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清明

清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0 06:17:03

又是清明時節。

早上睜眼,望向窗外,陰天,以為會出現“雨紛紛”的情景。但沒有雨,倒飄起了雪花。但一支煙的功夫不到,又停止了,沒有“紛紛”起來。落地的雪花立刻變成了水點,風一吹,幹了。清明雪雖不常見,但也不是沒見過,不覺得稀奇。

清明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正常年月是4月5日,有閏月之年,是4月4日。

印象中,中國的傳統節日一直是以農曆為準的,如民間傳統三大節日——春節、端午、仲秋;而以公曆的節日除了新式的節日——如元旦、五一勞動節、國慶節等,就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洋節了——如情人節,聖誕節等。唯有清明,以公曆為準,又是傳統節日,很是不解。

随着清明節的來臨,胡亂翻了一些有關清明的書籍,知道了一點大概。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從本質上說,都是農耕文化的産物。清明也不例外,但它是由二十四節氣轉化而來的,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的節日。節氣是物候的變化、時令的順序的标示;節日則包括一定的風俗習慣、各種慶祝活動以及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中是在冬至日的第一百零五日或一百零六日,是在農曆三月初。因為是節氣,所以有農時方面的活動。諺雲:“清明前後,植樹插柳。”“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種莫遲延。”……

清明的主要習俗是掃墓。人們在這一天要去祖先的墳地祭祀,要燒香上供,焚化紙錢,并為祖墳培土。

祭祀起于春秋戰國之際,《孟子》講齊國人到國都臨淄的東郭以外墓祭區讨酒肉的故事,反映出時人在冢墓間用酒肉緻祭是經常的事情,祭墓已成習俗。據《國語。楚語下》所載,古代的君王們每天一祭,諸侯每月一祭,大夫第季一祭,普通人家則一年一祭。皇帝、諸侯,在宗廟裡供着祖先的牌位,祭祀常常在這裡舉行。有的時候,他們在野外空曠之處設壇而祭。而無權無勢的草民百姓,更是強烈地希望得到祖先的保佑,更迫切地需要追奠亡人。認為祖墳香火旺盛,後代就會興旺。如,誰家若是有人發達了,别人就會說:“人家祖墳風水好,燒香勤,冒青煙了!”

清明與古時的寒食節關系密切。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冷節。寒食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清明則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後來,因清明與寒食節的日子接近,而寒食節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節與清明融合在一起了。

寒食節主要是紀念春秋時的忠臣介子推的,古詩有:“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這人就是介子推。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中講述了介子推的故事,這裡就不再複述了。寒食節主要習俗是禁火,吃冷食,現已失傳。但據央視曾經播放過的《我們的節日》介紹,在山西綿山(即介子推被燒死的地方)腳下有個小村莊,叫冀家莊的,至今還在保持這種習俗,禁煙火,吃冷食。

清明又叫踏青節,還要插柳戴柳。但這主要是關裡和南方的活動吧。在東北,踏青好像是端午節的事。而清明時節,草木尚未蘇醒,樹枝還是光秃秃的,沒有青可踏,也沒有楊柳可插,可戴。室内的迎春花倒是開放了,但隻是溫室的花朵,不能踐踏。

清明還有什麼秋千節,風筝節……,稱呼多了,就此打住。

清明(清明時節話清明)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