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被理解錯的5句俗語

被理解錯的5句俗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31 02:37:5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國文字更是令人啧啧稱奇。在中國還未統一時期,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字與發音,語言學家根據語言的地域将其大緻劃分為基礎漢語方言(北方話)與東南諸方言。而俗語正是各個地方語言的結晶,其因為口語性和通俗性在百姓中廣泛流傳。

被理解錯的5句俗語(這些俗語誤用數百年)1

俗語大多是人民在勞動時創造的,語句簡短精煉,通常具有很強的現實主義,主要反映了人民對未來的期望和對日常生活經驗的總結。其涵蓋範圍廣泛,不僅包括當地居民的口頭語,時常還會與名著中的某些章節結合,也有部分來源于曆史典故。而“俗語”這個定義最早出于西漢時期司馬遷的《史記·滑稽列傳》:“民人俗語曰……”,這裡的俗語就已經被解釋為民間流傳的說法。

被理解錯的5句俗語(這些俗語誤用數百年)2

盡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避免不了使用各種俗語,但是很大程度上我們對俗語的理解僅僅存在于字面意思,而其真正的蘊意卻與個人理解有着天上地下的差别。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其實這句話最早應該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本意是要想捕捉到狼,必須不心疼自己的鞋,要翻山越嶺走路才行。因為獵人在尋找狼的蹤迹時,不免要去山澗溝窪,路途十分崎岖所以鞋子非常容易壞。

被理解錯的5句俗語(這些俗語誤用數百年)3

那這個“孩子”又從何而來呢?原來是古漢語在作怪,在古漢語中并不存在現在編排的聲母表中的j,q,x三個音節,所以“鞋子”在當時發音為“hai”。随着時代發展,俗語中的很多字形随着音節改變,就這樣誤傳下來。

無奸不成商

這句俗語本來是“無尖不成商”,因為古代時候使用稱量大米的工具叫“鬥”,而在當時米商在賣米的時候不僅會将米鬥裝滿,還要将頂部堆成一個橢圓形使其冒着“尖”,以此讓買家覺得實惠。在古代做生意要敦實誠信,如果不如此就會被認為沒有做商人的資格。

被理解錯的5句俗語(這些俗語誤用數百年)4

而後來由于社會風氣的改變及人們素質的下降,這句話就被怪用了,多年來人們也沒有去改正,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地傳承下來了。

為朋友兩肋插刀

這句話很多人誤解為為朋友在肋骨上插兩刀都可以,寓意十分地支持朋友。但是其最早是“兩肋插道,義氣千秋”,這裡的兩肋指的是一個村莊的名字。來曆是家家戶戶過年都會貼的門神“秦叔寶”,他将自已易容為響馬,前去營救在登州處于水火之中的朋友。

被理解錯的5句俗語(這些俗語誤用數百年)5

在他路途經過兩肋莊時面前有三條岔路,分别是去曆城,登州與回家。而他為了救朋友毅然放棄回家,奔赴登州,兩肋莊岔道體現了秦叔寶為友奮不顧身的深重情誼,但是後來卻被人們誤傳,扭曲了原本意思。

王(忘)八蛋(端)

這句很多人認為是指王八下的蛋,在跟别人吵架中使用寓意上梁不正下梁歪,父子二人都不是什麼值得稱贊的人,品行道德都值得诟病。

被理解錯的5句俗語(這些俗語誤用數百年)6

其實這句話真正的俗語是“忘八端”,八端主要指的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而這八端是古代認為做人必須要遵守的八個準則,如果失去這其中的任一一個那麼就是忘了做人的根本。

俗語千千萬,有很多我們日常使用的其實都是誤解了他們的意思,廣大讀者還知道哪些被誤解的俗語,歡迎科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