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7 日 0-24 時,央視新聞顯示的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診病例已有 1540 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22561 例。
很多朋友開始擔心,如果突然被通知要去集中隔離要帶些啥。萬一是長時間的居家隔離,該準備哪些東西才能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不至于陷入無助和狼狽?
先别慌,我們按照集中隔離、居家隔離兩種場景,整理了 2 份不同緊急程度下的物資準備清單。
文末還有值得囤的速食品、蔬菜保存大法,供大家收藏,有備無患。
突然被通知
去方艙醫院隔離
應該準備什麼
方艙醫院,用于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的隔離,有點像大型集裝箱式宿舍,具備基礎生活設施和必要的醫療救治條件。
➊ 必備篇
這些基礎裝備可以平時就準備起來,放在一個背包或行李箱裡,作為「應急隔離包」。
最關鍵的幾樣東西不能忘:
身份證
口罩
手機(充電線、充電寶和充電寶的充電線)
其次是這些生活用品:
① 衣服
隔離期間,衣服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舒适。
舒服的睡衣兩套:穿髒了也不可惜的舊衣物這時候就派上用場了
保暖的外套:北方地區早晚用
換洗的内褲和襪子:最好帶幾條一次性内褲
舒适且容易清潔的拖鞋
② 食物
隔離點會提供一日三餐和足夠的飲用水,準備少量食物即可。
充饑且保質期長的食物:比如罐頭、餅幹、常溫牛奶,代餐産品,在等待隔離餐的過程中别餓着自己
③ 生活用品
衛生用品:
洗漱包:牙刷、牙膏、洗面奶、洗發水、沐浴露
毛巾或一次性棉柔巾
卷紙/抽紙:至少 2 包,方艙衛生間可能會缺
女性經期用品
數碼産品:
充電器
耳機
排插
其他:
筆:可能會填一些紙質文件
保溫杯:帶上自己的杯子會方便很多
剪刀
剃須刀
指甲刀
④ 藥物
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進艙後要以連續兩次核酸陰性方可出院,所以如果有基礎疾病,一定要備齊完整的藥物,起碼準備 2 周以上的藥量
抗過敏藥:過敏性鼻炎或者有其他過敏情況的朋友要帶上
一些常用藥物:創可貼、碘伏棉簽、止痛藥、便秘藥、腹瀉藥等
➋ 提高生活質量篇(非必備)
隔離期間保持良好心态也十分重要,這些升級裝備能幫你打發一些時間,有事兒可幹:
書:不是哪裡都有好網絡的,這時候書是最原始的排解無聊的工具
娛樂設備:平闆電腦、遊戲機
輕便的運動器材:跳繩
飲料零食:苦悶的時候來一點,心情會好
有些小夥伴可能會因為換了環境産生睡眠障礙,準備上這幾樣東西也許能有幫助:
耳塞
眼罩:方艙晚上不關燈,會發遮光眼罩,但戴自己的更舒服
自己睡得慣的枕頭
長時間居家隔離
如何有效地囤物資
如果被通知要居家隔離 7~14 天甚至更久,但還有時間做準備,那就重點關注:如何在缺少外界幫助的情況下,依然能維持相對正常的生活消耗。
情急之下你可能不知道該從哪裡買,買點啥,買多少?
我們按品類整理了一個囤貨指南,有些可以快遞網購,如果不發貨的就迅速切換到周邊的商超外賣找一找。具體的囤貨量也給了一些參考,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家庭人口做靈活調整。
囤貨之前還有件事一定注意——電費和燃氣費!
有些老式小區的燃氣充值,得去站點充,提前把燃氣補足,不然連火都開不了。
食品類
關于食物,咱記住一個大原則:先吃新鮮卻不易保存的食物,再消耗那些可以長期存放的食物。
➊ 必備的日常消耗:
主食(面條、大米、面粉):很經放,但建議買真空包裝或塑封好的,不然可能會生蟲子。成年人每天吃主食的量在 300 克左右,一袋大米通常是 10 千克,撐一個月是夠的。
凍肉:成年人每天得吃 120 克肉類,把買到的鮮肉切成小塊分裝冷凍,吃時按量化凍就好。除了豬肉也可以考慮牛排、凍蝦、雞胸肉等,但盡量少買牛肉卷、羊肉卷,占地兒還不經吃。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雞蛋:冷藏條件下雞蛋保質期 40~60 天。按家裡人口準備,至少保證每人每天 1 個雞蛋。
常溫奶或奶粉:牛奶的消耗量是每天 300 毫升,按箱囤常溫奶如果擔心占地兒的話,也可以選擇更耐儲存的奶粉,或者凍幹奶酪。
食用油:每頓飯都會用到,成年人每天食用油攝入量大概是 25~50 克,三口之家囤上兩桶 5 升左右的食用油撐一個月綽綽有餘了。如果是用不粘鍋或空氣炸鍋烹饪,用油量還會更少。
雜糧豆類(小米、糙米、綠豆、紅豆):耐儲存還可以充當主食,也能提供米面中缺少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但有網友說買來的綠豆、黃豆發豆芽不太理想,别太指望它們能變成蔬菜。
耐儲存的新鮮蔬菜:我們整理了一張蔬菜表,大家對照着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