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加入購物車現在已是電商産品的标配,隻要是電商産品,都在自己的APP上都加上了購物車功能。
我們還原一下我們生活中逛超市的場景:
一進超市的入口,首先是找一個購物車或者購物的籃子,然後開始按照自己的路線開始逛。(這個逛的路線是超市精心為用戶設計的,确保你購買的過程中能盡可能的逛到用戶需要買,想買且利潤相對靠譜,購買頻次高的商品品類)
一路逛過來,買一些必備的蔬菜,水果等消耗品。看到冷凍區商品打折,看看有沒有自己想買的三文魚有無特價,有就也放進購物籃子裡。繼續走,看到花車特價,翻一翻,什麼蛋糕,餅幹好像也可以屯一點,買買買。繼續逛着,左翻翻右瞧瞧,有什麼質量不錯的入的了眼價格又合适的商品就放進去。
排隊結賬中,發現自己的購物車裡好像有一些商品不是特别需要,或者有些超出預算,或者忽然想起家裡還有,拿出來,不結算。到自己結賬了,看到結帳區有一盒口香糖,順便也拿一盒,随身帶着。
日常的購物車的使用流程還原基本如上,從消費者一進門到結賬出門,購物車一直在消費者身邊,深度參與了購物的整個流程。
在電商産品中,購物車的功能與現實生活中很類似。
購物車的收藏是帶着購買預期的收藏,而本身的收藏功能就是喜歡所以收集商品,暫時并沒有購買的計劃。
不知現在本身産品購物車與收藏功能用戶的使用數,所以無法做出判斷。就個人體驗而言,我用各種電商産品的購物車比收藏功能次數要多。
(1)比價
同一商品不同商家提供的價格不同。用戶同時添加在購物車對比,同一商品,挑選最低價的購買。
(2)對比商家
同一商品,價格差不多,對比商家的好評維度,哪個商家的好評多,目标商品賣的多,就買哪家
購物車的存在隐含着用戶一次性買單消費的暗示,且這種暗示已經潛移默化的内化成消費者共同的認知。我們在購物車中呈現的商品别表,有什麼優惠信息都可以及時推送給用戶。
(1)單品促銷
單品降價了,可以直接在購物車的商品單品裡呈現,刺激用戶消費。
(2)組合促銷
例如滿200減20,可跨店。都是屬于這種促銷,也會刺激用戶消費。提高消費者的消費單價。
(3)店鋪促銷
例如淘寶的店鋪領券。一般都是滿60包郵,而當前用戶放在購物車準備購買的商品價格才49,促進用戶領券再次挑選本店商品湊單購買,提高用戶的消費單價。
(4)幫助用戶下購買決策
庫存緊張這樣的字眼在購物車列表的單條商品中出現,也能幫助用戶下購買的決定。
(5)當購物車的商品失效的情況下(庫存不足/商家進行了調整)推薦類似的商品鍊接,幫助用戶快速找到相似商品且刺激用戶下購買的決定。
每個人的消費喜好是不一樣的,從人口基本屬性來說,女人喜歡買衣服鞋子,男人喜歡買電子商品等等,性别不同,産品給用戶推送的商品内容不一樣。購物車的商品基本都是消費者自己心儀且有購買打算的商品,經過時間沉澱,每個人的購物喜好基本可以推算出來,以此為基礎來做商品的推送,更加精準,促進消費者買單。例如現在的“猜你喜歡”這個欄目,完全是根據自己最近浏覽的商品,放進購物車的商品進行的推送。
在PC端,有四種情況:
用戶未登錄的情況下難以實現數據一緻的根源在于,目前為止沒有安全可靠的辦法獲取設備唯一标識。如果将來如果有技術解決這個問題,用戶在同一個設備中裝多個浏覽器都能保證數據一緻。
這裡帶出的一個問題是登錄是否需要前置的問題。
筆者私以為,PC端京東的體驗比較好!
(圖為未登錄狀态下添加商品到購物車)
可以将心儀的商品添加到購物車,在未登錄的狀态下,還可以對購物車的商品進行删除操作。除非要進行删除後續動作,例如移動我的關注才需要用戶進行登錄或者注冊。
(圖為網易嚴選商品詳情局部)
(圖為京東商品詳情局部)
(圖為淘寶商品詳情局部)
筆者對比了亞馬遜,京東,淘寶,網易嚴選和小米有品,發現除了京東,其他的電商平台都是立即購買與加入購物車同時出現。
還原用戶使用流程:
用戶點擊加入購物車,依然可以去逛其他的商品,等逛得差不多了點擊購物車查看都有些什麼商品在購物車裡,然後在對比,看看哪些符合預期是自己得心頭好,怎樣的購買方式更劃算,在發生購買結算行為。
場景模拟還原:
(1)用戶會在什麼場景下嘗試直接購買呢?
(2)用戶在什麼場景下會添加購物車呢?
有一種說法是商業模式的不同決定了購物方式的不同,所以京東B2C就支持用戶加入購物車,多種商品一次性付款,幫助用戶節省運費以及獲得更多折扣等。筆者認為這隻是早期京東的一個産品設計架構的延續,現在的京東更多的是商家入駐提供豐富多樣的商品,所以未來肯定還是會加上立即購買的button,方便用戶能快速搶到自己心儀的産品,畢竟立即購買的路徑更短嘛。
那什麼情況下隻用“立即購買”比較合适呢?
筆者認為,類似于機票,酒店這樣的一次性購買産品比較适合立即購買,不加入購物車,還有那種家庭大宗商品,例如中央空調年終大放價,有時間期限的特價,可以直接隻放一個“立即購買”,幫助用戶下定購買的決策。
而且在表達“立即購買”的文案上也可以更加情景化。
(圖為去哪兒機票預訂截圖)
(圖為去哪兒網酒店預訂頁面)
還有類似于保險,企業服務,旅遊産品等。都适合隻放一個“搶購”這樣的按鈕幫助用戶購下購買決策。
以此類推還可以推出其他消費場景:衆籌/獻愛心/搶購特價商品等。
總結:分場景去設計功能按鈕,而不能簡單的一刀切。
兩種方式的主要區别:鼓勵客戶盡快去結賬還是鼓勵客戶繼續購買
回顧一下電商産品為什麼要做購物車的目的:
購物車承載在這麼重要的一個願景,那在購物車商品呈現上要多挖掘用戶内心的小九九……
購物車的商品排序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事情,影響商品排序的有:
以京東的購物車為例,用戶點擊購物車,默認全選,計算全部應付金額。
那這裡的設計就需要注意到多元素:
首先,商品本身的屬性信息呈現與庫存狀态,例如數量,顔色,尺碼,材質選擇,碼數等,與之匹配的庫存狀态的匹配和呈現。
其次,商品的促銷信息設計;
如圖所示,筆者收集了一些市面上的銷售玩法,不詳盡的地方,歡迎指正。
那具體的排序就要看公司當前的需要了
例如:京東,打開購物車,同一時間有添加京東自營的商品到購物車,默認都是排在第一位;默認排序按照時間添加;商品庫存狀态出現異常(無庫存)則默認排在後面。同一時間添加,出現更大優惠的商品往前排。
用戶其實并不關心排序,他隻關心自己放在購物車的東西閑暇的時候看一眼,心儀的産品降價了,買買買,自己喜歡的商品庫存緊張了,趕緊下單買買買,跨店有活動了,湊單買買買,商品有團購價了,呼朋喚友買買買。
電商産品隻要有購物車功能,那麼牽涉到的其他的功能模塊有:
這裡筆者隻是列出來,在進行産品設計的時候會涉及其他哪些模塊,具體設計不呈現。
筆者要反推的是小米搜索商品–浏覽–添加購物車這個流程:
測試環境:Android 6.0.1
手機:OPPO R9S Plus
有米有品版本号:2.2.3.126
先梳理下購物車的思維導圖:
再梳理添加購物車的流程:
倘若是直接浏覽,則流程很短相對會短一點。
不過我們設定的流程是搜索商品–添加購物車,所以這裡不展示浏覽商品–添加購物車的流程圖。
還原頁面流程圖:
(頁面流程圖)
如此,開始進入還原産品原型階段:
(産品原型全圖)
來看下細節:
(後續圖片見大圖)
從購物車添加這裡走了一遍購買流程。
以上,便是還原小米有品搜索–添加購物車–以及購買的頁面還原。
筆者梳理從購物車添加這裡走了一遍購買流程:
小米有品做的很舒适的一點就是APP産品的登錄後置。反推用戶使用場景:
在電梯裡面看到小米有品的廣告,正好是自己想買的秋季産品,掃碼下載一個,找到目标商品,添加購物車,這個時候才提示用戶要登錄。并非有明确目标的購買商品,所以這個時候,弱化登錄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産生添加購物車動作的時候才進行登錄的指引,相對于用戶一下載APP就讓用戶注冊/登錄的做法來說,沒有那麼強勢,體驗更加自然。
小米有品在添加購物車這個動作中,當需要選擇商品參數的時候,給了用戶一個更多的選項。筆者覺得會讓添加購物車這個動作給用戶一種變得冗長得感覺。推測出發點是為了促進用戶得購買,倘若能得到内部在此步驟購買轉化的數據,才能得出更加準确得是否需要在此界面添加“購買”按鈕。
小米有品的手機APP登錄是後置的,且能很好的保存未登錄狀态下放入購物車的商品。但是小米有品的PC端添加商品到購物車這裡登錄前置。這裡可以參考京東PC端做法,支持未登錄情況下添加商品到購物車,且支持删除,體驗更順暢。
可能與小米有品是個新産品有很大的關系,所以他的促銷方式比較局限。更多的是單品促銷。
以上,歡迎批評指正。
本文由 @ 一個APP的誕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 ,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