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化賦能鄉村建設

文化賦能鄉村建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21:15:07

作者:劉琪(昆明理工大學講師)

茂林修竹、曲水流觞、阡陌稻田、古樹老宅……每個中國人的心裡,都裝着一個“田園夢”。因此,在很多人奔赴城市尋求機遇的當下,也有不少人“逆流而動”,重回鄉村,希望過上“暧暧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的田園生活。

随着脫貧攻堅的如期實現以及鄉村振興的全面展開,城鄉差距逐漸縮小,在物質生活上,農村開始向城市看齊。如今的城鄉差距,很大程度體現在文化藝術建設上。如何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文化藝術的作用,讓鄉村從富起來到美起來、雅起來,增強鄉村審美韻味、文化品位,滿足鄉村群衆高品質的生活需要,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課題。

把鄉村變為藝術空間,将田野化為畫布舞台

審美是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題中之義。以美學理念為指導,以藝術設計為手段,将美學融入鄉村空間設計是提升鄉村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比如,河南省修武縣利用農村閑置空間,打造出一批村級鄉村美學綜合體,并以該綜合體為依托,開展社會服務。修武縣秦廠村的美學綜合體,由國際知名設計師團隊設計,在保留“鄉愁”的同時,運用藝術手法将紅色文化元素融入建築設計,如今已成為當地有名的網紅打卡地,村裡很多年輕人結婚都選擇在那裡舉辦婚禮。

文化賦能鄉村建設(喚醒沉睡的鄉村之美)1

被藝術家重新裝扮過的農村老房子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庭攝/光明圖片

人的氣質模樣各不相同,村莊也是。藝術介入鄉村空間設計,一定要尊重不同村莊的曆史文化、自然條件、村民需求,選擇最合适的藝術語言,堅持“一村一品、一品一韻”,力求讓每個村莊、每幢建築都成為一道藝術風景。

江南鄉村,小橋流水,修篁遍地,莺歌婉轉,就像一個溫婉柔美的姑娘。那麼,白牆黛瓦的徽派建築,可能就是當地比較好的選擇。因為徽派建築風格質樸淡雅,黛瓦與白牆相互映襯,如姑娘的明眸皓齒,在婉轉顧盼間,能盡顯江南水鄉的靈動韻緻。而黃土高原上,溝壑縱橫,植被稀疏,幹旱少雨,在那裡的農村搞藝術鄉建,因地制宜,修建窯洞,遠比開挖池塘更能彰顯當地的文化和特色,也更能滿足當地村民的生活需求。

藝術鄉建,把鄉村變為藝術空間,将田野化為畫布和舞台。通過把傳統鄉村的生活方式與現代美學理念相結合,藝術鄉建不僅為鄉村“美了容”,還打造出新的生活生産場景。比如,很多“美容”後的鄉村,成功“吸粉”,成為網紅,順勢發展起旅遊業。

激活沉睡的鄉村文化資源,将其變成鄉村發展的資産

藝術鄉建的作用,不僅在于給鄉村“美容”,還在于激活沉睡的鄉村文化資源,将其變成鄉村發展的資産。在這方面,非遺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誕生于農耕文明時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曆史積澱的産物,也是鄉村特色文化最直接的體現。數據顯示,我國73%以上的非遺項目保存在傳統鄉村,比如版畫、剪紙、泥塑等。由于跟現代生活和現代審美脫節,不少非遺面臨傳承危機。

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藝術家、設計師的到來,為非遺産品帶來更具現代美感的造型,賦予其貼近現代人生活需求的功能,讓不少非遺不但“活”了起來,也“火”了起來。借助非遺資源,很多鄉村的内生動力被激發出來,找到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文化賦能鄉村建設(喚醒沉睡的鄉村之美)2

多彩牆繪藝術畫扮靓鄉村 新華社發

比如,浙江天台的靈溪村,依托非遺資源發展藝術鄉建,打造出集“逛千年古村,練奚家長拳,鬧狀元遊街,吃三尺垂面”為一體的特色鄉村度假體驗地,展示了千年古村的文化魅力,呈現出文化創意引導古村落改造、以鄉愁文化引領旅遊發展的新氣象。還有廣西桂林雙譚村桂林漆器傳承人王伯楊,他成立非遺傳承鄉村振興基地,研發出桂林柚罐等一系列文創産品,形成了一條以柚罐為核心的文創産業鍊。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全國各地已設立非遺工坊2500餘家,其中1400餘家設立在脫貧縣。這些非遺工坊,在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藝術鄉建在非遺領域的實踐,打通了鄉村文化精神體系與鄉村文化産業體系的壁壘,既為鄉村非遺傳承探索出新的路徑,也通過調動鄉村群衆參與非遺産品的設計、生産,喚醒了他們内心深處的審美意識。

調動村民參與藝術鄉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村民是鄉村的主體。藝術鄉建的落腳點是一個個具體的人,最終目的是增強村民的文化自覺,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打造一支生機勃發的鄉土人才生力軍,激發鄉村發展的内在活力。為此,必須調動村民們參與藝術鄉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這方面,浙江省甯海縣葛家村的藝術鄉建案例提供了示範樣本。在葛家村,藝術鄉建的行動者們,對養花、釀酒、劈竹、砌石等被村民忽視的技藝進行重新設計,并結合村民各自的需求和條件,對他們進行技藝培訓。

文化賦能鄉村建設(喚醒沉睡的鄉村之美)3

鄉村博物館留住農村文化記憶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庭攝/光明圖片

依靠重新設計的技藝,開過縫衣店的村民袁小仙成為“粉小仙手工藝館”的布藝藝術家;會挖竹筍的村民葛國青現在是竹藝藝術家;泥瓦匠葛萬成功将自家小院改造成仙絨美術館并當上館長。經過藝術家與村民們的共同努力,往日那些村民眼中一文不值的在地資源被一一發現,鄉土文化體系逐漸得以形塑。村民們不僅收獲了個人潛能創造的紅利,而且重新認識了鄉村,認識了自己,文化自信得到明顯增強。

藝術鄉建重在鄉村資源挖掘與價值轉化。上述藝術鄉建案例,在處理藝術實踐與空間設計、藝術成果與産業共創、藝術思維與主體共生三種關系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值得學習借鑒。最後需要強調的是,藝術家對鄉村問題的關切,既不能偏離藝術家的創造力,也不能割裂鄉村的生産生活,更不能消解村民的主體地位。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05日 05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