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促進素養提升
試題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素養提升。試題融合豐富的思政元素,展示鮮明的時代新貌,立足人地根本關系,時代氣息撲面而來,激發民族自豪感,樹立生态文明理念,滲透“五育”融合,促進全面發展。如43題,關注陝西省安康市鳳堰古梯田開放式“生态博物館”,引導學生思考曆史文化遺産旅遊地的創新發展之路。
體現“五性”,重視情境體驗
試題開放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情境性強,圍繞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考核。難度适中,結構合理,有利于學生的平穩發揮。選擇題生活性、情境性、邏輯推理性較強,雖然靈活多樣且對學生地理綜合思維要求高,但難度不大,較易下手,非常符合當下高考地理對學生的考查能力要求。如1-3題浙江S集團産業轉移,4-6題吉林、河南兩省農業,這些生産實踐情境,就在我們身邊,利用考生情境體驗。
切合熱點,體現社會方向
試題選取與生态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休戚相關的區域發展、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等作為試題素材,引導學生從人地關系視角關注全人類共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第36題,引導考生通過瑞士發展,體會因地制宜促進區域特色發展;第37題以澳大利亞為背景,引起學生關注大氣質量,呵護生态環境;第44題,以美國某湖泊多氯聯苯導緻的環境污染問題等,引導學生認識協調人地關系的重要意義。
圖像減少,讀圖析文并重
本套試題圖像相對減少,僅三幅圖像作為載體,而更多的是利用科學、精練的文字整合材料,對考生閱讀能力、判讀能力,分析能力要求高。如選擇題1-3、4-6、9-11題,選擇題43、44題均以文字材料進行設問、考查。試題不僅考查了學生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及地理實踐力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還考查了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材料分析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等地理關鍵能力。
亮點分析
貼近社會生活,服務現實問題解決
本套試題較好地诠釋了選題的生活性和情境性,材料鮮活,貼近生活。地理應該來源于生活、服務生活。
如1-3題利用我國某制造業企業進行跨國産業轉移的生産實踐情境,考查學生對中國企業在做大做強的發展曆程中通過轉移,尋找優勢區位,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地理。且本題的設置利于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正能量滿滿。
注重基礎知識,緻力課程标準落實
新課程教學改革提倡摒棄“繁、難、偏、怪、舊”,注重基礎落實,本套試題内容也很好地順應這種變化。
如第4-6題涉及農業,第1-3題、第36題涉及工業。農業、工業等一直是高考備考的基礎和重點,該題涉及的問題屬于平常複習的基礎知識,體現了注重基礎,關注三農,關注民生,關注區域經濟發展。
依托區域載體,樹立因地制宜發展
區域認知素養是學生在地理教育教學引導下,養成以區域的視角看待客觀世界,并依據特定思維模式,恰當運用區域地理方法和技能來認識區域、解決區域問題的綜合性能力。試題基于不同類型的區域,從區域特征、區域關聯與區域發展的角度,對不同時空背景下的區域地理事象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從區域的視角認識地理環境,樹立因地制宜促進區域發展的觀念。
如第36題基于瑞士這個區域考查工業、金融業、區域發展等,第37題基于澳大利亞這個區域考查氣壓場判讀、沙塵暴原理及影響等。
彰顯能力立意,重視地理關鍵能力
地理學科的關鍵能力是提升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關鍵一環,注重對學生的地理關鍵能力培養是地理教育的出發點,以能力立意是“切入點”,是梳理、歸納、培養地理學科關鍵能力的基本路徑。試題彰顯了對學生地理關鍵能力的考查,有較強的區分度。
如第9-11題,以“杭蓋草原”的地形特征為線索,要求分析山地、丘陵、平坦河谷對形成優質草原的作用,将區域組合價值、水循環原理、生物與環境關系融為一體,能力要求高。
立足人地協調,樹立生态文明理念
通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獲得國際、國内一緻好評。構建生态文明建設,筆者認為實質就是踐行人地協調。地理教育應引導學生懂得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從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視角去審視和評價當下人類活動,讓人地協調觀理念深入人心。
如第37題以澳大利亞為背景,考查沙塵暴,引起學生關注大氣質量;第44題以美國某湖泊多氯聯苯導緻的環境污染問題,倡導人地協調,開啟人類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來源學科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