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哈啰出行的遊戲

哈啰出行的遊戲

遊戲 更新时间:2024-06-28 22:34:14

哈啰出行的遊戲?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Tech星球”(ID:tech618),作者:賈甯宇,36氪經授權發布,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哈啰出行的遊戲?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哈啰出行的遊戲(哈啰出行的無邊界遊戲)1

哈啰出行的遊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Tech星球”(ID:tech618),作者:賈甯宇,36氪經授權發布。

4月24日,哈啰出行正式在美提交招股書,距離納斯達克上市僅有一步之遙。

回望哈啰單車五年多以來的發展曆程,這是一個後進者不斷殺入成熟市場,在夾縫中成長并一次次逆襲的故事。

差異化逆襲發展樣本

哈啰的故事起源于共享單車“百團大戰”的2016年。它入局時,一度占據95%市場份額的摩拜和ofo在一二線城市鏖戰正酣,讓後來者幾乎毫無可乘之機。就是在這樣看似無處下腳的競争環境中,哈啰看到了下沉市場未被滿足的巨大需求,轉而去三四線城市快速布局,以健康的方式良性擴張。

當摩拜與ofo因為過度競争兩敗俱傷,哈啰瞄準市場空當以“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殺回一二線城市,從“單車大戰”的幸存者升級為共享單車頭部品牌。在後來的共享電單車賽道上,由于政策原因,下沉市場成為了主戰場。坐擁下沉市場用戶基礎、品牌積累和運營優勢的哈啰,迅速在競争中占據了有利地位。

2018年時,滴滴在網約車市場已經一騎絕塵,然而哈啰卻看到了壟斷性市場中未被滿足的需求,全國網約車平均打車成功率僅為75%,“打車難、打車貴、選擇少”的問題并未徹底解決。尤其是滴滴順風車因為安全事故的突然下線,讓無數司機和乘客都無所适從。

2019年初哈啰火速上線了順風車業務,憑借着單車業務的市場基礎快速成長,兩年跻身行業頭部,2020年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順風車交易平台。

有了順風車業務的“偷襲”成功,哈啰2020年在“一超多強”的四輪出行市場再次出擊。它發現一線城市乘客對即時性要求更高,二線到四線乘客願意多等一會,但是享受更實惠的價格。針對市場“痛點”,哈啰選擇通過差異化策略進入網約車市場。首先選擇在二三線城市做嘗試。

在乘客端,哈啰通過高性價比吸引用戶,在司機端,将他們從“高抽傭”壓力中解放出來,在線時長和接單次數的要求更為靈活。在市場拓展上,哈啰也并未采取激進燒錢的擴張路線,而是專注在廣東市場深耕。

由此看出,這是一種獨屬于哈啰的“無邊界遊戲”。滴滴、美團等平台型公司早已習慣看準一個市場就全面all-in,短時間内通過燒錢快速占領市場,然後進行雙邊收割。哈啰則看到了這種“野蠻生長”留下的市場空隙。它總是敢于去瞄準巨頭盤踞但空間足夠大的市場,找到尚未被滿足的需求,然後通過差異化的市場策略占領一席之地。

“哈啰飛輪”如何高速轉動?

至于為何哈啰的業務版圖能順利地從兩輪擴展到四輪,并一再上演後來居上的戲碼,則可以從招股書中的兩個關鍵數字找到答案。一個數字是,有34%的用戶使用過兩種或以上的哈啰服務。另一個數字是,哈啰用戶的年平均交易金額從2017年的13.1元增長至2020年的70.6元。

透過這兩個數字,我們可以看出哈啰出行的“無邊界遊戲”之所以沒有滑向盲目擴張,除了選擇後進者策略,也是因為成功借助了“飛輪效應”,實現了業務之間的環環推進,彼此賦能。

所謂“飛輪效應”,指的是一個公司不同業務闆塊就像互相咬合的齒輪,可以彼此推動,每一次轉動都為下一次轉動提供勢能,最終“飛輪”會越轉越快,企業的價值也随之越來越大。這一概念最早被亞馬遜來诠釋自己的增長邏輯,成為這一電商帝國背後的“發動機”。亞馬遜的成功,吸引了衆多互聯網公司争相打造自己的“飛輪”,然而成功者寥寥。

哈啰兩輪業務的擴張路徑,就可視為“飛輪效應”的典型案例。當單車剛剛上線一周年,哈啰就上線了助力車業務。一年後,哈啰電動車業務上線, “哈羅單車”品牌也升級為“哈啰出行”,開始沿着共享運力做垂直業務拓展。2019年哈啰推出了換電業務,意在解決電動車主的“充電難”和“裡程焦慮”。如此眼花缭亂的操作一度備受質疑,被認為攤子鋪得太大,但如今從招股書中透露的數字,就能看出快速“落子”背後有着堅實的數據支撐。

招股書顯示,有60.5%的哈啰助力車新用戶、63.2%的哈啰電動車新用戶都來自哈啰單車服務,這幾項業務存在着強耦合的關系,共同打造出一張兩輪出行網絡,不斷提高用戶出行的便利性,每一項業務的上線都會提高其他業務的使用頻次。

今年4月7日,在哈啰電動車“新出行、真敢造”發布會上,螞蟻集團副總裁楊鵬表示:“這些年,哈啰依靠卓越的執行力以及對行業的洞察,逐漸找到了一個依靠數據驅動和精細化運營、不斷創造新的增長飛輪的模式,”這也可以印證哈啰有意追求新老業務的“飛輪效應”,打造生态閉環。

因此,相比于其他“造車新勢力”,哈啰剛剛開啟的電動車業務并非從零開始,而是受益于之前編織的兩輪業務網絡及生态閉環。

從兩輪賽道進入四輪賽道,則是“飛輪效應”的又一次示範。用戶行為數據證明兩輪業務對四輪業務有顯著的帶動作用,40.2%的哈啰順風車新交易用戶、39.9%的哈啰順風車新接單司機都來自哈啰單車。哈啰順風車之所以兩年沖到行業第二,除了直擊用戶“痛點”的差異化策略,單車業務為其提供的啟動勢能也是重要原因。

與滴滴相比,哈啰由順風車切入網約車是一次反其道而行之,就像二輪業務中的單車和助力車一樣,順風車和網約車同樣有雙向賦能的效應。2020年,哈啰出行已經完成了9450萬次順風車服務,平台已經吸引了足夠規模的司機和乘客,從順風車到網約車隻不過是出行場景的自然拓展。反過來,網約車的上線也會給哈啰順風車帶來更多的司機及乘客,提高其打開頻次,兩種出行方式實現完美互補。

從出行到生活服務的商業驗證

從哈啰在出行業務的橫向擴張來看,它每一次拓展邊界都是以用戶需求、出行場景延展為主線,每一步都有迹可循。基于從出行場景到生活服務場景的自然延伸,如果在這個市場仍有未被充分滿足的需求與機會空當,哈啰沒有理由不在其中分一杯羹。

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看似美團已經搶占了先機,然而如果從線上線下的整體視角來看,2020年本地生活服務線上滲透率僅有24.3%,需求遠未得到滿足。到2025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将從2020年的19.5萬億元人民币增長到35.3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2.6%,這片高度成長的市場仍然留給了新玩家巨大的想象空間。

以酒店服務為例,中國酒店存量市場占比80%以上,大多分布在四五線城市和一二線城市五環外,目前的連鎖品牌和OTA平台流量向頭部酒店傾斜,中小型酒店的需求遠未得到滿足。在 到店團購領域同樣如此,雖然有大平台引流加持,很多本地商戶還需要找公衆号和網紅推廣。

招股書顯示,哈啰出行年度交易用戶達1.83億,總交易次數52億次。如果放在生活服務市場的坐标中,哈啰的用戶規模已經處于第一梯隊,超過了美團的三分之一,交易次數則超過了100億單的美團外賣的一半。這意味着,哈啰已經有充分的用戶基礎和品牌勢能來進入美團的地盤。

2020年初,哈啰出行App上線了“吃喝玩樂”的本地生活服務的入口。随後,又将本地生活服務伸入到線下場景,今年初,哈啰開始小規模試水到店團購業務“哈啰生活”,并在珠海、汕頭等多個城市上線,一個月前,哈啰于近期在合肥、成都等城市推出自有品牌住宿業務“哈啰酒店”。

共享單車的突圍,讓哈啰沉澱了自己在下沉市場的打法。兩輪業務和四輪業務的相互驅動,讓哈啰積累了成功經驗。如今,哈啰試圖通過下沉市場的打法,創造在本地生活領域的“飛輪效應”。值得強調的一點是,哈啰在二輪出行領域沉澱了很強的重資産管理能力,賦予了大區經理相對靈活的決策權,這些對于開拓本地業務都相當關鍵。

一份《酒店市場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随着移動端預定方式的不斷進化,消費者越來越喜歡說走就走,當天預定成為趨勢。尤其是在東莞、中山、泉州、鄭州等二三線城市,2018年時當天預定的占比已經高達80%左右。一位酒店業人士告訴記者,大多數價格敏感性用戶,往往會在到達當天,在目的地附近選擇更具性價比的酒店入住。這意味着,在這些地方酒店預定與本地出行緊密連接,從出行切入酒店邏輯完全成立。不僅如此,在同等價位的可選範圍内,擁有品牌背書的酒店往往更容易被用戶選擇。

因此,哈啰酒店業務聚焦于二三線城市、部分四線城市優質地段核心區域,以及大學城等哈啰出行覆蓋更高的區域,服務于價格敏感型用戶。

與某些連鎖酒店品牌的模式不同,哈啰給予酒店業主非常高的自主權,不會去幹預定價,但會在定價方案、保留房的分布和活動提報等方面提供專業的建議和幫助。合肥的一位哈啰酒店業主接受采訪時透露:“清明小長假期間哈啰酒店每天滿房。假期返工後,雖然整體訂單量略有下降,但回頭客和續住訂單增量明顯。”肉眼可見的增效讓業主信心倍增。出行業務與酒店業務的協同效應正在逐漸顯現。

除酒店業務外,哈啰也在圍繞着本地生活服務其他應用場景進行摸索。隻不過,哈啰不會讓自己卷入巨頭之間的“燒錢大戰”,所有新業務都先在小範圍内進行商業模式的驗證。而且,哈啰通過多線出擊、協同作戰,一開始就布局了多組可以相互配合的“飛輪”,通過數據觀察業務之間的耦合度強弱,從而可以快速調整布局,降低試錯成本。

上市僅僅是哈啰出行征程中的一個節點,它還在繼續拓展邊界,以一種迥異于互聯網巨頭的良性方式,在更多市場上演“逆襲”的故事。

如果說前幾次哈啰出行的邊界擴展,背後的資本助力來自于阿裡,上市之後資本市場将為它提供充足的彈藥,“哈啰飛輪”的運轉速度也會進一步加快。哈啰能否在本地生活領域重演“逆襲”的傳奇,它的業務邊界究竟在哪裡?我們将持續保持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