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5 17:19:57

前面我跟大家介紹過四書五經,在儒家《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這四本書中,相對來說,《大學》的義理算是最淺的,屬于儒家的“入門教材”,被稱之為“初學入德之門也”。

《大學》在第一章,就明确确定了儒家的“三大綱領”和“八大條目”,我們把它簡稱為“三綱八目”。

《大學》的第一段,我們都很熟悉。很多孩子都會背,張口就來。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友說國學第11集克己複禮)1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段話,說的就是“三綱”。“三綱”指的是:明明德、新民和止于至善。

這一段後面還有一段話,是說的 “八目”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 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段話翻過來、倒過去說了兩遍。正着說一遍,反着又說了一遍。但道理是一樣的,說的都是“八目”的内容。

所謂“八目”,是指如何才能完成“明明德、新民和止于至善”這三大綱領、最後實現“止于至善”的終極目标的具體方法。這八個條目分别是: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和平天下。這八個條目裡,修身是最根本的一條,因為《大學》說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友說國學第11集克己複禮)2

之前我也說過,三綱八目歸納起來,隻有四個字,叫“克己複禮”。

什麼是克己,什麼是複禮呢?

我們可以把八個條目分開來理解。從格物、緻知、意誠,到心正,這四個條目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修身。

《大學》給出的邏輯是:一個人要想修好身,必先正其心(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态度和思想);想要正其心,必先誠其意(誠意指的是不自欺,不能“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想要誠其意,必須緻其知,想要緻其知,必先格物。所謂的格物緻知,指的是在獲取知識時,必須要抱着一顆探赜索隐、鈎深緻遠的求索之心,窮盡物理、探尋真相,做學問和做人做事一樣,都不能淺嘗辄止,不求甚解。

你隻有獲取了正确的知識,才能真正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樣才能讓我們達到意念專一、思想純淨的境界,這就叫意誠和心正。

隻有當一個人在: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又思想純淨的狀态下,才有可能達到儒家追求的所謂“内聖外王”的水準和境界,這就是儒家為什麼如此重視“修身”的原因。

完成修身之後,又幹什麼?在這個問題上,儒家和道家的區别在于:道家修行的目的,是成就小我,然後避世歸隐。像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就有明顯的道家避世思想。“歸去來兮,田園将蕪胡不歸”?他不為五鬥米折腰,“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自得其樂、樂在其中。所以,道家思想是出世的。但儒家是入世的,儒家和道家目标不同、修行的目的地不一樣,這是儒家和道家最大的區别。

所以,儒家認為修身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要去齊家、治國和平定天下。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友說國學第11集克己複禮)3

修身、齊家、治國和平天下的方法,孔子給出的答案是:推行并恢複周朝“禮制天下”的策略,這就是“複禮”。

齊家的“家”、儒家這裡所說的“家”,不是指我們自己的小家庭。這個“家”,對應的是諸侯國君的下屬單位。

當時周天子管理的疆域,叫“天下”。儒家是沒有宇宙觀的,他們認為天圓地方。天似穹廬,籠罩四野。像一口鍋一樣的是天,天下面的是大地,地是王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上的事情,由老天爺、天神在管理。天下的事情,由老天爺派他的兒子在管理。因為他是老天爺的兒子,所以叫做“天子”。

就算周天子真是老天爺的兒子,他一個人也管不了這麼大的天下呀。怎麼辦呢?天子很聰明,他把天下分割成若幹個封地,再把這些封地,分給有功勞、或者有血緣關系的人,讓他們去管理。這個封地,在當時叫做國、封國。

每個封國都有天子指派的領導人,這個領導人叫做國君。所有的國君加在一起,統稱叫諸侯。

每塊封地隻有一個最高行政長官:國君。

國君隻有一個人,他也管不了封國裡的那麼多的事。于是,國君也效仿天子,把自己的封地,又分成若幹個更小的區域,設立了二級單位,這個二級單位,當時稱為“家”。

所以,國和家的概念是不一樣的。當時的諸侯國,相當于現在的省,“家”的面積大小不一樣,大一點大概相當于現在的縣、市,小一點的,也就隻有現在的鄉或者村、鎮這麼大。

管理天下的人叫天子,管理封國的人叫國君,管理家的人叫“大夫”,協助大夫的叫“士”,士大夫共同管理封國裡的子民,也就是百姓。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友說國學第11集克己複禮)4

所以,儒家強調的“修身”對象,主要是針對士大夫以上級别的人講的。儒家認為,上至天子國君,下到士大夫。都要以修身為已任,做到以身作則、事必躬親、率先垂範、堪當楷模。因為如果每一個領導人都能做成修身成仁,則一人興仁,一家興仁。“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這樣一來,則天下可治矣。相反,“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如果一個領導人沒做好,甚至成為負面典型,這個國家就亂了,根本沒辦法治理。

這就是儒家“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的仁愛思想和仁政理念。

那麼,怎樣做才能達到儒家所說的“修身成仁”的境界呢?

關于這個問題,孔子的學生顔回曾經問過孔子“什麼是仁”。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友說國學第11集克己複禮)5

孔子說:“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意思是:“仁,就是要經常約束自己、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要嚴格地用禮的标準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舉止全都符合“禮制”。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就達到仁的境界了”。孔子說,“這是要靠每個人自己去努力的,别人是幫不了你的。”

顔回又問:具體應當如何去做呢?

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不符合禮制的事,不要去看;不符合禮制的言論,不要去聽;不符合禮制的話,不要去說;不符合禮制的事,不要去做。

顔回很聽話,是個老實人,他說:“我顔回雖然不夠聰明,但我一定按照老師您說的去做。”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友說國學第11集克己複禮)6

克己複禮,被稱為孔門儒家的“切要之言”。所謂切要之言,是說孔子把“克己複禮”這四個字看得很重,認為這是一個人修身最緊要、也是最切實的方法。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

克己複禮的“克”,是克制的意思,也有“戰勝自己”的含義。

王陽明有句名言:“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他說的“去心中賊”,指的就是克制、戰勝自己的私欲。

朱熹把孔子 “克己複禮”的理論進一步做了注解和完善。他是最早把“克己”解釋成“戰勝自我私欲”的人。

複禮的“禮”,我們前面講了很多。因為在孔子的工具箱裡,“禮”是他最專業、也是最拿手的工具。儒家有一句話,“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意思是如果當官的犯了罪,不應該走司法程序,更不能對他動用司法手段,讓他自己去請罪就可以了。這叫“刑不上大夫”。

而“禮不下庶人”,是說“禮制”是王公貴族們專用的幹部待遇,和老百姓沒有半毛錢關系。禮是他們的特權,百姓不僅得不到,還必須高度自覺去維持王公貴族們的這種特權,保障他們應有的享受。

這就是孔子終生追求的,也是他一直在為既得利益群體維護的、等級權利、和待遇規格。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友說國學第11集克己複禮)7

朱熹是南宋人,南宋與大周朝相隔了1千4、500年。宋朝的時空條件和政治環境都和大周朝無法相比。因此,孔子所倡導的“周禮治國”也就不合時宜了。

朱熹與時俱進,把“複禮”的“禮”, 進行了進一步完善和拓展,把原先的“周禮”、禮制和行為禮節,變成了他所說的“理學”。

朱熹理學認為,儒家的“禮”,代表的是天理。即使孔子倡導的“仁”,在朱熹看來:仁,無非也是天理

所以,朱熹把孔子的“禮制”,演變拓展到為“天理”。把 孔子的“克己複禮”,也演變成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欲”。

他認為,包括每個人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世在内,都應當把遵循天理,做為君子“修身”時、首當其沖的第一要務。

朱熹說:遵循天理、回歸天理,戰勝自己、克制私欲。隻有“存天理、滅人欲”,才能安身立命、修身成仁。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友說國學第11集克己複禮)8

當然,孔子所說的“以禮治國”的“禮”,才是儒家的原始思想。

孔子曾經總結過自己一生所推行的理論,用他的話來說,叫“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孔子認為,像周公當年所設計的這套“周禮”,是最完美的治國之道。孔子所做的事情,不過是在替古人、替周公做記錄官和推銷員而已。

在原始的《周禮》中,當然也包括最基本的人際交往之禮,比如在《論語》中,孔子說,君子要“食不語,寝不言”;參加宴請時“席不正,不坐”等等,都是指人際交往、日常行事的禮節、規矩。

這些規矩,這對後世的影響特别巨大,中國也因此被稱為“禮儀之邦”。

不過,有些禮節、規矩就太過分了。

比如,孔子就曾經稱贊過自己的嬸嬸是個“知禮”的人。孔子嬸嬸是個寡婦,丈夫先死了,後來兒子也死了。但她哭老公和哭兒子不放在一起哭,哭也要按規矩來,她上午哭丈夫,傍晚才哭兒子,不亂哭。孔子說,這樣哭,才符合禮制。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友說國學第11集克己複禮)9

在所有的禮節規矩中,最讓後人垢病的,大概就是“三從四德”吧。

三從四德,是專門為女人設計的規矩。在君臣、父子、夫妻這三者關系中,君王是臣子的綱,父親是兒子的綱。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這就叫綱。

綱是綱紀。儒家認為君臣父子夫妻三綱,是維持社會秩序和諧穩定必不可少的綱領,是一切行為的行動規範。

第三個綱,是“夫為妻綱。”古時候的女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總綱領、總綱紀,就是“三從四德”。

三從,“從”是聽從、順從。在家從父(聽父親的,父權至上),出嫁從夫(聽丈夫的,夫權至上),夫死從子(聽兒子的,兒子是男人,男尊女卑,體現的是男權至上的原則)。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友說國學第11集克己複禮)10

四德,第一是婦德,儒家認為女人應該保持的婦德是“貞”和“順”。貞,是堅守貞操,守身如玉。

“順”,《禮記》中說的“婉娩(免)聽從”,對公婆、丈夫等人要謙恭有禮,做到聽話順從,還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這些思想,造就了中國女性千百年來的悲哀。中國古代的男性統治者們,還變态地發明出一個專門針對女性的榮譽證明,叫“貞潔牌坊”

古代每個朝代都會為這些貞潔的女人寫一本《烈女傳》,記錄她們是如何保持貞操的。

但是,如果現代有些女性看完烈女傳,估計想死的心都有。

比如明朝有一個女人,丈夫死在外地,他一個人把丈夫的屍體從外面背回家安葬,路上想住客棧,夥計不讓她住,拉着她的胳膊把她往外推。這個女人覺得自己的貞潔被沾污了,為了表示自己的貞潔,結果把自己的胳膊給砍掉了。

四德的第二德,是婦言。婦言的意思主要是叫女人管住自己的嘴,不要亂講話。女人說話一定要少、恰當的話才能說。“婦言不貴多,而貴當(恰當)”。

因為男權社會的男人們認為,“婦有長舌,唯厲之階” (意思是,長舌婦是亡國罪魁禍首)。又說“利口覆家邦”(利口,是話多的女人。能言善辯的女人是會颠覆一個國家的。)

這聽起來這些話很不合情理,男人把國家搞亡了國,卻把責任推給女。說是因為女人的話說得多了,所以他才亡國的。

五代十國時期,有個國家名叫後蜀國。後蜀國在成都建都,最後一個皇帝名叫孟昶()。宋太祖趙匡胤去攻占後蜀國,孟昶()不戰而降。他個妃子,名叫花蕊夫人。花蕊夫人是個有名的才女,很會寫詩。趙匡胤命令她寫有首詩,花蕊夫人寫了一首非常著名的七言絕句,詩名叫《述亡國詩》,“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大意是:

後蜀國的君王孟昶(),在城樓上向你豎起了白旗;我一個婦道人家,被他關清冷的後宮裡,對你們的事情一點都不知道。

守衛後蜀國都城,有十四萬将士,他們脫下铠甲向你投降。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是守衛國家的熱血男兒!

你看,花蕊夫人這首詩寫得多直白:是你們男人,自己不是男子漢;把國家都弄滅亡了,還說是我們女人有問題。

四德中的第三德、婦容:孔子主張重德輕色,他說做丈夫的,對妻子應該“賢賢易色”,就是說男人要看重女人的品德,而不能“重美色輕素質”;

但孔子同時又要求女人,不要天天打扮,把自己整得花枝招展,因為“冶(野)容近乎誨淫”(冶,是陶冶的冶。冶容,是刻意修飾、打扮自已。“冶容近乎誨淫”,誨,是隐誨、暗示的意思。一個女人如果刻意打扮自己,這種行為等于是在勾引男人,引誘男人發情)---在孔子看來,男人出軌,也不是男人的錯。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友說國學第11集克己複禮)11

最後一個德,婦功:這是說女人不要把自己當花瓶,男人有男人的事,女人有女人的事,男主外,女主内。一夫不耕天下為之饑,一婦不織天下為之寒。(男人不種地,家裡就要挨餓,女人不織布,家人都沒衣服穿)

所以,女人的位置很重要。男人在外打拼,掙錢養家;女人在家裡相夫教子,把後勤保障工作做到位。女人不能懶,也不能蠢。古代最受人嘲笑的女人,基本上是屬于既懶又蠢的女人。

這就是“三從四德”。三從四德同樣是儒家所說的“禮”,所包括的内容。

國學經典周禮第22講(友說國學第11集克己複禮)12

謝謝大家。

我是陳竹友

這裡是一百講壇:友說國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