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作為節候甚或歲首,具有繼往開來的意義,而祭孟所表達的寓意正在于此。
這一天孟子故裡祭拜的孟子,正是被後人尊為“繼往開來”的典範。在冬至日進行傳統祭孟活動,亦有“尊古以傳承、繼往以開來”之意。每年冬至這一天,孟子故裡社會各界人士、孟氏後裔和國内外儒學人士都會齊聚孟子故裡鄒城,遵照古制、行禮如儀,在孟廟隆重舉行冬至祭孟大典。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并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民本思想”開創者,他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
據《孟氏宗譜》記載,公元前289年孟子壽終,享年84歲。孟子逝世的這一天正是冬至日,孟子故裡的鄉親悲痛之極,于是廢除慶賀冬至的儀式,這天素齋并隆重祭祀孟子也就形成了孟子故裡延續至今、獨具特色的“冬至廢禮”的習俗。
庚子年冬至祭亞聖孟子祝文
作者: 董偉
攝影:王德銀 楊媛媛
年逢庚子,歲在困敦,節屆冬至,亞聖後裔及各界士衆恭立于亞聖殿前,以少牢之禮、四佾之舞、時馐旨酒慰犒與亞聖尊前,以彰其“繼往開來”之偉功。
祝其文曰:
有夏四千歲
興替五百年
大夏遞殷商
成湯換周天
強秦并八荒
炎漢裂狄膽
大唐興盛世
皇宋立極先
其間名世者
浩瀚如雲煙
中華維道統
七篇列經傳
公去兩千秋
華夏煥新顔
儒學佐國政
民本維其前
平治安天下
斯如公斷言
天時予中國
百年之未見
士庶齊勠力
家國共一肩
中華正複興
鄒魯自唯先
伏惟尚飨
壹點号行者說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