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楊學榮 文/圖
豆漿。
豆腐肉丸。
晉家豆腐坊。
豆腐做的菜。
古井。
夏日的午後,我們在僻靜的村巷裡找到名氣很大的晉家豆腐坊,店裡生意很好,店裡店外布置得幹淨整潔、緊湊合理,很有農家風味。我們一路尋來就是為了吃他家的特色美食,軟糯可口、鮮香無比的豆腐肉丸,外皮酥脆、内裡嫩滑的瓦片臭豆腐,焦黃多汁、酥中帶軟的黃焖油豆腐,新鮮出爐、熱氣騰騰的現點豆花,還有桌子上那壺原汁原味的免費豆漿……這裡的每一道菜都是家常菜,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家”的味道。
昆明市呈貢區七步場社區距離昆明主城區30公裡,這裡是滇池邊做豆腐年代最久遠的村莊,古名“渠蔔場”,彜族話原意為“産稻谷的壩”,後因諧音而得名“七步場”。據《昆明市地名志》記載:“渠蔔場建于元代。鄉從村名。别名豐樂村,清初有大、小二塘,水利條件較好,取名豐收快樂之意。”相傳明洪武年間,此地為名将傅友德屯兵之所,軍中有江南兵卒會做豆腐,引得村民紛紛效仿,延續至今,由此推斷,七步場做豆腐已有600多年的曆史。在過去的幾百年間,七步場為昆明人的餐桌提供了不計其數的優質豆腐,這些獨具特色的豆腐深深存在于老昆明人的記憶深處。
清朝康熙年間,傳說康熙帝品嘗七步場的豆腐後大喜,将七步場王忠家的臭豆腐賜名為“青方臭豆腐”,列為禦膳坊小菜之一,還賞賜王忠敬(晉)榮之名,于是呈貢便有了一種專門用于進貢的“晉氏臭豆腐”。
随着時代的進步,工業化生産方式逐漸替代了手工加工,許多傳統工藝已經消失或瀕臨消失,但七步場人以一種樸素的口口相傳的方式,讓傳統的豆腐制作工藝得以傳承。直到今天,七步場人依然保持着幾百年前傳統的純手工制作豆腐的工藝。
在這裡,黃豆經篩選、脫殼、浸泡、磨漿、過濾、煮漿、點漿、成形、劃塊、發酵十道工藝制作成豆腐,每一道工藝都融入悠久的曆史底蘊。在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這裡的每一份傳統手工豆腐都因飽含時間的厚度與生活的溫度,更顯得珍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