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大家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
我們接着昨天的學習。接下來看收益和損失。
下面我們還是以2021年洋河的财務報表為例。
這個其他收益,在之前講過,是新增的内容。是指和日常活動相關的又不屬于營業收入的收益。常見的有和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或者獲得稅務局返還的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手續費。
接下來是投資收益。洋河2021年的投資收益明細。
其中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就是權益核算法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産終止确認收益:本來計劃持有收息并等待到期回本金的“癱子”,中途轉讓帶來的收益或損失。
淨敞口套期收益:反映淨敞口套期下被套期項目累計公允價值變動轉入當期損益的金額或現金流量套期儲備轉入當期損益的金額。
彙兌收益:是日常發生外币收支時,以發生時的彙率記錄外币兌換。在報表日,需要将所持外币貨币性項目按報表日彙率折算為人民币,不同時間的彙兌,因彙率不同而産生的彙兌差額,以“彙兌收益”或“彙兌損益”的名義,計入利潤表。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交易性金融資産的一個科目。
我們來看洋河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明細。
主要為交易性金融資産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計入利潤表。但其實這僅僅隻是賬面的收益變動,并不是真正發生的收入或者損失。因此稅法是不要求交稅的。
信用減值損失:按照新金融準則,減值準備的計提規則從“已發生損失法”修改為“預期信用損失法”後,原“資産減值損失”科目拆分為“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産減值損失”兩個科目。
對應的各類應收款及對外債權投資,因預期欠債信用變化而計提的減值準備,計入“信用減值損失”。其他的減值準備繼續在“資産減值損失”科目披露。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信用減值損失和壞賬準備之間的關系。
信用減值損失是指因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額而造成的損失,屬于損益類科目。壞賬準備是指企業的應收款項(含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計提的,屬于資産類科目,是備抵賬戶,在資産負債表上列示的應收賬款數據,是應收賬款賬面金額減去壞賬準備後的餘額。
不同的資産,減值準備的叫法不同,應收賬款類資産的減值準備稱為壞賬準備,也隻有在計提應收賬款類的減值準備的時候,兩者有
借:信用減值損失,
貸:壞賬準備
應收賬款轉回的時候,做以下會計分錄處理:
借:壞賬準備,
貸:信用減值損失。
所以通過洋河的2021年的信用減少損失賬戶明細,我們可以發現,信用減值損失=收回或者轉回-壞賬準備。
資産減值損失:指因資産的可回收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而造成的損失。
這個金額就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損失以負數表示。
資産處置收益:記錄原本記錄于“營業外收入”科目的資産處置利得或損失,包括處置股東資産、在建工程、生産性生物資産、無形資産、持有待售資産及負債等。
上述資産及負債既可以是公司自有的,也可以是因債務重組及非貨币資産交換活動帶來的。
好了,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了。曉華兄說,學習不怕根底淺,隻要邁步總不遲。和大家共勉。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