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魯迅狂人日記之後有什麼作品

魯迅狂人日記之後有什麼作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6 06:51:49

俄國作家果戈裡于1834年創作《狂人日記》,中國作家魯迅于1918年發表小說《狂人日記》。一個是俄國文學中描寫"小人物"的代表作品,一個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由于兩部作品同名,且後者對前者有所借鑒,所以常常被人們相提并論。

魯迅狂人日記之後有什麼作品(狂人日記有兩部)1

兩篇《狂人日記》在創作上呈現出幾個相同點:

1、都以第一人稱日記體的手法塑造了一個狂人的形象

潑普裡希金是果戈裡《狂人日記》裡的主人公,他是一個九等文官。官職卑微,生活貧困,整日穿着髒舊的衣服。更加不幸的是他愛上了自己上司的女兒——莎菲。像他這樣的小人物是沒有權利追求愛情的,正如科長所說:"你是個窩囊廢,再不是别的什麼。你身上一個錢也沒有。到鏡子裡去照照你那副尊容吧,虧你還癡心妄想呢!"潑普裡希金變成了一個瘋子,他能聽懂狗說話,能看懂狗寫的信,幻想自己是西班牙皇帝,最後被别人關了起來,飽受折磨。

魯迅《狂人日記》裡狂人是一個典型的被害妄想症者。他看誰都是想吃他,連狗都會多看他兩眼。他還會産生幻覺:"屋裡面全是黑沉沉的。橫梁和椽子都在頭上發抖;抖了一會,就大起來,堆在我身上。" 他的這些舉動和言語在别人眼中無異于是個瘋子,就連他的大哥都覺得他瘋了,請了醫生來醫治他。

2、都有對封建制度的批判

果戈裡的小說寫于1834年,當時的俄國還處于沙皇專制時代。果戈裡看到了封建制度的腐朽與落後,于是他以文學為武器來向舊世界進行揭露和批判。潑普裡希金是那個時代小人物的代表,他地位低下,甚至連做人的尊嚴都沒有。"世界上一切最好的東西,都讓侍從官或者将軍霸占了。"他身為九等文官是沒有機會得到好東西的,無論是優越的生活、美好的愛情還是做人的尊嚴。潑普裡希金的發瘋是封建制度對小人物壓迫的結果。果戈裡寫潑普裡希金種種不幸的遭遇,實際上是對俄國封建農奴制度的批判。

魯迅的《狂人日記》寫于五四時期。小說集中批判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小說通過狂人的發瘋,讓他看到了中國的曆史是吃人的曆史。"我翻開曆史一查,這曆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狂人看到了封建制度的本質,他到處勸說"吃人"的人不要再吃人了。那些人說從來都是如此,狂人便說:"從來如此,便對麼?"狂人說:"要曉得将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作者看到了将來的社會必定不再是由封建制度統治的社會,所以在将來的社會裡是容不得"吃人"的人。這些都是對封建制度的否定與批判。

3、都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

潑普裡希金在關進瘋人院後,備受折磨。在他沒有力量忍受下去時,他産生了幻覺,他看到了坐在窗前的她的母親,于是他像母親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

魯迅《狂人日記》中的狂人在日記最後發出呼聲:"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魯迅狂人日記之後有什麼作品(狂人日記有兩部)2

兩部作品雖有相似之處,但果戈裡和魯迅的思想以及創作目的并不相同,所以小說更多的是不同點:

1、小人物和鬥士

潑普裡希金是一個典型的小人物,地位低微,小心翼翼地維持着自己的生活。剛開始他對于生活還有希望:"我是一位貴族哪。我會步步高升上去的。我還隻有四十二歲——這正是大有作為的時候。"他覺得自己還有升官的機會,也有得到莎菲愛情的機會。但是,他逐漸發現了莎菲不僅不愛他還嘲笑他,部長也是一個虛僞的人。這些發現讓他感到失望,最終導緻了他的發瘋。但是面對社會的迫害,潑普裡希金是無力反抗的,他也沒有反抗的話語和行為,他隻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

魯迅《狂人日記》中的狂人則是一個鬥士。他不是真正的發瘋,而是窺見了中國幾千年來的禮教規範就是"吃人"的曆史這個事實。他發現這個事實後,呼喊"吃人"是不對的,不斷地勸說身邊的人不要再"吃人",并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他是時代的先覺者,他的話不是瘋言瘋語,而是事實。他的話對于别人來說太過荒誕,所以身邊的人不相信他,認為他是個瘋子。狂人以一己之力對抗着整個社會,他是一個鬥士。

2、改良家與革命家

魯迅狂人日記之後有什麼作品(狂人日記有兩部)3

在果戈裡的《狂人日記》中,作者虛構了狗寫信的荒唐情節,通過狗寫的信來揭示社會上的不公。潑普裡希金看到信後,不禁憤怒:"世界上一切美好的東西, 都被将軍和侍從官霸占去了。"對于果戈理的這種批判,赫爾岑十分贊賞:"在他之前,從來沒有人給讀者上過這麼全面的關于俄國官吏的病理解剖課。他嘴角挂着微笑,無情地探索着肮髒兇狠的官吏内心最隐蔽的角落。"但是果戈裡并不主張推翻封建制度。表現在小說裡就是潑普裡希金看到了造成他悲慘命運的根源,但他并不想打破這個制度。潑普裡希金想到的改變自己命運的方式是當西班牙國王,成為更高的權力者,這樣就能報複那些曾經欺負、侮辱過他的人。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另一個人物——阿Q。阿Q把革命的矛頭指向了他同階級的人,他為了洩私欲而革命。如果他的革命成功了,也隻是會建立一個和以往一樣的政權,像以前别人欺壓他一樣欺壓别人。從這個意義上說潑普裡希金想成為西班牙國王和阿Q參加革命的目的一樣,都是為了發洩自己的私欲,他們看不到真正的解決方法是建立一個和封建政權不同的政權。從潑普裡希金的想法裡可以看出作者果戈裡是一個不要求革命的改良家。果戈裡之所以成為一個改良家,是因為他本身也是資産階級貴族,他沒有辦法突破階級的限制,以革命的态度對待俄國沙皇統治。

魯迅狂人日記之後有什麼作品(狂人日記有兩部)4

魯迅不是封建階級的一份子,作為時代的先驅者,他對封建制度采取徹底否定的态度。在魯迅的《狂人日記》中,狂人覺醒了,他以個人的力量對抗的是整個中國四千年的傳統制度。但是大衆依然在沉睡,任他怎樣的呐喊,大衆也沒有醒過來。内心的恐懼和孤獨感還是深深地籠罩着狂人。小說還有一個用文言文寫的小序,和正文對立。"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狂人的病痊愈了,也表明他的對抗失敗了。狂人的對抗失敗了并不代表狂人的觀點是錯的,而是因為傳統的強大力量扼殺了新生的力量,狂人的失敗隻會讓人感到反抗的迫切。嚴家炎先生對這篇小說的戰鬥性作了很好的總結:"所謂家族制度,也就是封建宗法制度。這就是說,這篇小說的矛頭不僅指向封建禮教,而且要求推翻整個封建制度的根基。……所謂'吃人',這裡既包括封建社會中真吃人肉的野蠻現象,更泛指反動統治階級利用他們的整個上層建築來麻醉、殘害被壓迫者的無數慘痛事實。" 像狂人這樣的失敗者在魯迅的作品中還有很多:《在酒樓上》中的呂緯甫,《孤獨者》中的魏連殳,《傷逝》中的涓生與子君,《藥》中的夏瑜,《長明燈》中的"瘋子"……這些先驅者的失敗是不折不扣的悲劇,這種悲劇不隻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相對于寫先驅者的成功,這種失敗的悲劇更能起到"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作用。這也是魯迅革命性的所在。

3、哀鳴與呐喊

潑普裡希金在備受折磨之際産生了幻想,他看到了自己的母親,呼喊道:"媽呀,救救你可憐的孩子吧!"潑普裡希金的呼喊是對母親的呼喊,是受到虐待後的求救的聲音。他的呼聲隻是個人痛苦的悲慘哀鳴,"孩子"也隻指潑普裡希金自己。

魯迅的《狂人日記》中的"狂人"發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直接面向社會的。這聲呼喚是為了拯救祖國的下一代, 使他們擺脫封建禮教的毒害和束縛,所表現出來的是魯迅對下一代的關懷。"救救孩子"是反封建主義的戰鬥呐喊,也是這是"五四"時期打倒封建禮教的宣言書。"狂人"的這聲呼喊無疑在那個時代産生了巨大的震動, 起到了振聾發聩的作用。

果戈理的《狂人日記》與魯迅的《狂人日記》取名相同,寫作手法類似,皆塑造了"狂人"的形象。兩部小說在俄中兩個國家不同的曆史階段完成了各自特有的曆史使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