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珊是個傳奇。
當紅的時候閃婚,事業高峰期去美國。
很多别人需要費心費力得到的東西,她不僅得來毫不費力,而且似乎并不珍惜。
但在她的成功背後,有個男人是功不可沒的。
江珊出生在藝術世家。
母親是中國電影出版社的編輯,父親是江懷延北影文學部的編劇兼導演。
在此之前,江珊的父母都從事過歌劇演員的工作。
江珊1967年出生,嗓子特别好,一直都是少年宮的領唱。
父親的一位朋友發現了江珊的天賦,建議江珊學表演。
于是江珊的父親在江珊小的時候就經常領着她去廠裡觀摩影片,包括外面很少看到了英文原版影片。
給她講解各種知識。
通過看電影,江珊不僅很小就對表演有了深刻的認識,還學得了一口流利的英文。
在這種家庭裡,孩子學表演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1987年,江珊考上了中戲。
他們班有何冰、胡軍、陳小藝和徐帆。
1987這一屆的表演系很特殊,是中戲與人藝的“學員班”。
畢業之後,如果沒有意外,他們将優先進入人藝。
換句話來說,這個班從一開始就是人藝的定向班。
因此人家也都把班裡的學生當成了自己的學員。
江珊和同班同學比有兩個優點。
第一是因為長得很像山口百惠而很受老師和同學的歡迎,被稱為“小山口百惠”。
第二是她确實很有表演天賦。
她的表演很松弛,似乎不怎麼用力就能演得很好。
和同期的同學比,她總是輕輕松松就能拿到表演課的高分。
她還沒畢業,人藝的話劇《北京人》就讓她當了第二女主角。
可見她的舞台表演能力有多強。
大學畢業的時候,江珊和同學們一起被分到人藝。
但江珊卻有些猶豫。
因為人藝有規定,新到人藝的大學生5年之内不能出國。
但當時江珊認識了一家新加坡的唱片公司,她可以簽約。
在出國和人藝之間,她選擇了出國。
這個決定遭到了陳小藝等同學的一緻反對。
但江珊還是一意孤行,放棄了人藝。
但沒想到新加坡的那個公司也不靠譜,還沒幹嘛就讓她改名叫“江麗娜”。
江珊覺得改名字沒意思,就拒絕了,結果簽約也泡湯了。
她成了無業遊民。
她當初拒絕人藝的時候父母都不同意,現在沒工作沒工資,她不好意思回家,就在地下室和小閣樓裡混着。
1992年,在外面混了1年的江珊病了,眼看再也瞞不住了,她和父親說了實話。
父親什麼都沒說,默默地将她接回了家,沒有半句抱怨。
讓她好好休息,等待機會。
有了父親和家庭的支持,江珊又能安安心心地好好過日子了。
1992年秋天,大名鼎鼎的趙寶剛開始為《過把瘾》選角了。
他找了蔣雯麗、陳紅等女星來試鏡。
但都不滿意,原因是這些女星太漂亮了,自帶星味。
他想找一位不那麼漂亮的,有些特點的演員。
此時,趙寶剛想到了江珊。
在趙寶剛心中,江珊就是屬于不怎麼漂亮,但很有特點的人。
其實在1990年的時候,趙寶剛就考慮過找江珊來給《渴望》試鏡。
但江珊沒有檔期,就完美錯過了。
《過把瘾》的男主一開始就定了,是演技了得的王志文。
在看了很多女演員後,趙寶剛決定讓江珊來試一下。
于是王志文給江珊發了消息,告訴她趙寶剛導演約她過來試鏡。
趙寶剛在當時是妥妥的一線導演。
江珊接到王志文的消息後沒有耽誤,馬上約了時間。
幾天後,她見到了趙寶剛。
趙寶剛把劇本給了江珊,讓江珊先準備一下。
江珊看完劇本敏銳地意識到這個角色的張力。
好導演,好對手還有好劇本。
江珊看完劇本後半夜就給趙寶剛打了電話,表示了自己對角色的喜愛。
江珊在表演上是有天賦的,雖然年紀不大,但她自有的成熟風韻很适合“杜梅”
江珊的眼光不錯,盡管當年這部拍了50天的戲隻有1萬元片酬。
但《過把瘾》卻讓她從小人物變成了大明星。
劇組無論走到哪裡粉絲都是前呼後擁,就連趙寶剛都沒有想到江珊會火成那個樣子。
火了之後,江珊又趁熱出了音樂專輯《隻愛我一個》。
其中的主打歌《夢裡水鄉》更成為當年的暢銷曲。
江珊特有的氣質和柔美的嗓音讓這首歌成了無可複制的經典。
在她之後有很多歌手都曾經翻唱過這首歌,但從韻味上來說,都無法超過江珊。
演戲紅了,唱歌也紅了,江珊也成了一線明星。
有了成績,她的選擇就多了,紅了之後她就選擇加入了中央實驗話劇院。
1995年,江珊和史可主演的話劇《離婚了,請别再來找我》成了熱門劇目。
隻要出演,總之座無虛席。
但在一次演出之前,江珊與史可都聲稱病得很重,不能上台。
因為事發突然,當晚演出被迫取消。
很多觀衆不接受兩位主演忽然之間“雙雙卧病”的消息,憤怒難當。
經過不斷地發酵,這件事在當時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更有人對江珊當晚稱病的病例進行了了解。
發現了很多不實的地方。
在這種情況下,江珊與史可雙雙被“封殺”了。
但好在江珊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大家也都理解一個年輕演員過早走紅後難免會有些驕傲的心态。
江珊在後來的工作中特别努力。
還在這件事不久之後獲得了全國十佳電視演員的稱号。
相比之下,史可就沒那麼幸運了。
她因為這件事,不得不離開了話劇院,之後的星途一直不那麼順利。
史可當年也是中戲有名的五朵金花。
但似乎總與各種機會擦肩而過。
張藝謀的《紅高粱》她錯過了。
《離婚了,就别來找我》實際上也是非常優秀的劇作。
如果一直演下去,成績不會差。
但她也錯過了。
03、結婚離婚1997年,江珊在拍攝《我想有個家》的時候與高曙光相遇了。
30歲的江珊覺得是時候解決個人問題了。
兩人交往3個月就準備結婚。
消息傳開,外界議論紛紛,但最擔心的人是江珊的父親。
江懷延為了這件事與江珊談了很多次。
他一次次告訴江珊自己的顧慮:“兩人相識的時間太短了,彼此都不了解,結婚是不是草率了”?
但急于解決個人問題的江珊覺得自己已經30歲了,有足夠的能力把握這一切。
1997年10月,江珊在父親的擔憂中結婚了。
1998年8月,他們的女兒高亦心誕生了。
這一家三口成了大家心中的模範家庭。
成了很多報紙雜志的封面。
但實際上,高曙光喜歡平平淡淡的生活,而江珊追求激情四溢的日子。
高曙光對事情的态度比較佛系,而江珊比較倔,在生活中工作中都要“壓”人一頭。
兩個人的性格差别本來就大,又因為工作關系每年在一起的時間不超過2個月,根本沒辦法交流和溝通。
時間久了,感情也就淡了。
2003年,兩人友好地離婚了。
離婚後,江珊回到了北京娘家。
看見江珊失落的樣子,江懷延忍住了難過,告訴江珊:“沒事,人生那麼長,往前看。”
江珊離婚後,媒體報道了這個消息,這對江珊來說也是另外一種壓力。
為了保護江珊,江懷延和妻子讓江珊住在自己家裡,盡量不讓外界的風言風語傷害到江珊。
面對左鄰右舍的議論,江懷延鼓勵江珊:“你要勇敢地面對現實,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
江懷延不僅在生活上照顧江珊,在事業上對江珊更是不遺餘力的幫助。
2004年,他擔任了電視劇《天在上》的藝術總監。
聽導演說女主角一直沒有定下來,他便大力向導演推薦了江珊。
就這樣,江珊和父親一起進入了劇組。
江珊進入劇組後,江懷燕每天不準江珊熬夜,到了十點就要求江珊必須睡覺休息。
劇組的早餐不好吃,每天早上他都騎着自行車去街上,給江珊買小籠包。
買來了,還要看着江珊一個個吃下去。
一次江珊站在酒店窗前,看到父親正拎着小籠包往酒店裡走。
她哭了,見到父親後她說:“我都是當媽的人了,你怎麼還把我當小孩一樣照顧呀。”
江懷延則笑着告訴她:“隻要爸爸在,你就永遠是個孩子。”
有了父親在生活和事業上的鼓勵,江珊很快就走出了離婚的陰影。
她和高曙光的關系也很好,離婚了依舊是很好的朋友,兩人也經常見面讨論女兒的教育問題。
2006年,江珊和靳東因為《悲情母子》相識,相戀。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1998年的《東方商人》中,靳東和高曙光就有過交集。
當時高曙光是劇中的男主角,而和他外形相似的靳東出演了他的年輕時代。
靳東比江珊小9歲,對江珊一心一意。
但江珊的女兒當時年紀還小,她不支持母親的戀情。
為了女兒,江珊最終和靳東結束了這段戀情。
靳東和江珊分手後遇到了二婚演員李佳。
兩人很快确定關系成了戀人,到現在已經結婚9年了。
還有了兩個孩子,生活很幸福。
04、江珊是個好媽媽,她為女兒犧牲的不止是戀情。
為了讓女兒接受正規良好的教育,2007年,她将女兒送到了美國。
但是當時的高亦心才9歲,雖然有美國的親戚照顧,但孩子并不适應,一打電話就哭。
而江珊每年必須回來拍一部戲掙生活費,沒辦法一直照顧女兒。
眼見這樣,江懷延便決定讓妻子去美國陪着外孫女。
當時江懷延老兩口也60多了,卻為了江珊而兩地分居。
姥姥去到美國之後,高亦心安心了,精神和學習狀态都好了很多。
江懷延有恐高症,不敢坐飛機。
所以,即使江珊忙完工作回美國,他也隻有一個人在北京。
尤其是春節的時候,就更孤獨。
就這樣,江珊的媽媽在美國呆了3年多,直到高亦心完全适應了才會國。
因為有江懷燕的支持,江珊才能在離婚後繼續好好工作和教育女兒。
看到江珊始終是形單影隻,江懷延很着急,他甚至在2011年北京台采訪他的時候給江珊公開征婚。
但始終沒有合适的人。
江珊很喜歡美國的生活,但為了掙錢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她不得不每年回來拍戲。
盡管每次回來她盡量不多呆,拍完戲就走。
但對江珊來說,這樣一直來回奔波的生活還是很累。
她不是個喜歡熱鬧的人,但為了女兒,她還是盡量在回來的時間多上綜藝多上節目。
她曾說過,希望能在美國終老。
但這些年卻一直沒有安安靜靜地在美國呆很久。
高亦心被江珊教育得很懂事。
學習好,才藝也好,還曾經專門寫了一首歌給媽媽。
可江懷延知道,可高亦心畢竟隻是個孩子,她沒辦法代替伴侶給江珊愛。
他給江珊下了死命令:“我和你媽已經老了,孩子以後也會有自己的生活,你無論如何都要成個家”。
父親的話,對江珊觸動很大,在高亦心稍微大一點之後,江珊緊閉的心房慢慢打開了。
04、2016年,江珊在北京的一次聚會中認識了比自己小三歲的田小潔。
田小潔也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
田小潔對江珊一見鐘情。
但面對田小潔的追求,江珊還有些猶豫。
江懷延夫婦知道田小潔在追求女兒後,大喜過望,主動加入了田小潔的陣營。
老兩口有事沒事的旁敲側擊給江珊做工作。
有一次,江懷延因高血壓住院,在外地拍戲的江珊趕不回來。
是田小潔在醫院衣不解帶的照顧,最終讓老人轉危為安。
在江珊風塵仆仆趕回來時,老兩口又趁機給江珊做工作。
本來就已經有些被打動的江珊終于敞開了心扉。
2017年6月,江珊在拍戲中拉傷了腰,田小潔專門請醫生上門為行動不便的江珊治療。
在不知不覺中,兩顆心越走越近。
後來,江珊參加了跨界歌王。
一向對感情低調的她公開感謝了“另外一位家人”。
她在舞台上深情地說:“謝謝你,我的愛人。”
但低調的她始終沒有對外透露更多的消息。
2020兩人覺得時機成熟了,田小潔在網上公開祝福江珊生日認愛。
江珊也熱情回應,他們的戀情公開了。
也得到了大家的祝福。
雖然田小潔年紀比江珊小,但他成熟穩重,對生活有規劃,對江珊和江珊的父母都很好。
最近江珊在社交媒體上的照片完全看不出歲月的痕迹。
神态溫柔又甯靜。
這大概就是愛情的力量吧。
她走上演員這條路靠的是父親從小的教導和指引。
在婚姻觸礁生活艱難的時候是父親和家給了她再出發的勇氣和力量。
她人生的關鍵節點都有父親的影子。
她的成功離不開她的父親。
而田小潔則是江珊經過半生之後打動她的溫柔。
也是她以後可以依賴的人。
祝福她和田小潔,希望他們能幸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