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長樂區漳港沿海酒樓整改前
福州市長樂區漳港沿海酒樓整改後
在“福山福水檢察藍”這個全國檢察品牌的背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上山、涉水、串巷,專門不走尋常路……他們就是福建省福州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的10名檢察幹警。
福州市檢察院第七檢察部負責公益訴訟和生态檢察工作,包括山區、水域、城區三支辦案團隊。自2019年以來他們先後獲得最高檢、公安部、生态環境部聯合頒發的“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活動表現突出集體”和“全省檢察機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
加強職能融合,“檢察藍”飄揚田間地頭
“福建是全國首個生态文明試驗區,作為省會城市,服務生态文明建設是福州檢察機關的法律責任,更是我們的政治态度。”談起第七檢察部的工作,福州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分管副檢察長餘深畫說。正是在這樣的工作理念指引下,第七檢察部堅持綜合運用公益訴訟和生态檢察職能,努力做到辦理一起案件、修複一片青山、治理一個領域。
閩清縣位于福州西部山區,林業資源豐富,素有“福州後花園”的美稱。少數不法分子卻将目光投向了這裡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2018年10月,韋某等5人駕車前往閩清一個村莊,持續20餘天通過鋪設捕鳥網、捕鳥發音器獵捕灰頭鹀、小鹀等國家“三有”保護動物8200隻。由于此前未有野生動物資源保護領域的生态修複案例可供借鑒,閩清縣檢察院先以非法狩獵罪對韋某等人快捕快訴,法院審理判決後,被告人獲得的最高刑期為有期徒刑二年九個月。
第七檢察部成立後,剛上任的部主任陳亨順根據福州地域特點,創新性地提出将全市劃為山區、水域、城區三個片區,每個片區由兩名檢察官對口指導。同時,陳亨順要求大家梳理近年來各片區辦理的生态環境類刑事案件,從中查找公益受損尚未恢複的案件線索。山區組辦案團隊的洪泰國發現韋某等人的行為涉嫌侵害公共利益,“我是一名老生态檢察人,對公益訴訟工作并不熟悉,但我想不論是生态檢察還是公益訴訟,都是對青山綠水的守護。韋某的行為對生态環境造成了損害,在刑事打擊之外,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增加犯罪成本。”
由于該案刑事部分已經判決,且基層院并沒有單獨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權限,經過第七檢察部檢察官聯席會議讨論後,大家認為該案是福州市首例野生動物領域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案件的公益屬性、賠償金額及下一步的生态修複方式等都沒有先例可循,應該召開公開聽證聽取意見。
2021年4月,山區組辦案團隊邀請人民監督員、相關專家等就該案進行公開聽證。會上,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教授陳世品、福州市政協委員王孟英等人發表了意見。最終,福州市檢察院決定對韋某等5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要求當事人承擔民事侵權責任。與此同時,山區組辦案團隊還指導閩清縣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就林區監管缺失等問題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最終促成閩清縣政府設立禁獵區禁獵期。
據了解,自2019年以來,第七檢察部持續加大公益訴訟和生态檢察融合力度,督促基層檢察院在辦理非法占用農用地、污染環境、盜伐、濫伐林木等刑事案件中增強審查力度,共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74件,共訴請違法行為人賠償12855萬元,均獲法院支持。
注重典型培育,“檢察藍”映襯江河湖海
第七檢察部以“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為切入點,針對沿海餐飲排污、海漂垃圾污染、盜采海砂犯罪猖獗等問題,通過“基層個案首創—市院類案完善—全市專項推廣”的工作方法,不斷提升辦案質效。
福州市長樂區曾是鄭和七下西洋的駐泊地,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海域面積約3300平方公裡,海岸線近70公裡。盛夏的長樂海濱,遊人如織,沙灘漫步、臨海小聚是最惬意的休閑。但是,餐飲污水直排入海、廚餘垃圾随意丢棄的問題也随之而來。
針對這一情況,長樂區檢察院聯合區生态環境、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調查核實。經了解,之所以形成污染,除了經營者不自覺,還有餐飲排污未納入地方排污管網等客觀原因。檢察建議發出後,相關職能部門均表示問題的解決需多家監管部門配合且資金缺口大,整改難度大。2019年7月,長樂區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第一時間将情況向第七檢察部彙報,第七檢察部海洋組辦案團隊的陳曉平多次赴實地調查。
“靠海吃海,就要保護海。長樂區檢察院就是圓桌會議制度的首發地,更應該要用好這個制度,通過分階段召開圓桌會議,整合各方力量落實檢察建議,将酒店排污納入市政管網。”在要求長樂區檢察院做好調查核實工作的基礎上,陳曉平先後三次指導他們組織生态環境、市場監管、海洋漁業、街道等部門召開圓桌會議,最終形成第三方規劃、按比例出資、分時限落實的整改方案。曆時半年,耗資近200萬元,最終有9家酒樓整改了管道,4家酒樓被依法停業,入海污染零排放的目标實現了。
第七檢察部立足福州江河湖海兼具的地理特點,将監督觸角延伸至江、河、湖等水域,通過在河長制辦公室派駐檢察聯絡室、聯絡員,共享内河保護信息。自2019年以來,他們共辦理破壞閩江流域(福州段)生态刑事案件35件,公益訴訟案件120餘件,促成拆除違法侵占河道建築物14座,清理固體廢物、生活垃圾950噸,關停整治污染企業23家,補植複綠2887畝。
靈活組建團隊,“檢察藍”穿梭樓宇巷陌
2021年初,第七檢察部收到一封特殊的來信,寫信人是一家熱心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公益組織。來信希望檢察機關運用公益訴訟職能保障殘疾人的順利出行,并附了幾張該組織負責人拍攝的照片。照片展示了無障礙環境建設存在的問題,包括城市綜合體的無障礙通道坡度不符合規範、未設置殘疾人專用洗手間、在無障礙通道放置路障等。
“如果按照最常規的處置方式,就是将這一線索按地域分給不同基層院,由每個基層院調查核實後再依法制發檢察建議。但是此類問題在五城區中普遍存在有一定共性,可否打破辦案的地域限制,組建‘市院七部城區組 鼓樓區檢察院’的臨時辦案團隊,運用檢察一體化監督,對城區内各綜合體無障礙設施開展全面的調查核實?”經過深入思考,陳亨順決定召集片區聯席會議研究,他的想法也獲得同事們的認可。
辦案團隊随即對鼓樓、台江、晉安等五個城區的數十家城市綜合體、行政服務中心、市政停車場等公共場所進行走訪,針對這些地方未設置無障礙坡道扶手、坡度設置不規範等問題進行取證。大家将收集的證據按照屬地管轄規定移送給對應的檢察院,再由受移送檢察院向地方職能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并督促履職。截至目前,五地檢察院共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29份。辦案組檢察官針對鼓樓區檢察院調查核實中發現的全市共性問題,加強與職能部門的溝通,推動市級行業主管部門開展專項治理。
第七檢察部将辦理無障礙環境專項監督工作中“一城區一專項”的辦案模式,推廣到群租房整治、公共消防通道、“福州古厝”保護等民生關切問題專項活動的辦理,由基層檢察院對類案牽頭開展調查核實,針對全市普遍性問題再由市檢察院督促行業主管部門開展專項整治,共制發相關檢察建議120餘份,推動行政機構對老舊小區消防栓缺失、城市道路“釘子陣”、施工揚塵等12個問題開展行業治理,其中鼓樓區檢察院辦理的小區電動車“飛線”充電案獲評全國檢察公益訴訟十大精品案例。
來源:檢察日報 劉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