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上師應該具足的十種功德

上師應該具足的十種功德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7 14:14:56

上師應該具足的十種功德(上師善知識的法相)1

​​

第一,精通大乘教義。要精通大乘佛法裡講的這些道理,即精通三藏。隻是精通詞句還不行,重要的是要精通意義。那諾巴是精通三藏的班智達,但是後來智慧空行母告訴他“你精通的是詞句,不是意義,你還要依止上師。”他後來去依止了帝洛巴上師。可見,僅僅精通詞句不行,還要精通意義。要精通大乘經、律、論三藏,隻明白不行,還要有講解的能力。

第二,清淨受持菩薩戒。菩薩戒有很多,這裡指的是根本戒。根本戒也有很多,有十八條戒,有四條戒,但是最根本的是一條戒:縱遇命難也不舍棄衆生。一位大乘的上師或修行者必須要有這個心。無論什麼時候,無論是一切衆生,還是一個衆生,都不能舍棄;無論是好,還是壞,都不能舍棄。即使是所謂的邪魔,也不能舍棄。若是舍棄了,就破菩薩戒的根本戒了。

能說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之法及一切種智,而使人歡喜信樂者,稱為善知識。

佛言:“善知識者。善解深法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了達諸法從本以來究竟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性相如如。住于實際,于畢竟空中,熾然建立,為善知識。”

善知識概說有四:

  (一)屬于普通衆生一類的善知識。

  (二)屬于地上菩薩一類的善知識。

  (三)屬于化身佛的善知識。

  (四)屬于報身佛的善知識。

這四類善知識要用自己的情況來審斷。如果自己是一個初修業的人,當然就很難去依止佛陀或地上階位的大菩薩們。因此,必須去依止普通衆生類的善知識了。在自己的業障淨除以後,即可以依止地上階位的大菩薩;

如果自己已經證得資糧道以上的果位,才能依止化身佛的善知識;等到自己證得地上的果位時就可以依止報身佛之善知識了。

地上菩薩的善知識是指初地到十地之間各地不同斷,證諸功德。此中又以第八地以上之菩薩具足攝受衆生之十力功德自在:(一)于壽得自在,(二)于心得自在,(三)于資财得自在,(四)于業得自在,(五)于生處得自在,(六)于所欲得自在,(七)于願得自在,(八)于神通得自在,(九)于智慧得自在,(十)于法得自在。

(一)于壽得自在者——能随意住世,壽命長短,随己所樂。

  (二)于心得自在者——随己所樂,能出入任何三昧禅定。

  (三)于資财得自在者——能随意變現無量寶珠,如降大雨利濟有情。

  (四)于業得自在者——能于地、界、衆生、生處及轉變他受用得自在。

  (五)于生處得自在者——能住于禅定而生欲界中,其禅定力亦不壞失。生欲界已亦不為欲界所染污。

(六)于欣樂得自在者——能随自意之所欣樂轉變地大或水大等神通。

  (七)于願求得自在者——随己意之願樂能圓滿成辦自他之種種願求。

  (八)于神通得自在者——随衆生之愛樂能變現無量無邊之神通。

  (九)于智慧得自在者——于法,于義,于決定語,于辯才等得究竟通達智。

  (十)于法得自在者——能以一音聲同時為一切衆生說法。如契經說,各各衆生種性萬千差别,名、句,文辭各各不同皆悉明了,其心皆得滿足。

什麼樣的師父是合格的師父,或者說善知識的條件是什麼。有些人居心不良、心術不正,把本來沒有那麼多煩惱的、善良、天真的居士弄得一塌糊塗。

因此,你首先必須有觀察師父的标準或條件,如果不能如法觀察師父的話,就不能确認是善知識還是惡知識。盡管依止善知識的功德極大,但依止惡知識好比是接近毒蛇一樣會喪失你的三善道的命。因此你要确認善知識,觀察善知識,這是非常重要的。

‘知識調伏靜近靜,德增具勤教富饒,善達實性具巧說,悲體離厭應依止。’這就是善知識的十個條件。其中第一句話,‘知識調伏靜近靜’是什麼意思呢?作為一個師父、善知識,他必須要具備三學的功德。一個是以戒學能夠調伏自己的行為,一個是以定學而使自己非常清淨,一個是以論學或慧學讓自己的心非常精進。

什麼叫以戒學調伏自己的行為呢?比如說,一個醫生連自己的病都治不好,怎麼能治好别人的病呢?因此一個善知識要調伏一切弟子和衆生,首先要能調伏好自己,才能具備調伏他人的能力。怎麼調伏呢?消除一切缺點,能夠攝受一個清淨的戒律,這叫調伏。

一個師父不能隻會說單獨某一個法或知道某一個傳承,而必須通達一切教法,通達釋迦牟尼佛所傳的經、律、論等一切教法,以及顯宗和密宗的一切教法。因此,一定親近一個‘教富饒’者。這樣他才能夠使你的佛法修持得以健康地進行。

比如一個醫生的職責是維護人們的健康。假如他隻懂得治一些頭疼感冒等小病,那就沒有必要要這個醫生。我們需要的應該是醫術比較高明的醫生。不管什麼病,他一摸脈就能判斷出是什麼病,用什麼藥能治好。有了這樣的醫生,我們就能夠健康地成長。

我們學佛的醫生就是師父。這個師父要會調伏好我們内心的貪圖、嗔恨、愚昧無知、自私、傲慢等一切病症。第一,他會判斷,第二,用各種配藥的方式能夠把我們的一切病症治好。不但治好,而且要用最佳、最快的辦法治好。

‘善達實性具巧說’。

什麼叫具巧說?其實師父盡管是非常好的師父,具有剛才所說的三學智慧和德增,也具備非常豐富的教法,并通達實性。但若不能具備善巧說法的話,就不一定能讓人聽懂。

因為不具備善巧說的話,你就聽不懂他說什麼。這是由于語言的障礙不具備善巧說法。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由于本身表達能力有限而不具備善巧說法。有些上師通達一切三藏經典,一上講台,三句話也講不出來,這是因為語言表達能力差。對初學佛法的人來說,善巧說非常重要。

一個善知識,師父必須具有悲體,‘悲體’是什麼呢?就是内心非常慈悲,把衆生或自己的弟子當成兒女一樣,内心根本沒有一點隔閡,或執著心,傳佛法完全是為了救度弟子或衆生。不為錢财、名利,隻為了救度一切衆生,這才是真正具備慈悲心的悲體。要是沒有這種慈悲心,講的法究竟如法不如法,就有很大的疑問了。

‘悲體離厭’。

‘離厭’是什麼呢?就是脫離厭煩。例如一個弟子成天總是問問題,吃飯時問,做事時也問。如果師父心裡感到非常煩,不想回答,這就是沒有脫離厭煩。‘離厭’就要求師父不能有厭煩,弟子什麼時候請教問題,師父就應該非常歡喜地回答。隻要是真心學佛的弟子,師父就應該歡喜地回答任何一個問題,這就叫離厭。這十個标準就是師父所具備的條件。

所乃完美的大乘明師之特征。所以,我們不僅在求法前必須以此十點來審查欲依止的師長,若以後當為人師表者,亦應以這些準則勉勵自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