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這是一個快被人遺忘的日子,如果不是聽到鞭炮聲,或許我也已經忘了。寒衣節,也叫祭祖節,在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它和清明節、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這個節日,曆史悠久,在《禮記·月令》中描述的周代臘祭情形中就出現過。據考證,早在周朝時,農曆十月初一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
古代的文人對這個節日也很看重,關于寒衣節的詩詞也特别多,比如唐代沈彬的《吊邊人》就有寫到:“殺聲沈後野風悲,漢月高時望不歸。白骨已枯沙上草,家人猶自寄寒衣”。
除此之外,七律·寒衣節也有記載:“從來此節無關我,今歲奈何煎碎心。十字街頭西北望,三更露下夢魂侵。星因朔氣寒椿樹,兒送棉衣并羽衾。化去紙錢時繞我,依依應是兩牽襟。
關于這一節日有很多的風俗習慣,農曆十月初一,老輩傳下來的習俗别丢,做好5件事,生活順順利利。到底是哪5件事呢?
第五:燒寒衣
提前把供品準備好,還要買一些冥币以及香箔,五色紙是不能燒的,也就是紅、黃、藍、白、黑這5種顔色,中間一般會夾一點棉花,等到中午吃完飯以後,收拾好東西,派幾個晚輩去上墳燒寒衣,年紀大的是不用去的。
第四:拜祭祖先
到了墳前,把供品擺上,點上香,然後放鞭炮,接着就開始祭拜,而且在燒寒衣的時候,一邊還要念叨一下,比如說:“某某,保佑誰誰幹嘛”,當然這些都是一些美好的寄托和願望,有的求财有的求平安,等等。
第三:吃面條
做過的傳統節日都離不開吃,這一天祭祀完以後,回家以後還要吃點面條,這個可以是荞面、筱面等,因為寒衣節到了,天氣會變得特别的寒冷,這個時候就需要吃點面條,起到暖身的作用,而且面條也好消化,能夠使得再接下來的生活中順順利利。
第二:生火
農曆的10月很多地方都已經變冷了,北方甚至還開始出現大雪,這個時候,家裡的男人們,要整理與喜愛火爐還有煙囪之類的,處理好以後,要試着生火,保證天寒地凍的時候,能夠順利取暖,過一個舒服的寒冬。
第一:放路燈
放路燈,具體的做法就是在門口路邊放置燈盞,意為為鬼魂照明,俗稱“放路燈”,當然這個很多隻是在農村流行,現在很多地方已經看不到這個風俗了。雖然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也突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
農曆十月初一,記住“寒衣節”要做5件大事,寄哀思,願一切安好。這一天被很多人給遺忘了,事實上老傳統還有很多,而且各個地方也都不太一樣,但都圍繞這幾個方面來展開。燒寒衣,祭祀,吃面,生火以及放路燈。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删改、盜用,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