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遼甯省高标準農田建設實施方案

遼甯省高标準農田建設實施方案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5 04:08:54

遼甯省高标準農田建設實施方案(未批先建騙領補貼)1

遼甯省康平縣三台子水庫是2012年設立的遼甯省重要濕地之一,按照當地保護條例,省一級重要濕地,除了市政府批準建設的大型基礎設施工程和公共服務工程之外,隻能建設旅遊、生态農業設施等。

然而,三台子水庫附近的居民向中國之聲反映,自2016年開始,29000多畝的三台子水庫有6000多畝被排幹,建起了大量光伏發電項目。記者了解到,由于該項目未批先建,康平縣先後組織了4次專家評議,前3次都沒有通過評議,在光伏項目建成之後,第四次專家評議才通過環評拿到手續。

遼甯省康平縣三台子水庫是當地的省級重要濕地,水庫旁建起了一望無際的光伏闆和管線。水庫旁泡子沿村村民告訴記者,這裡曾是一片清水,随着季節變化,水位有所升降。光伏項目占用的原本是水庫内的地方,開建以後,村前的水庫被排幹了:

記者:建光伏之前是啥樣的?

村民:就是水,全是水,老長一溜了,一直到那邊的村子,現在這建光伏就給水都抽幹了呗。

記者:有多少年了?

村民:唉呀媽呀這水有老些年了。現在這個光伏項目的地方之前所有的,全是水

村民告訴記者,當時為了建光伏,水抽了很長時間,水排幹了,濕地裡的生物也跟着遭了殃:

村民A:得抽了好幾個月,給那水移到别的地方了還是咋地,現在有水的地方就是相當深了。

村民B:給那底下的蛤蜊全整死了。

村民C:那大魚啥的,全沒有了全都抽沒了,全死了。還有啥了?

村民D:那就是純粹破壞自然環境。

當地還有村民告訴記者,之前整個三台子水庫濕地都由康平縣水務部門管理,嚴格禁止當地村民在庫區範圍内拉沙子或者種地,但之後水庫将這塊地賣給了多家光伏開發企業:

村民:從我小時候,我老爺子活了80多歲,他小時候這就是個泡子,都是水庫。

記者:之前是有管理的嗎?

村民:是啊,這現在讓建光伏是三台子水庫賣的。

知情人李先生向記者透露,由于遼甯省對光伏項目有補貼,補貼之後,光伏項目的利潤甚至可以翻番,而補貼是先到先得,所以不少企業為了趕進度,無視環保法規,未批先建。“先建先得是什麼意思?就是你誰先建完了給誰指标。指标就意味着國家給你補貼,補貼到0.75元。最後遼甯企業都開始建那光伏,這裡邊各種違規的現象就開始出來了。”比較典型的占用濕地的,占用省級重要濕地的,典型的就是康平三台子水庫這個光伏項目,它是占了6000多畝地,應該是10家左右的公司。

李先生告訴記者,當時他的企業也考慮過在這裡建設,但看到這裡是濕地保護區,就換了其他地方,如今這裡未批先建,濕地被破壞,他們多次找當地政府反映問題,卻沒能得到答案。“違規上面也沒人問這個事啊,還給補貼,那為啥不建呢?那你要是新能源,主管部門說我負責,你這種違規的,我就不讓你建了,或者說你建完了我也不給你國家補助,我嚴格把關,那他就建不起來了。”

遼甯省高标準農田建設實施方案(未批先建騙領補貼)2

沈陽康平三台子水庫光伏發電項目 網絡圖

水利局表示,按照法規,水庫歸水利部門管,但三台子水庫是省級重要濕地,哪裡是濕地,哪裡不是,林業局說了算。水庫雖然是他們租出去的,但法規、手續要找康平縣林業局要。

在康平縣林業局,接受記者采訪的林業局副局長承認,占用6000多畝濕地建光伏項目的确是未批先建,當時雖然抽幹了水庫,但政府制定的生态紅線依然在,2016年當地在沒有手續的情況下,進入生态紅線施工建設,縣政府先後四次請專家評議,想把生态紅線挪走,但前三次,都沒成功:“說未批先建,反正環評沒審批。你把環評放在後置它也不行,我看它屬于未批先建。咱們已經經過四次專家評審,評審的核心目的,就想把水庫從省重要濕地畫出來。因為它零水位運行,它建光伏逐漸陸地化,失去生态的重要功能。到底是先失去了生态功能,才要把紅線挪走,還是為了建光伏,排幹水庫才導緻的生态破壞?”當地村民和水利局的說法并不一緻,但林業局認為,無論如何,沒有手續就進入生态紅線建設,屬于未批先建。

遼甯省高标準農田建設實施方案(未批先建騙領補貼)3

央廣記者任夢岩攝

第四次專家評議同意将生态紅線移出水庫的光伏建設區,但遼甯省正式下發文件執行濕地面積變化是在2018年7月,此時,光伏項目已經建成半年多。康平縣林業局副局長稱,當地立的項,發改委已經報省發改委的備案了,等到縣環保局到省環保局去備案的時候,這問題就出現了。康平主動邀請專家來評審,“對這部分光伏主要論證它失去生态濕地功能。”

至于為什麼前三次專家評審都沒有通過,這位林業局副局長表示:“專家他開始,這個東西它因為說陸地化,他還不認可,還有水草什麼在這長着,後來逐漸……在于引導。”

康平縣招商引資引來的項目,建在了生态紅線之内,這一條紅線也可以為了光伏項目說挪就挪。如果2012年三台子水庫就成了病險水庫,為何2014年仍能成為遼甯省重要濕地?為何多位村民反映2016年,水還很多?

占用水庫的經濟賬,與保護濕地的環境賬,究竟孰輕孰重?康平縣算了一筆,先開工建設,後四次請專家把紅線挪走,光伏項目建成後,可以持續發電25年,但未來留給子孫的環境帳,又該怎麼算?

記者:任夢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