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是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八年(634年)為其父李淵避暑而修建,原名“永安宮”,又名“蓬萊宮”,位于唐長安城東北角禁苑内的龍首原上。唐高宗李治龍朔二年(662年)對大明宮進行修葺擴大,次年皇宮由太乙宮遷至大明宮。大明宮平面呈南北長方形,四面宮城總長7679米,面積約3.5平方千米,是北京明清紫禁城的4.5倍,法國凡爾賽宮的3倍,俄國克裡姆林的13倍,是盛唐期間全世界最輝煌的宮殿群。唐代21位皇帝中,先後有17位帝王(太宗、高宗、武則天、玄宗、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曾在此理政長達200多年,對後世和外國産生了重要影響。現已探明的殿台樓亭等遺址有40餘處。大明宮南部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為中心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為太液池。
大明宮遺址公園除了小部分核心景區收費,多數地方是免費的公園。它的最南端離老火車站很近,真是一個開闊的,鬧中取靜的地方。以前來過幾次,這次趁天氣好,再來走路、吹風、懷古。
吹着風,從曾經宮殿的地基上慢慢走過。
面積很大,遊覽部分免費區域,已經覺得很累了。
塵歸塵,土歸土。舊時的皇延宮院,現在的百姓公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