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東結婚風俗送親

山東結婚風俗送親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07:48:56

山東結婚風俗送親(山東舊時婚嫁禮俗之四)1

永結同心:山東一小區花轎迎親的喜慶場面

山東各地迎娶新娘過門的方式和時間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迎娶方式大體分為“迎親”“等親”“送親”三種。等親是新郎不親自前往,而派其兄弟或叔侄到新郎家迎新娘的迎娶方式。送親是男家不派人去女家,而由女家把新娘送往男家的一種婚嫁方式。等親和送親在有的地方稱為“小娶”,因其禮儀比較簡便,更适宜于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聊城、濟甯、泰安、臨沂、棗莊、淄博、濱州等地,大多采用此種形式。迎娶時間一般在中午,曲阜、泰安、博山等地在子夜。娶親的隊伍一般都比較龐大,走在最前面的是撒喜帖的,路遇橋、井、碾、磨、廟宇、拐彎處,都要貼一個喜字帖。有的地方帖上寫“青龍”,謂之“撒青龍帖”。采用送親形式的,通常由新娘的兄弟扶轎至村外。娶親的隊伍路上不能落轎,經過村鎮時要鳴鑼奏樂,吸引人們夾道觀看。舊時結婚稱為“小登科”,無功名也可官服冠戴,而且連縣太爺的官轎遇到娶親隊伍時也要讓路。娶親途中,若遇有出殡者,并不躲避,謂之“白頭到老”;若迎面遇上另一支娶親隊伍,則謂之“喜上加喜”,并且兩個新娘還要交換禮物,有的日後還當作親戚走動;但若遇上娶親隊伍與自己朝同一方向行動,則往往互相搶先,謂之“争上風”。

迎親即古時六禮中的“親迎”,是新郎親自去新娘家迎接新娘的一種迎娶方式。有的地方稱為“大娶”,禮儀複雜、隆重,多為官宦、紳士、有錢人家所用,富庶地區的一般人家也經常采用。其程序大緻如下:

婚娶之日,吹鼓手最先來到喜主家門前,用大杆号對着主家大門鼓吹一通,龍口一帶叫作“鼓門”。主家聽到号聲,即開門将吹鼓手迎至家中,吹鼓手進喜主家後再去對着洞房鼓吹一通,叫作“鼓洞房”。接下來開始奏樂。樂隊通常有粗細兩班,輪番演奏,有時還夾雜戲曲清唱。所奏樂曲及清唱戲曲要喜慶吉利或與娶親有關,如《小桃紅》《擡花轎》《百鳥朝鳳》《狀元遊街》《全家福》《全家樂》《王小趕腳》《十二表》《牛郎織女》等,切忌吹奏悲哀憂傷的曲或戲。與此同時,轎夫擡着花轎,帶着旗、鑼、傘、扇、燈籠等各種執事來到門前,幫忙的人也陸續到位。院内外早已挂紅披彩,彩棚高搭,親友如雲,一派喜氣洋洋的歡樂景象。早飯吃過喜面後,迎親的花轎便要起程。從前新郎大多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帽或者大禮帽,腳穿緞靴,胸前别着一朵大紅花(後來也有穿官服的)。迎親時一般有兩乘轎子或者一馬一轎,新郎騎馬或乘坐“官轎”,預備給新娘乘坐的轎子叫“花轎”。花轎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個父母雙全的小男孩壓轎,俗稱“壓轎童子”,或稱“壓轎孩兒”“壓轎生”;轎内還要放上一隻大公雞,轎門上貼寫有“吉星高照”字樣的紅符,執事的大扇上也要寫“小登科”字樣。一切準備就緒,新郎坐進官轎,三聲炮響,幾棒鑼鳴,粗細樂齊奏,旗鑼傘扇在前開道,一路人馬在後相随,花轎一乘随行,迎親隊伍浩浩蕩蕩去往女家。

山東結婚風俗送親(山東舊時婚嫁禮俗之四)2

德州一帶,男家要寫好迎親帖,迎親隊伍由一人肩挎紅帶持迎親帖前導,吹鼓手高奏喜慶樂曲随後,來到女家門前,在鞭炮聲中,花轎門向喜神方位落定,有人拿喜錢請壓轎孩兒下轎,執事人持“迎親帖”領新郎去會嶽翁。上轎時,新娘左手拿柽子,右手拿酒壺,懷裡揣着黃銅鏡。柽子、酒壺表示過門後勤于紡織、體貼丈夫,黃銅鏡稱“照妖鏡”,可以驅邪。

曲阜一帶,大娶一般在白天進行,男方家中大門挂彩,二門挂紅,大擺宴席。清末民初,新郎穿清制官服,後來改長袍馬褂,身披彩紅,乘官轎。棗莊一帶,迎娶時新郎有的迎至女家,有的則迎親于途中。

東明一帶,富庶的大戶人家用紅、綠兩頂轎迎親,每頂轎四個人擡。儀仗用“全羅執事”:旗12面或24面,銅鑼、大鼓各兩面,傘扇成雙,雞籠成對,三響槍三擡,吹鼓手一班,探馬一匹(家人乘坐)。此外還有随行車、馬、機動人員,以及“送客”和壓轎人員,總計不下百人。迎親時新郎帽插金花,十字披紅,坐于紅轎内領先,壓轎者(一般由新郎的弟弟或侄子充當)乘坐綠轎随後。禮炮27響後,花轎起動,鑼鼓開道,車馬随行,傘罩轎頂,扇遮轎門,24面彩旗招展,雞籠随後,鑼鼓喧天,笙樂齊鳴,非常熱鬧。農村中比較富裕的人家,大多用一頂轎迎娶,儀式要簡單一些。貧窮人家則用“不棱車”迎娶。“不棱車”因套騾馬也叫“騾馬車”或“快車”,即在太平車上面再用木棱梯和木棱枝兒(專為紮不棱車特制的一種工具)以及箔、席等物搭一個拱形的庵子,因無角無棱,故稱“不棱車”。用“不棱車”迎娶時,車裡面要坐一位老伴健在且兒女雙全俗稱“全美人”的老婆婆,叫“娶女婆”或“娶女客”。“娶女婆”去時壓車,回時陪伴新娘。同時車上還要坐一人專門“掂氈”并兼做炮手,此人手中掂着一塊紅氈,每遇村莊都要下車走在前面,遇井或廟都要用紅氈遮住,以防邪氣侵入車内,更不允許行路人順路乘車,以免不祥之人沖撞“喜星”。

龍口一帶,迎親的花轎是兩頂,而且新娘乘坐的花轎裝飾得更加華麗一些,裡面沒有童子壓轎,而是放一臉盆,盆裡有個大饽饽,上插幾朵準備給新娘上頭的紅絨花。新郎去時上轎前要咬一小口饽饽,上轎時吹鼓手先吹大杆号,然後粗細樂齊奏。前面走的是夾氈客,手拿紅氈,凡遇廟、井、橋等,均用紅氈一擋,讓花轎過去,類似撒喜帖。後面是兩面開道的大鑼以及旗、傘等儀仗,緊接着是兩乘轎子,官轎在前,有粗樂隊伴奏,花轎在後,有細樂隊伴奏,花轎兩邊由送親人扶持,以防轎夫故意颠轎,俗稱“把轎杆”,最後面是送客的轎車。迎親隊伍來到女家門前,吹鼓手要吹吹打打“鼓”門。舊時迎親的轎子在女家大門前一停落,女家便特意将大門關閉,把新郎拒之門外,名曰“憋性”。于是吹鼓手用大杆号對大門吹一通,粗細樂和大鑼吹打一陣。如此重複三遍,謂之“三吹三打”。“三吹三打”以後,女家的好事者和小孩子們便在大門口叫新郎唱歌,否則不準開門入内。這時男家的夾氈客和女家的送親客便從中替新郎周旋說情,請求放入。有的長時間不能開門進屋,新郎怕耽誤了吉日良辰,隻好唱幾個歌以滿足大家的要求。在龍口一帶,新娘上轎後,要把兩個瓷盆分别送到新郎和新娘的轎裡。新郎轎内的盆裡放一對面做的魚和兩面鏡子,象征吉慶有餘;新娘轎内的盆裡放兩個面做的桃子和兩面鏡子,象征健康長壽。另外,龍口還有新郎竊物的習俗,即在酒宴結束時,新郎要趁人不注意時偷偷地拿一隻酒盅和一雙筷子帶回去,據說如此婚後會早生忠孝之子。

膠東一些地方,新娘手中拿着小手帕,裡面包有各種花樣的面制品,還拿着鏡子、蔥等。蔥,諧音聰,到婆家後要扔到房頂上;面制品是過橋時扔到河裡敬神的;手帕則是與路遇的新娘互換的,有的還互換戒指等物。

聊城一帶,新郎大多不去迎親,隻雇一頂花轎,由壓轎童子懷抱公雞随樂隊和迎親人一道去女家娶親。條件差一點的,雇不起花轎,就用大車娶親。車上紮拱形彩棚,前頭用紅毯遮蒙,後頭用被單罩住,車前栓一隻大紅公雞,一人執鞭驅車,一人肩背“褡子”,沿途鳴炮,車内坐“娶女婆”一人,上車時攜帶“上頭盒”,内裝新娘嫁衣、冠飾等物;另有挑燈籠者四人。所有去迎娶的人員胸前以及拉車牲口的額前,都要系一紅布條,以示吉利。

鄄城一帶,男家于結婚之日前往女家迎娶。迎娶隊伍路過村莊時,村裡兒童往往設置障礙物阻擋,此時樂隊便吹奏一番,這在當地叫“查響器”。當迎娶車被女家望見時,女家擡嫁妝的開始動身(不與迎娶車相遇)。接嫁妝時男家要給擡嫁妝的封喜禮。迎娶車行至女家村西不遠處,車稍停,放炮,鳴鑼,奏樂,點燃燈籠,然後進村。至女家門口不遠處,在女家指定的地點停車。陪公和新郎下車,整衣冠。女家四名送客者恭敬地迎上前去,雙方相互作一揖,然後入客屋。新郎在客屋裡由人陪着端坐。此時臨嫁女在内院屋裡梳洗打扮,将辮子挽成發髻。娶女婆和送女婆各持兩端系有銅錢的紅線為新娘開臉,往往是橫豎比量一番,然後蓋上蒙頭紅,坐上椅子,謂之“冠戴”。新娘在鞭炮聲中由四名送客者擡送上車,叫作“發親”。娶女婆和送女婆随新娘上車,共同關照新娘。新娘上車後,新郎被人從客屋領到女家堂屋門前,鋪紅氈行跪拜禮(一揖、跪下、四叩、站起、再一揖),這叫謝擾。然後新郎在陪公關照下上車。這時,新娘弟侄往往有鬧新郎的活動。新郎上車後,女家送客者随迎娶車到男家。迎娶車在往返途中,有的新郎還特地繞道到親戚朋友家磕頭,主人設酒和糖果招待。鄄城一帶的老百姓,則多用太平車迎親,所去車輛裝飾及人員穿戴、攜帶之物等與聊城一帶相近,隻是車在進出村莊時要依“出東進西”的規矩而行。新郎在娶親車出村之後,即身着新裝,拜祖先、父母、親鄰;新娘嫁妝在迎娶當天清晨派人送往男家,途中不得與娶親車相遇,如果相遇,必須繞道而行。

費縣一帶,姑娘出嫁稱為“出門子”,嫁妝由女家派人送,往往和“出門子”同時進行。

郯城一帶,結婚之日太陽未出時,女方啟程。上轎鞭一響,新人坐在太師椅上由哥哥或者弟弟擡到轎前,新人鞋外套着哥哥或者弟弟的鞋,上轎後脫下,意思是不帶走娘家的土。新媳婦的儀仗是:最前邊一人手拿信香,緊跟着一人扛圓頂傘,後邊是四人擡的花轎。花轎轎頂正中一小孩手持荷花騎在麒麟上,寓意“麒麟送子”;轎頂四邊是八洞神仙。轎子四面的布幔上繡有花花綠綠的裝飾,稱為“轎衣”。花轎後面跟着送嫁妝的隊伍。沿途遇到橋、大樹、巨石、三岔路等,專門有一人往上面貼“青龍”帖子。每當穿過村莊或者經過村頭時,要放三聲大炮。當地傳說“青龍”能鎮邪,放炮能驅逐邪惡,并且有請人讓路,誘人看景的作用。轎邊有兩人扶着轎杆,是“穩轎”的,一般是轎内新人的哥哥、弟弟或者侄子。隊伍最後面是兩位“大客”,分别是新娘的舅父、伯父或叔父。舊時“大客”通常騎馬、毛驢或坐牛車,現在都坐面包車或轎車。如果兩家出嫁的花轎在途中相遇,就會發生“搶上”現象。一般南北道東為上,東西道北為上。隊伍接近男方家門,男家燃放爆竹,給轎夫“落轎禮”“轉轎禮”後,新人下轎。

泰安一帶,娶親是在夜間,富貴人家大娶,一般人家小娶。吉時一到,大娶的,新郎乘官轎,花轎内放一隻公雞前去迎親;小娶的,花轎裡也必須放一隻公雞,所去迎娶人員必須一同前往,不可分散而行,進至女家所在村莊後,即擊鼓鳴鑼,喜樂齊奏。女家有的将迎親者迎進家去,有的則任其在門外等候。新娘手裡要拿手帕、小鏡子等物品,懷中要揣一些手帕、制錢等,手帕是準備路遇娶親的花轎時,作為與對方交換的禮物,制錢則是過河、廟等時扔出來敬神用的。

鄒城一帶,結婚時男家五服以内全到主家喝喜酒,稱“大蓋鍋”。迎親人員及家人胸前皆系一紅布條。早飯要速速吃過,稱“待内場”。飯後新郎即着新裝,戴禮帽,披紅插花,乘坐綠網官轎或騎馬,後跟繡花紅轎,内有“壓轎童子”,并放一隻大紅公雞,然後旗鑼傘扇,鼓樂齊鳴,去向女家迎娶。有的新郎到新娘閨房隔簾行禮,送女客代為還禮;有的新郎與新娘隔簾冠笄。新娘由其兄弟用圈椅擡出、背出或抱出閨房,送入轎内,意思是腳不沾娘家的土。

膠南、日照一帶,新娘由“嫁女客”攙扶,踏紅氈或花席入轎,若遇雨天,必由其兄或弟背入轎中。臨上轎前,母女分離,難免要哭上一場。新娘口裡要含一口飯,或者含一口寬心面,吐半口,留半口。據說吐的多了娘家富,留的多了娘家窮,另半口則主婆家的窮富,這往往令新娘左右為難,吐多也不是,吐少也不是。有的地方新娘這時要從其母親兜裡抓一把錢,抓多抓少的意思與吐飯一樣,抓的少了娘家富,抓的多了婆家富;也有以糧食代替錢的。

博山一帶,新娘是被“搶”上車或轎的。結婚之日,新郎帶車或轎,帶着一幫人到女家去“搶親”,新娘的兄弟背着她跑,伴娘在後面衛護,新郎則帶人追趕,經過一番象征性的争奪後,才把新娘請上轎子。

臨朐一帶,新娘的弟弟妹妹們去給新娘送水,也稱“送湯”,是新娘臨出嫁之前享受的最後一次含有手足之情的伺候。有的是新娘的母親或其兄嫂将一瓢水潑在門外,據說是表示嫁出去的女兒像潑出去的水一樣,再也收不回來了,其中蘊含着母女憐惜之情。

微山湖一帶,娶親之日清晨由兩個小夥子撐着紮挂得紅紅火火的迎親船,朝女家船駛去。迎親船雙篙雙槳,篙梢纏裹紅綢。新郎穿着一新,立于船頭,另有兩個男青年或挑了大紅燈籠,或手執馬燈立于兩側。船艙中,兩位“全美人”接親婆懷裡抱着催妝衣,腳邊籃子裡放着一公一母兩隻長命雞,籃子用紅布罩着。到女方船邊,接親婆上到女家船給新娘子穿新衣。新娘打扮停當,出艙到艄頭,新郎和同來的男青年此時也上到女家船上。女家先招待接親人吃早點,然後新郎新娘同喝“離娘面”,新郎要喝出聲響來,道是“喝得響,過得高”。同時,把陪送嫁妝連同用一托闆托着的一把面條、兩棵蔥、兩套碗筷送上迎親船。兩個接親的小夥子,在女方船上點燃用稈草紮制的火把,先上到迎親船上;把長命雞抱到女方船上,抓一把麸子、高粱喂喂,然後挎回迎親船。新郎、新娘披紅戴花,手拉着手踏上迎親船,後邊一小夥子打着一紅一綠兩把傘,罩在新人頭上,到了男家船邊,先用火把燎船頭,然後新娘邁火把而過,将火把投入湖中。新郎新娘在船頭撚香磕頭,喝“交心酒”,“新媳婦沾一沾,新女婿喝個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