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賈府吃飯規矩

賈府吃飯規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16:05:10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1

元春省親時規矩森嚴

鐘鳴鼎食之家必然有些規矩

現代的家庭規模越來越小,不是父母年紀實在太大,需要照顧,都不會和父母住在一起,隻有一家三口或四口的樣子。家庭裡人少,矛盾就少一點,個人的個性發展的空間會多一點。但是在古代農業社會,土地這種數量有限的生産資料都掌握在上一代人手中,家族的發展依賴勞動力的數量,所以三代人居住在一起的現象就很普遍。如此,代際之間的矛盾,同輩兄弟間的矛盾,妯娌之間的矛盾,妻妾之間的矛盾,嫡庶兄弟之間的矛盾交織在一起,倘若人們都尋求個性的發展,家族利益就沒有辦法維持了,因此,就要從家族整體利益出發,制定一些原則,來維持大家庭的運行,如此,規矩就誕生了。

《紅樓夢》一開篇,就說賈家是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家裡有三四百号人,沒有些規矩管着,确實是不成的。這些老規矩已經離我們有一百多年的曆史了,漸漸地被人遺忘,有些傳統的家族中,或許還有殘留。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賈家的那些老規矩,看看你們家族有沒有呢?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2

黛玉進賈府

晨昏定省:晚輩天天給長輩請安

《禮記·曲禮上》說:“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中國自古以來有子女早晚給父母問安的禮節,但請安禮的說法卻是自清朝始。請安禮不同于以往的問安禮,不僅僅是子女給父母請安,媳婦給公婆請安,晚輩給長輩請安,還包括奴才給主子請安,下級給上級請安這些。

《紅樓夢》第三回中,黛玉初次來到賈家時,用過晚飯後,寶玉便到了賈母處。此時寶玉穿着大紅箭袖,外罩排穗卦,足蹬朝靴,這是剛從外面回來。他回來之後,便到賈母處,“先向賈母請了安”,賈母又吩咐他:“去見你娘來。”這是遵照規矩,去給王夫人請安了。這是對祖母和母親的請安禮。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3

寶玉回來時先給賈母請安

次日起來,黛玉便去“省過賈母,因往王夫人處來。”而且還不是她自己,是“同姊妹們至王夫人處”,見王夫人正在接見來自王子騰夫人處的兩個媳婦,說話不方便,請安之後就到了寡嫂李纨房中。

第77回中,寶玉探晴雯第二天,賈政要召見寶玉,寶玉匆忙洗臉換衣,“果然賈政在那裡吃茶,十分喜悅。寶玉忙行了省晨之禮。賈環賈蘭二人也都見過寶玉。”這裡除了父親的請安禮之外,庶弟和侄子也要對寶玉行禮,這裡不寫請安,是因為賈環與寶玉是平輩,不行請安禮,隻用打橫禮,賈蘭是晚輩要行請安禮,二者并寫不能具詳,以“見過”二字概括。第24回上,寶玉給賈母請安時,遇到了給賈母請安回來的賈琏,二人正說話間,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過來對寶玉說:“請寶叔安。”這是賈芸給叔叔輩的寶玉請安,可以推知賈蘭也要對寶玉執此禮。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4

請安

第8回上有:“獨有一個買辦,名喚錢華的,因他多日未見寶玉,忙上來打千兒請安。”

第14回中有:“正鬧着,人回:“蘇州去的人昭兒來了。”鳳姐急命喚進來。昭

兒打千兒請安。”

第52回裡有:“接着又見一個小厮帶着二三十個拿掃帚簸箕的人進來,見了寶玉,都順牆垂手立住,獨那為首的小厮打千兒,請了一個安。”

這是奴才給主子請安,明确地寫着請安用的是打千兒禮,這是清朝所獨有的禮節形式。奴才給主子請安不是每天必須的,遇着了的時候行就可以了。但如果是很親近的奴才,一時不在主子跟前,還是要隔段時間給主子請安的,以保持和主子的關系。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5

請安是賈母控制賈家的有效手段

請安禮的對象發生變化後,它的作用也與之前的問安禮的作用有了分别。

請安禮是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的一種常規性禮節,子女,孫輩沒有特殊情況,是每天都要做的禮儀。這樣做不僅僅是晚輩表達對長輩的尊敬,更多的是維持封建社會的秩序。

我們之前說過,賈母很有可能隻是賈代善的嫡妻,她未必有所生育。等到賈代善去世之後,賈家的子孫就沒有一個人跟她有血緣關系了,如果僅僅是靠血緣關系來維系家族的話,那麼賈代善去世之時,就是賈家分崩離析之時。那麼依靠什麼來維系賈母的權威性呢?日日請安就是一個很好的馴服手段。從小的時候,就通過每天早晚兩次的禮儀來馴化晚輩。請安禮是晚輩對長輩單方面的義務,通過讓他們日日承擔,要他們知道要時刻記住要順從長輩。有一天不來請安就證明你懈怠了,心開始疏遠了,就該給你一些懲戒了。這樣就可以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上下關系,在實踐中,也取得頗為有效的成績。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6

王夫人日日要去賈母處請安

請安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晚輩過來給長輩行個禮那麼簡單。有些時候,長輩還會垂詢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賈政會問寶玉的書,賈母會問王夫人賈家管理的問題,萬一晚輩答不上來,或者跟其他請安者的回話有矛盾,長輩就要着手調查真相了。請安就變成了一個質詢過程。王夫人雖然實際行使榮國府的管家權,但是她最怕的就是“被老太太問出來,我沒有話回”

除了這種例行的請安之外,賈母還接受一些老嬷嬷的請安。這些老嬷嬷是之前伺候過賈母的人,如今年紀大了,解事出去,不必天天到賈母處請安。但是她們為了維系同賈家的親密關系,好從中得到好處,隔一段時間就會到賈母處請安。她們現在沒有職務在身,賈母不必要質詢她們,除了陪自己聊天、打牌消磨時光之外,她們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信息的交流。這幫老嬷嬷退休之後,沒有事情做,就是整天串聯,打探消息,以作談資。不管是榮國府裡有什麼問題,還是别人家府上有點什麼熱鬧,都不能瞞過她們的耳目,每每得了新的咨詢,她們都會借着給賈母請安的名頭,過來跟賈母傳遞消息。如此賈母就能及時掌控榮國府的動向,請安禮變成了上級控制下級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7

王熙鳳要侍膳

長輩吃飯,媳婦要侍膳,之後還要吃大家的剩飯

賈家還有一個讓現代人不能理解的規矩,就是賈母吃飯時,兒媳婦王夫人、孫媳婦王熙鳳不能吃飯,要在一旁捧飯,伺候賈母吃完飯之後,她們才能回自己家吃飯。

我們看影視劇,大家族吃飯都是全家團聚一堂,長輩入座之後,先動了筷子之後,全家人才能動筷吃飯,這樣已經是有規矩的家庭了。誰知賈家卻是賈母與衆女孩先吃,兒媳婦要等大家吃完了才吃,有時候還要吃大家的剩飯!

在第三回中,賈母處傳晚飯,丫鬟們直到“王夫人來了,方安設桌椅”,脂批:不是侍王夫人用膳,是恐使王夫人有失侍膳之禮耳。吃飯的時候,“賈珠之妻李纨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王夫人有些年紀了,端了湯意思意思,賈母就讓她坐了。迎春三姐妹過來,告了座,就直接上來吃飯了,而嫂子李纨和王熙鳳則站在案邊布菜讓菜。雖然家裡有丫頭、媳婦,但是她們并不動飯菜,隻是拿着拂塵、漱盂、巾帕站在後面。

吃完飯,丫鬟端上漱口的茶來,賈母和小姑們漱完口,賈母說:“你們去罷,讓我們自在說話兒。”王夫人便引着李、王二人去了。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8

王熙鳳吃飯時,平兒侍奉膳

她們去哪裡了呢?

第六回中有一段王熙鳳從賈母處退下來,在自己房内用餐的描寫,我們就可以知道接下來的情景了。

劉姥姥在王熙鳳房内等王熙鳳,聽着房内的自鳴鐘打了八九下,這是巳時,可見賈母用早餐是在辰時末。“隻見小丫頭們一齊亂跑,說:‘奶奶下來了。’”“又見三兩個婦人都捧着大紅油漆盒,進這邊來等候。聽得那邊說道“擺飯”,漸漸的人才散出去,隻有伺候端菜的幾個人。”王熙鳳略用了一點飯菜,就撤了席面先去。

之後薛寶钗生日宴、史湘雲開螃蟹宴、賈母兩宴大觀園都是王熙鳳在一邊侍奉,中秋夜宴,王熙鳳身體不行了,就由賈珍媳婦尤氏在邊上伺候。

這種情況大家還能接受,隻不過是晚些吃飯罷了,時間久了錯開吃飯罷了,也能習慣。可有很多時候,媳婦還要吃大家的剩飯,這就讓現代人不能接受了。

賈母愛叫人吃自己的剩飯這個習慣,大家可能是已經注意到了,宴請劉姥姥時,她吃了一個松瓤鵝油卷,隻吃了一半,就把剩下的半個給旁邊的丫頭吃了,丫頭地位低倒還罷了。在栊翠庵喝茶,自己吃了半盞的老君眉,轉手給了客人劉姥姥,叫人家嘗嘗。也是劉姥姥不講究那些,接過來就喝了,擱現在,沒有幾個人能接受的。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9

來,把啃剩的骨頭啃幹淨

第71回上,王熙鳳被婆婆邢夫人當衆搶白一通,心裡不自在,私底下哭了一通,眼睛紅紅的,被賈母瞧見,賈母便說:“我正要吃晚飯,你在這裡打發我吃,剩下的,你就和珍兒媳婦吃了。你兩個在這裡幫着兩個師傅,替我揀佛豆兒,你們也積積壽,前兒你姊妹們和寶玉都揀了,如今也叫你們揀揀,别說我偏心。”王熙鳳現在心裡不自在,賈母安慰王熙鳳的方式居然是讓王熙鳳吃自己的剩飯!也不知道王熙鳳當時是如何想的。

第75回上,賈母吃了半碗紅稻米粥就飽了,便吩咐:“将這粥送給鳳哥兒吃去,這一碗筍和這一盤風腌果子狸給颦兒、寶玉兩個吃去,那一碗肉給蘭小子吃去。”倘若她把沒有吃的菜給晚輩吃也就罷了,喝了一半的粥,即便是再高級,拿給王熙鳳吃,總覺得讓人難以接受。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10

如果把用過的首飾給别人,沒有人會拒絕,吃的就算了吧

賈母之所有有這樣的想法,大概是因為賈家每個人的份例也是有等級的,最好的食材都先供給賈母,其他人難得有機會得嘗。賈母把自己的高級食物賜給晚輩是表達對晚輩的疼愛,是難得的恩典。以前的人對于幽門螺杆菌也沒有太多的認識,對吃剩飯還沒有現在這樣計較,也覺能吃到賈母的高級食物,整個人都精神了。于是賈母才會讓媳婦們吃剩飯,而不是虐待她們。另外一方面,雖然有錢有勢的人已經不再會把自己吃過的東西賞賜給下級,但是,把自己用過的高級貨轉手送給給自己辦差的手下,以表示對他的親近這種事還是會有。貼身的東西就算了吧,奢侈品的包包、首飾、車、房子,還是有人會覺得是可以接受的。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11

賈家好齋僧布道

還有比老太太吃飯更早的

甯榮二府以賈母為尊,吃飯的時候肯定是賈母先動筷子吃,其他人才能依次用餐,可是居然還有人比賈母更早吃飯、

在第71回上,賈母過生日,正要吃晚飯,底下人卻“先擺上一桌素馔來,兩個姑子吃。”等兩位尼姑吃完了,“然後擺上葷的,賈母吃畢,擡出外間”讓尤氏和王熙鳳吃剩飯。

這是怎麼個道理?

原來是賈母要在今日齋僧積壽,這是齋僧的規矩,《地藏經》裡有這樣的話:“未齋食竟及營齋之次,米泔菜葉不棄于地,乃至諸食未獻佛僧,勿得先食。”所以賈母吃飯之前,得讓這兩位師傅先吃。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12

老嬷嬷有體面又有錢

長一輩的奴仆比晚輩的主子有體面

都說封建社會的等級森嚴,長幼尊卑分得很清楚,不能亂了規矩,可賈家有個出人意表的規矩:年高服侍過父母的家人,比年輕的主子還有體面。在賈母面前,作為孫媳婦的尤氏、鳳姐要站規矩,随時待命,不能坐下的,賴大的母親等三四個老資格的嬷嬷卻能坐在小杌子上。

這比那些暴發戶家恨不得拿着底下人當牲口使的做派,要強了不知道多少倍。雖然有主仆之别,但是地位卑微的人也曾經為這個家族的興盛做出過貢獻,他們幾十年的辛勤勞動應該得到尊重,即便是晚輩的主子也不能輕視他們。這一點是比較先進的,賈家能夠做到這一點,也是有點子大家族的氣象。

給底下人以上升的機會,隻要他們能盡忠職守,做好本職工作,積功累仁,不但自己晚年在經濟上能夠變得富裕,在社會地位上也能得到提高,甚至自己的後代也能在身份上成為自由人。讓社會資源流動起來,給底層人盼頭,不但不會破壞原有的等級秩序,反而會鞏固這種秩序。

年輕的主子,雖然出身高貴,但是自己對社會還沒有做出什麼貢獻,隻知道坐享富貴,很容易驕奢淫逸。在禮節上叫他們尊重先輩的奴才,對他們是一種提醒,現在的富貴來之不易,都是上輩子的人辛辛苦苦掙下來的,要好好珍惜。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13

襲人各種規矩記得清

供鮮

賈家還有一個規矩:供鮮,這個規矩是在第67回中出現的。

探春改革之後,把大觀園内能出息的地方都承包給了各處的嬷嬷。因事關己利,嬷嬷們做事格外上心。襲人無事,想着鳳姐身上不好,就想過去給她請安。路上遇到了看葡萄的老祝媽在拿着撣子趕叮咬葡萄的蜂子,說是葡萄被蜂子叮了整嘟噜都要爛掉。襲人告訴她一個好方法:“做些小冷布口袋兒,一嘟噜套上一個,又透風,又不遭塌。”

婆子得了計,高興得不知道說什麼好,說着就要摘葡萄給襲人嘗嘗鮮。誰知襲人卻拉下臉來說:“這那裡使得!不但沒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頭還沒有供鮮,咱們倒先吃了,你是府裡使老了的,難道連這個規矩都不懂了?”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14

吃葡萄的黃腳蜂

哦,就連個果子熟了,也是有規矩的。雖然東西不值錢,但吃的時候也要有規矩,像狼群一樣,頭一份得先給主子吃,叫供鮮。主子實際上吃不了多少,大流兒都是底下人吃了,但是供鮮就表示你心裡有主子,尊重現有的秩序,尊重主子對資源的支配權。倘若不想遵守這種規矩,那麼逐漸的,其他的規矩也就随便起來,很快這個大家族就喪失秩序了。

賈府吃飯規矩(細數賈家那些規矩)15

襲人的方法很科學

雖說襲人在沒有人的時候,還惦記着規矩,叫人覺得有些奴性。可是想想,哪個領導不喜歡這樣的人呢?要是個人在日常工作中,有這種供鮮的意識,什麼好處都先惦記着領導,也很容易得到領導的喜歡的。

第75回中,賈家還有一個類似的規矩:賈母雖不與子輩各房同桌而食,但各房吃飯之前都要把自己的菜色另做一份送來孝敬賈母,不管賈母吃不吃,就要着餐餐記着父母這個勁兒。這一次是賈赦送來的兩樣看不出什麼菜,賈政送來的是雞髓筍,王夫人送來的是椒油純齑醬。除了王夫人送的醬,其他的,賈母隻略微嘗了嘗,便叫人送回去了,說是“如今比不得在先輻辏的時光了”,“不必天天送,我想吃自然來要。”原先有錢的時候,設着些虛禮,其實也不虛,賈家重視的不是吃不吃的問題,而是這種虛禮對于思想的教化作用。正是這些虛禮的存在,才維持了賈家的運行秩序。但當賈家的财力開始衰落的時候,生存問題是最重要的,這些禮儀和規矩才顯得有些贅餘,被賈家逐一蠲免了。

随着這些虛禮的蠲免,賈家越發顯現出敗落之相,加速了衰退的速度。第72回中出現了潘又安這樣的小厮混進大觀園,與丫鬟司棋苟且的醜事;第73回又出現了嬷嬷聚賭的大亂子;第74回上王夫人和邢夫人内鬥,同意抄檢大觀園,一時間晴雯、芳官、藕官、蕊官、司棋、入畫一齊被攆,賈家竟有了大廈将傾的兆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