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門電路由PMOS場效應管和NMOS場效應管以對稱互補的形式組成,本文先介紹MOS管,然後再介紹由CMOS組成的門電路。
MOS英文全稱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中文全稱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屬于一種電壓控制型器件,正如其名,由金屬(M),氧化物(O)和半導體(S)構成,和三極管一樣,既可以用來放大電路,也可以當作開關使用,MOS管基本原理和制造流程。
MOS管可分為耗盡型和增強型,每種類型又分為P溝道和N溝道。
增強型MOS管,栅極與襯底之間不加電壓時,栅極下面沒有溝道存在,耗盡型,栅極與襯底之間不加電壓時,栅極下面已有溝道存在。
MOS管的圖形符号如下,一般用增強型MOS管用于門電路分析。
MOS管圖形符号
增強型MOS管有P溝道和N溝道兩種,其結構原理基本類似,主要區别在于沉底和載流子不同,下面以N溝道增強型MOS管為例簡單介紹下,其結構如下所示:
增強型NMOS管的結構
增強型NMOS管是以P型摻雜矽片為襯底,然後制作兩個N型摻雜的區域,再制作一層電介質絕緣層,在兩個N型摻雜的區域用金屬導線連出,分别稱為源極(source)和漏極(drain),在兩極中間的絕緣層上制作金屬導電層,然後用導向連出稱為栅極(gate),襯底一般也用導線連出和源極連接在一起。
增強型MOS管需要在栅極加合适的電壓才能工作,下面說明其工作原理:
增強型NMOS管工作原理
電源E1通過R1加到場效應管D, S極,電源E2通過開關S加到G, S極。
當開關S斷開時,栅極無電壓,由于襯底是P型,多數載流子是空穴;源,漏極是N型摻雜,多數載流子是電子,熟悉PN節的讀者可以很快看出來,源極和漏極之間有兩個背靠背的PN節,即使源,漏極加上電壓,總有一個PN節處于反偏狀态,源漏極之間沒有導電溝道,所以電流為0;
當開關S閉合,場效應管栅極獲得正電壓,上面會帶有正電荷,它産生的電場穿過電介質,将P襯底中的電子吸引過來并聚集,從而在兩個都是N型摻雜的源漏極之間出現導電溝道,由于此時漏源之間加上的是正向電壓,于是就會有電流從漏極流入,再經過導電溝道從S極流出,一般把形成溝道時的栅源極電壓稱為開啟電壓,用Vt表示,也即是圖中E2電壓。
如果改變E2電壓大小,栅極下面的電場大小随之變化,吸引過來的電子數量也會發生變化,兩個N區之間溝道寬度就會随之變化,通過的漏源極的電流大小就會發生變化。E2電壓越高,溝道就會越寬,電流就會越大。
增強型MOS管的特點如下:
為分析方便,可以認為當NMOS管,G極為高電平時導通,為低電平時截止;對于PMOS則相反,G極為低電平時導通,高電平時截止。
該内容是小編轉載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