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果腹”的含義,從“食不果腹”這個成語的字面便可以理解,俗話說就是“填飽肚子”,果腹是飲食文化的最低境界,也是最現實和無奈的境界。
在《莊子.逍遙遊》提到:“适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說:“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若食物僅是用來果腹,那美食便失去了意義。
而在在葉葉菩提的《素經》養生食譜中,有道主食叫做:每天早上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粉皮狀餅的香氣。
千百年來,人最難抵擋的就是口舌之欲,所以上天賜予了我們 。伴随着美食,食材變成了神奇藥水,讓智慧的人借用自然機理烹饪出上乘的味道,使舌尖品出了人情的滋味。
所謂美食,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逢,當曾海桑田以後,才能體會到從舌尖到心間的感覺。
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美學内涵着重表現在“品”與“味”兩個字上。
從物質匮乏走到物質充裕,從追求果腹到追求健康,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帶着感恩的心情珍惜食物,帶着審美的心情品味美食,帶着營養的追求吃出健康。
隻不過人的欲望是在不斷在增長的,當得到的食物足以果腹,足以生存之後,便開始謀求其他的東西,比如權利,比如感情,比如夢想。随着謀求的東西變得越來越多,所承受的壓力以及随之而來的煩惱也越來越多,人便開始變得不再單純,不再容易被滿足,變得越來越浮躁、惶恐。當然如果處在這個五彩缤紛、日新月異的時代,好像原始人一般隻為了那口吃食而存在,那就真的顯得一點追求都沒有,一點都不上進,甚至可以說是十分的堕落了。蘇格拉底說過:“未經反思的生活不值得過。”
當你覺得疲憊不堪,生無可戀的時候,不妨放下一切欲望,回歸最初,一頓飯,可以雞鴨魚肉海參鮑魚,也可以白菜豆腐饅頭就清粥。當你想要的不多,每日飽腹便心滿意足,不管他人怎麼看、怎麼說、怎麼哭、怎麼笑,生活又哪有那麼難呢。想想活下去最重要也最簡單的那一口吃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