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大天朝普通話最标準的,莫過于新聞聯播裡每天出鏡的播音員了。
有誰想說好一口能和他們相媲美的普通話,不下足功夫是不行的。
然而,你怎麼也想不到,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小鄉村,普通話就是當地的方言。
也就是說,這裡的老人小孩,不用後天刻意學習就個個能說普通話,且發音标準,吐字清晰,圓潤流暢,韻味十足,水平堪比播音員。
全中國通用的普通話,竟來自這個小山村現在,大部分人認為的普通話,就是北京人的方言,但是這個看法并不準确。北京人的普通話與新華字典裡的發音其實是有一定區别的,最明顯的就是那股 “京城味”,兒化音特别多。
而普通話最标準的發音,其實來自這個地方——與北京一山之隔的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
這還得從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起:
1953年春,灤平第四完全小學讀書的14歲同學白鳳然,突然被老師叫到辦公室,辦公室裡面坐着兩位來自北京的神秘人物。
神秘人物讓白鳳然别緊張,隻要按要求讀報紙中的一篇文章即可。白鳳然就按照平時在家裡說話的語氣,大聲朗讀起來。然後,他們又讓他讀了一篇語文課文。讀完以後,兩個神秘人物連連點頭,讀得真好啊!
接着,還有另外3名同學被請來,給神秘人物讀了幾篇文章。
除了這些同學,這兩位神秘人物,還先後在金溝屯鎮、巴克什營鎮和火鬥山鄉,找了3名村民,也是一樣的要求——說話、朗讀。
這幾個神秘人物就是中央政府政務院派來的語言專家,他們來灤平是為了考察采集取音,為制定通用語言規範收集資料。
不過,讓白鳳然他們想不到是,他們的語音竟成為日後普通話的标準發音,被大家尊稱他們為“語音七老”。
所以,灤平方言發音最接近今天普通話的标準讀音。
60年後,白鳳然又再次被選中成為語音采集對象之一,74歲的他每天淩晨在地下錄音室要錄音四個多小時。
今天,灤平人的一口“普通話”,使很多年輕人在北京及各地都做了播音、話務員工作。
看到這裡,有人會奇怪:為什麼普通話偏選灤平方言為普通話的發音基礎呢?
與外界的隔絕,讓“首都方言”得以完整保留600年前,明朝永樂時,那個從自己侄子手裡奪來的皇位的朱棣,由南京遷都北京,大批操着南京口音官員、士兵來到北京,南京口音與元朝的老北京口音慢慢融合,就形成明朝的北京話,這也是當時官話。
朱棣為了防止北方蒙古人的進攻,将古北口外的居民和軍隊全部撤回長城以内。
所以,在長城外形成了大範圍的軍事隔離無人區,而灤平就處在這個無人區的最南邊。
從此,灤平再沒有人居住,原來的方言就消失了。
清朝建立後,滿人入主北京,開始積極學習漢文化,也學說北京話,不過其中也加入了滿族語音要素。
所以,清朝的北京話實際上包括了元朝北京話、南京話及其滿族三種發音的特點,集衆家之長,這種口音當然具有優勢了。
康熙帝時,建了避暑山莊,灤平就成了北京與承德之間的重要通道。清政府鼓勵旗人建立“口外莊田”。于是,很多旗人來到肥沃的灤平,建起莊園。
畢竟是皇家莊園,豈是一般平民能随便出入的地方,再者,灤平地區交通不便,相對封閉,與外界隔絕,正是這種環境上的優勢,讓灤平人那一口純正的北京話,得以完整保存下來。
而相比北京,則因受到外來人口影響,加上清末民初的社會動蕩,經過新文化運動,北京人生活及其語言都發生變化,這時候北京話反而不如灤平口音純正了。
建國初,國家要建立一套通用語言規範體系,經深入調研,發現灤平的北京話最純正,于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灤平采音的故事了。
說到這裡,聰明讀者就明白了,所謂的普通話其實就是官話,就是中央政府所在地的語言。正如灤平的方言,正因完整保留了首都所在地——北京的語言,所以才被國家選入普通話。
那麼,如果按這個規律來算,中國古代曆朝的普通話又都是什麼呢?
中國曆朝“官方語言”的更叠中國各朝代官話多次更變,因定都、政權變遷等因素在不斷變化,都城在哪裡,哪的話就是當朝官方語言,它代表着至高無上的皇權。這也方便于各地人的互相交流溝通。
西周社會是古代中國文化制度的奠定時期,西周的首都洛陽話就成了當時的标準音。
西周先秦的“洛語”,就成官語,美其名曰“雅言”,它也是以後中國各朝代國語的基礎。
秦朝後來統一全國,具體用什麼語言無法考證,據估計就是西安一帶的關中話了,至于怎麼發音,可以參考陝西的秦腔。
劉邦推翻了秦朝,當然不能以“秦人之腔”為官話國語了,漢朝就承襲先秦時代的雅言,“洛語”是兩漢的普通話了。但可以想到,這發音一定有關中語的特點。
到了南北朝的時候,東晉遷都建康(今天的南京),承襲漢代,還以洛語為國語,洛語與中古吳語結合形成金陵雅音,又稱吳音,為南朝沿襲。
南京話就成了國語了,開始登上了曆史舞台。
到了隋唐,隋朝統一中國,定都長安,在以南京話和洛陽話雅音為基礎正音,形成長安官音——“秦音”。
唐承隋制,西安話“秦音”就是國語了。
到了宋朝,定都河南開封,與洛陽不遠,所以,國語還是“雅音”洛陽語。
元朝定都北京,定蒙古語為國語,元代的普通話恐怕是充滿蒙古味道的北京話。
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南京官話為官方的标準語。
後來,他兒子朱棣遷都北京,從此,北京話就一直成為了中國的官話了。
從整個曆史看,今天的普通話可不是現在一個地方的方言,它的發音兼有洛陽話,西安話,南京話,蒙古語,及滿語等多種語言的發音元素。
灤平的方言其實就是中國主要朝代,各地方不同官語融合而成的,所以才能被全國廣大地區人接受,因含有不同地方發音特點,也容易上口。
為什麼要講普通話的曆史?因為從中我們明白了中國的文化為什麼具有活力,能夠綿延不絕。
就單從普通話發展曆史來看,今天的普通話就是各地方語言兼容并包的結果,因吸引衆家之長,具有各地區廣泛的代表性。
整整經過了三千年,華夏各地域的人不斷摒棄地方文化不足與狹隘,不斷地吸收其他地方文化精髓,才融合成一個現在這個偉大民族。
今天,這樣的融合說起簡單,但是有誰能知道當時不同地域和文化,經曆了怎麼激烈沖突和碰撞的,也不知道經過多少血與火的洗禮……
在多災多難中,我們文化淬煉得愈加堅韌。
這樣的語言,這樣民族,能不充滿智慧和強大生命力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