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野外多無鱗魚

為什麼野外多無鱗魚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06:05:05

為什麼野外多無鱗魚?                      有鱗魚,無鱗魚,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為什麼野外多無鱗魚?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為什麼野外多無鱗魚(有鱗魚無鱗魚)1

為什麼野外多無鱗魚

                      有鱗魚,無鱗魚

    俗話說: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一條腿的,這裡說的一條腿在植物食物指的是菌菇,而動物食品則指的是魚,有鱗魚與無鱗魚都在此列。那麼有鱗魚和無鱗魚它們同為魚的一個家族,有什麼共同點和區别呢?

它們的共同點:

1)蛋白質:每100g魚肉蛋白質含量均在13%以上,屬于豐富蛋白質來源;魚肉由纖細單個肌群組成,肌群之間有豐富的成膠物質,所以魚肉口感細膩;魚肉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極易分解成人體吸收的氨基酸,魚肉的消化率在87%以上,在動物食物中,吸收率名列榜首。

2)脂肪:魚肉的脂肪含量低,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4條:常吃适量的魚、禽、蛋和瘦肉,把魚放在第一位,既印證了吃動物食品關于“腿論”,也是由于魚肉脂肪比瘦肉都低5%-10%。

它們的區别:

1)魚鱗:

有鱗魚:和人的皮膚一樣,魚鱗覆蓋在魚身體表面,有保護魚體的作用,當水下有兇猛的動物侵襲魚時,魚鱗能折射出光,魚鱗所起的作用等同于一面鏡子,使自己與水天成一色,保護自身安全;魚鱗像魚的盔甲,覆蓋在魚體外,避免遊動時魚體與水流的摩擦傷害;也可以抵禦外界細菌的侵入;魚鱗還便于魚體成型。

無鱗魚:屬于脊椎動物,全身隻有一根“主梁”,無鱗魚外面一層粘液,實際是它皮膚另一種存在形式,防止外界細菌的侵入;我們去捉住無鱗魚,滑溜溜的粘液讓你不易抓住,出現危險情況,它特殊的體液助它圓滑的逃過一劫。

2)生存環境:

有鱗魚:絕大多數生活在淡水、淺水中,由于經常遊動,它需要骨骼來支撐,所以有鱗魚多刺。但帶魚、武昌魚生活在海水裡,由于魚鱗逐漸退化,實際上外層薄薄的銀色是魚鱗,它們也在有鱗魚的隊列裡。

無鱗魚:大多數在500米以上的深海水區;也有淡水淺水區域,如河鳗,黃蟮,泥鳅。它們少刺多肉。

3)營養與口感

有鱗魚由于在淺水區域經常遊動,類似鍛煉後的肌肉,肉質緊緻、細膩,吃有鱗魚有吃“瘦肉”的口感;多刺也是吃魚的麻煩所在。

無鱗魚的肉質松軟,脂肪含量較有鱗魚高,口感類似“肥肉”,大家有過這樣的體驗:清蒸河鳗不放油,蒸熟後也是油汪汪的一盤;由于肉多刺少,對吃魚易卡喉的朋友也是不錯的選擇。

深海的無鱗魚由于它的特殊生存環境決定它的營養價值更高于有鱗魚,其中的歐米伽3脂肪酸對于老年人有打通血管的功效;對于嬰幼兒是“腦脂肪”,富含DHA和EPA,是嬰幼兒智力發展必須成分,喜歡吃魚的人聰明也是來源于此。

4)膽固醇

有鱗魚的膽固醇含量較低。

淡水區域的無鱗魚膽固醇高于有鱗魚,如銀魚每100g含膽固醇361mg,河鳗泥鳅黃蟮每100g均超過120mg以上,對比瘦肉每100g含膽固醇81mg,無鱗魚的膽固醇含量還是普通過高,對于高膽固醇患者,此類魚淺嘗則止。

     以上是我們對有鱗魚和無鱗魚了解,知道它們的共性與區别,當我們在菜場或飯店點菜時,有個大緻的方向,投其胃口,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