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關漢卿的作品,也是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窦娥的故事早已是耳熟能詳,今天我們來聊一聊窦娥的三樁誓願,到底傷害了誰?
第一樁,血濺白練,原文寫道“若是我窦娥委實冤枉,刀過處頭落,一腔熱血休半點兒沾在地下,都肥仔白練上”顧名思義,便是倘若窦娥有冤,那麼她遭刑後血将全部沾在挂起的白練上,這是完全不符合萬有引力定律的,但是因為藝術都具有浪漫氣息,因此這樁誓願應驗也是可以理解的,既表明了窦娥的冤屈也并沒有傷及無辜的人,于悲壯中帶着一絲殘忍的唯美,很符合戲劇的特色。
第二樁,六月飛雪,原文寫道“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實冤枉,身死之後,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屍首”,顧名思義,倘若窦娥有冤,那麼她死後将在三伏天(大約陽曆七月中旬至八月中下旬)内天降大雪。且不說浪漫主義色彩,單說在朗朗夏日突降大雪,還要蓋沒屍首,起碼也是二三十厘米厚度的雪量。如果放在現實社會,這樁誓願的實現到時會傷害誰?是當時的黑暗統治者嗎?是錯判案情的官員嗎?是迫害她的張驢兒嗎?不是的,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這些天冷有衣穿的人所受的影響是最小的,那麼是誰呢?
沒錯,是無數無辜的老百姓。
突降大雪,起碼糧食的收成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許多果蔬會被凍死、無數無家可歸的人會活活凍死,所以說,誓願雖然浪漫,卻不值得推崇。
第三樁誓願,亢旱三年,原文寫道“我窦娥死的委實冤枉,從今以後,着這楚州亢旱三年”,這樁誓願依然應驗,即便在科技發達的當下,有人工降雨的條件下,亢旱三年所造成的損失也是難以估量的。那麼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亢旱三年又會對誰的影響最大呢?
還是普通老百姓!
作為被壓迫者,無論收成是否有變,這些普通百姓所交的賦稅是不變的,他們無權無勢,有的隻是靠天吃飯的勞力,生活本就艱難,碰上收成好時,尚且可得一些餘糧,收成不好便要挨餓死人,想想這亢旱三年對楚州的影響有多大。
後兩樁誓願的應驗雖然也能證明窦娥的冤屈,然而這樣的誓願未免過于殘忍了些,即便有再大的冤屈也不該帶着沉重的怨氣去報複無辜的人。
有人說,也許窦娥是想用一場大雪來洗刷世間的污濁,用三年亢旱來向世人表明她的冤屈之重,用生命最後的餘熱來喚醒更多愚者。
是的,這隻是藝術,不可深究,藝術本身就是不能用理性的思維去看待的,我們甯可相信窦娥是一時之氣,也不願能将其歸于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以上文字僅代表一些個人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