拍攝的一處熱力發電站。圖/新華社
歐洲這個冬天注定“不好過”
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的歐盟,現在為什麼看似“不害怕”了?
許多分析家指出,自去年以來的能源供應問題,一方面給歐洲各國帶來嚴重損失和極大不便,另一方面卻也促使歐洲各國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尤其是自6月中旬起,“北溪1号”的一系列波折,令原本持猶豫、綏靖觀點的一些國家和人士轉趨警惕和強硬,在此次正式“斷氣”之前,歐洲許多人就已經做好了心理預期。
今年6月,歐盟通過決議,要求各成員國在11月1日前将本國天然氣儲備提升到容量限制的80%,以供今冬工業、取暖、照明等所需。就在9月1日,歐盟宣布已提前實現了這一目标。
對俄羅斯能源依賴程度最高的歐盟大國德國,因“北溪1号”此前兩次“斷氣”,朔爾茨政府不得不在7月啟動了三階段緊急天然氣計劃的第二階段,并要求将本國天然氣儲備提升到容量限制的85%。
9月2日,德國天然氣監管機構宣布,德國實現了天然氣存儲率85.02%,提前超額完成了計劃。
減少化肥、鋁業等高耗能産業産量,也是歐洲應急手段之一。德國BDI行業協會負責人羅斯伍爾姆上周表示,7月份這個歐盟最大制造業國家工業用氣量同比下降21%。
歐盟能源部長們一緻認為,在今年8月至明年3月期間,所有歐盟國家都應自願将天然氣使用量減少15%。歐盟還将于9月9日召開緊急峰會,專門讨論能源問題。
事實上,歐洲各國都在采取應對措施,如德國和法國計劃降低公共建築冬季供暖溫度,而意大利計劃提前結束供暖并減少街道照明40%。
而在能源替代方面,歐洲北方的英國、愛爾蘭等國紛紛和挪威達成能源合作協議;東歐國家波蘭則将分别在9月和10月開通兩條新天然氣管道,前者将挪威天然氣經德國運入波蘭,後者則連通波蘭與斯洛伐克。
南歐國家則将依賴通往意大利的跨亞得裡亞海管道和通往土耳其的跨安納托利亞管道獲得阿塞拜疆天然氣;西班牙希望重啟被擱置的北非天然氣管線項目;美國也表示今年可向歐洲供應150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
除此以外,歐盟還不得不暫停此前一直追求的淘汰煤電目标。包括核能、水電、可再生能源、煤炭等,目前都是歐盟的可選項。
當然,這些也都可能遭受意外因素影響,如今年夏天的歐洲高溫導緻低水位,就影響到水電,而歐洲核電站普遍面臨着老化、退役和逐步淘汰的困境。
如果俄羅斯能源完全“斷供”,無論采取怎樣的替代方案,歐盟這個冬天已注定不好過,而短期内歐洲也勢必付出高昂代價。
一切都正如西班牙生态轉型部長裡貝拉所表示,“問題在于我們在多大程度上認為這是可以負擔的”。
撰稿 / 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 / 何睿
校對 / 陳荻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