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吃魚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吃魚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09 04:30:48

每周吃1-2次魚有益身體健康已成為各國營養專家的共識,這一結論也得到了衆多研究的支持,但對某些人來說,吃魚非但不能有益健康,反而會傷害身體。你是禁忌人群嗎?如何吃魚能發揮最高的營養價值?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下如何健康吃魚!

吃魚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和壞處(這5種人千萬要少吃魚)1

這5種人千萬要少吃魚!怎麼吃魚最健康?(供圖/視覺中國)

1魚怎麼烹饪吃最健康?

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營養雜志之一《食品控制》雜志發表的一項開創性研究顯示:魚蒸着吃最健康,蒸的時間超過2分鐘可以減少26%以上的拟柱胞藻毒素(一種藍藻毒素),但煮魚時該毒素僅減少18%,并且會殘留在湯水中。

藍藻毒素是由藍藻細菌産生的毒素,這些細菌主要存在于淡水中,長期攝入會升高患肝癌的風險。為了比較蒸魚和煮魚對藍藻毒素的降解程度,西班牙塞維利亞大學營養與食品毒理學的研究人員以淡水魚為實驗對象。

結果表明,淡水魚不适合生吃,蒸魚比煮魚更健康。比起煮魚,蒸魚不需要額外加水,可以更好地留住魚的營養。為了讓魚含有的毒素轉移到水中,建議蒸魚時間大于2分鐘。

另外,提醒大家不宜吃油炸魚,油炸魚會使魚的汞含量上升。魚類過度油炸,或者與高脂肪、高熱量的醬料搭配,是非常不宜吃魚肉的時機。

2為什麼偏偏這5種人要少吃魚?

痛風患者。

魚、蝦、貝類等食物富含嘌呤,而痛風則是因為人體内嘌呤代謝異常所緻,因此,痛風病人急性發作期要禁食一切肉類及含嘌呤高的食物。

緩解期則應定量吃魚肉類食物,嚴禁一次攝入過多。此時,可适量選用含嘌呤較少的魚類,如青魚、鲑魚、金槍魚、白魚、龍蝦等;少用含嘌呤較多的魚類,如鯉魚、鳕魚、大比目魚、鲈魚、鳗魚、鳝魚等;禁用含嘌呤高的沙丁魚、鳳尾魚和魚子。

出血性疾病患者。

魚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EPA),具有防止膽固醇粘附于血管壁的作用,對于動脈粥樣硬化者十分有益。但是,攝入過多EPA會抑制血小闆凝集,容易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狀,對病情恢複不利。

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

魚類食物蛋白質含量豐富,過多攝入會加重肝、腎負擔,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應在醫師的指導下,定量吃魚。

服用某些藥物的人。

撲爾敏、苯海拉明等為組胺受體拮抗藥,而魚蝦等富含組氨酸的食物在體内可轉化為組胺,若上述抗組胺藥與之一起吃則會抑制組胺分解,造成組胺蓄積,誘發頭暈、頭痛、心慌等症狀。

曾因魚蝦類食物過敏的人。

需要提醒的是,過敏體質者特别是曾經因吃魚蝦類食物發生皮膚過敏的人應慎吃魚,以免再次引發過敏。

3哪些人群更适合多吃魚?

女性更益吃魚。

近年研究發現,女性更适合吃魚。除了不易發胖外,吃魚對她們還有以下特殊益處。

有利胎兒健康生長。

丹麥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吃魚的孕婦出現早産的可能性,遠低于平時不吃魚或很少吃魚的孕婦。他們還發現,孕期每周吃一次魚,早産的可能性僅為1.9%,而從不吃魚的孕婦早産的可能性為7.1%。研究人員認為,魚肉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這種物質可能有防止早産和有效增加新生兒出生時體重的作用。

防乳腺癌。

有研究稱,日本、韓國、冰島女性的乳腺癌發生率較低,這與她們經常食用深海魚類有關。芬蘭研究人員發現,魚類中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和歐米伽3脂肪酸可抑制癌細胞形成,阻止癌細胞繁殖。如果每周吃兩次魚,可降低乳腺癌的複發率。

防止糖尿病并發症。

患糖尿病的女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很高。但國外研究證明,女性糖尿病患者吃魚越多,16年内發生心髒病的可能性就越小;相比很少吃魚的,每周吃魚5次以上的糖尿病人,心髒病的發病率可降低64%。

防中風和心血管病。

英國研究人員對8萬名34-35歲的女性進行跟蹤,14年後發現,每周吃魚5次,女性中風的發病率可減少52%。

減緩痛經。

丹麥科學家讓有痛經史的女性每天吃兩克魚油,3個月後,她們的痛經症狀得到明顯改善。

患有關節炎的人群。

中國水産頻道報道,據美國媒體報道,有新的證據顯示吃魚可以緩解關節炎的症狀。波士頓布萊根女子醫院的研究人員收集了150多名關節炎患者的飲食信息。那些每周吃不同類型非油炸魚的人比很少吃的人的腫脹和關節疼痛要少。在魚類消費量最高的人群中,症狀改善最多。

4吃魚應該注意些什麼?

一天吃魚最好不超過50克。

魚的脂肪酸中含有的EPA及DHA,能有效地抑制血小闆的凝聚作用。長期過量食魚,可使血小闆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種自發性出血,如皮下紫癜、腦溢血等。

按照人體需求,總的脂肪量不能超過需要能量的10%,而不飽和脂肪酸總量不能超過30%。因此,魚肉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由于魚肉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每種脂肪的單一使用,都會有不良反應。不飽和脂肪酸雖然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但易引發癌症,飽和脂肪酸雖可導緻動脈粥樣硬化,但可有效預防癌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代謝性疾病越來越多。人體每天攝入的蛋白質以60克為宜,過多則會導緻痛風等疾病。綜合人體其他途徑攝入的蛋白質來考慮,一天吃魚最好不超50克。

含汞量高的魚類要少吃。

大多數的魚類都被汞輕微污染過,大多數健康的成年人體内對分解微量的汞是沒有問題的。但懷孕或哺乳的婦女和兒童應避免一些魚類和貝類,以減輕汞毒的危害。

體積較大的魚類含汞量最高,如鲨魚、箭魚、鲭魚、方頭魚。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最好盡量避免食用這些魚。可以選擇用含汞量較少的其它品種的魚類和貝類替代它們,如蝦,鳕魚,罐裝金槍魚,鲑魚和鲶魚等。

現殺活魚不宜立刻吃。

剛宰殺後的魚肉品質并不是最好的,因為魚肉會有一個“排酸”過程,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才更加鮮美。像草魚、鲢魚這樣的小型魚,應該立刻冷藏,2小時後再烹調;而大型魚需要冷藏超過2小時。

生魚片不宜直接吃。

生魚片中可能會存在寄生蟲,寄生蟲對熱和低溫抵抗力很差,在零下20℃的條件下冷凍24小時後可被殺滅,而一般生魚片餐盤下的冰塊完全起不到殺滅寄生蟲的作用。所以,隻有對原料的來源足夠放心,魚才能生着吃。

個頭太大的魚别吃。

魚的個頭決定其口感和安全性。太小,魚還沒有長大成熟,肉質不夠鮮嫩,魚刺也會顯得格外多。太大,意味着魚的年齡老,肉質粗糙,體内可能積聚了不少有害物質。

因此,買魚選個頭“八分大”左右的比較合适,例如,鯉魚和武昌魚以1斤半、鲫魚0.5斤-1斤、草魚4-5斤的為宜。

編輯:凡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