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在橫琴舉辦的灣區青年荟活動。南方日報記者 關銘榮 攝 |
|
8月17日,珠海市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珠海市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若幹措施》(即3.0版“促進就業十條”),打出“穩、降、延、減、免”政策組合拳。
此次出台的3.0版“促進就業十條”是1.0版、2.0版政策的延續升級,提出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推動經濟發展擴大就業供給、鼓勵創業和多渠道靈活就業等10大行動共25項措施,将為珠海“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提供政策支撐。
●南方日報記者 蔣欣陳
優服務▶▷優化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環境
近年來,随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珠海熱情地朝港澳青年抛出“繡球”,為港澳青年在珠海就業創業提供廣闊空間。
據3.0版“促進就業十條”,珠海進一步強化了政策的協同性和集成性,來珠就業創業的港澳青年群體同等享受珠海市就業創業和人才住房補貼優惠政策。支持港澳青年參加實習見習,對參加“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人員按不超過每人每月1000元标準給予生活補助。港澳創業項目優先入駐廣東珠海公共創業孵化(實訓)基地,享受最長三年“零”租金、“零”物業管理費優惠政策。
同時,珠海将港澳青年納入創業擔保貸款重點扶持對象,符合條件的港澳青年可申請最高額度500萬元的貸款并享受貼息支持。對社會機構承辦珠港澳創業大賽、技能競賽、港澳青年就業技能實踐等就業創業活動的,珠海将根據服務人數、成效和成本等因素,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給予最高10萬元補助。
珠海對澳門居民就業創業的吸引力正逐漸加強。目前橫琴累積注冊澳資企業突破4000戶,已成為澳門青年創業就業最集中區域。
珠海的吸引力也體現在澳門居民在珠參保人數上。截至今年7月底,澳門居民在珠就業創業參保人數8331人,比2020年底增長32.76%;澳門居民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87萬人,比2020年底增長655.26%。
跨境執業方面,目前已有589名港澳導遊領隊取得資格并在橫琴提供旅遊服務,48家港澳企業和221名港澳專業人士獲得建設部門頒發的《備案認可書》,46名澳門醫師獲得短期橫琴行醫資格證書。
“圍繞‘港澳所需、珠海所能’,珠海将進一步拓展港澳青年就業創業空間,推動港澳青年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郭麗雲說。
郭麗雲表示,未來珠海還将從四方面入手,将政策落地、深化、細化。在橫琴打造高度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創新創業高地和與澳門趨同的營商環境;在創業培訓、市場培育、平台搭建、聯合孵化等方面,為在珠創業的澳門青年提供更多優惠便利條件;面向澳門青年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創業沙龍、投融資對接、人才交流等活動;加強與澳門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機構、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和衆創空間合作,推動澳門高校科學技術成果在内地高效轉化。
夯基礎▶▷發揮三項工程促就業功能
促進勞動者就業,關鍵是提升就業技能。數據顯示,珠海市技能人才規模達41.07萬,占産業工人隊伍的33%,高技能人才達14.4萬,占技能人才總量的35%,兩項占比均位居全省前列。
按照《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珠海計劃到“十四五”末,全市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28萬人,高技能人才總量達25萬人。目前,珠海高技能人才數量距“十四五”規劃目标還有約10萬人的缺口。
“下一步,珠海将緊緊抓住‘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的契機,從引進和培養兩個維度大力強化珠海市的技能人才隊伍。”郭麗雲說。
在3.0版“促進就業十條”中,珠海将“粵菜師傅”培訓項目(工種)納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範圍,組織開展“粵菜師傅”專項招聘及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在校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免費職業技能評價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學校可按每人200元标準申請一次性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同時,建設珠海“南粵家政”信用管理平台,推行家政服務合同“網簽”,為符合條件的家政服務人員發放“放心碼”,推動基層家政服務站和家政産業園建設。
為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珠海将加快高水平技師學院建設。推進市技師學院搬遷至金灣校區合并擴建,推進落實不少于45畝以上規劃用地專門用于民辦技工院校建設,支持面向對口幫扶地區和在珠務工人員子女擴大招生培養規模,以實現“十四五”期間在校生數量翻番。
此外,珠海還将推動企業與院校等培訓機構合作開展新型學徒培養,面向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組織高校畢業生、青年勞動力和失業人員開展“訂單式”就業導向精準技能培訓,最高按8500元/人/年給予補貼。
郭麗雲表示,在政策基礎上,珠海還将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營造技能報國的社會氛圍,“引領更多勞動者尤其是青年加入到技能成才的隊伍中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