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待死亡的問題很相信陰陽輪回、轉世投胎這一套,所以對于人死後辦喪事有很多即定俗成的規矩,尤其在農村,每個地方都有從自己祖輩流傳下來的老傳統必須遵守。農村裡哪家如果辦喪事,不用請,每家都會派人幫忙,即使要不了那麼多人,也會有鄰居自己來增加點人氣,特别是出殡之前那天幾乎全村的大部分的人都趕來送最後一程。
因此,在農村辦喪事也十分慎重,親屬的言行舉止就不說了,以下這些禁忌不知道你們那裡有沒有:
一:農村逝者的壽衣
農村上了年紀的老年人都會自己提前準備壽衣,就怕萬一哪天突然去世沒有新衣服穿,當然也有年輕人不幸早世來不及提前準備,就會連夜趕制,或用死者生前有紀念意義的衣服代替。對壽衣的件數、顔色、質地有特别的要求,件數圖單不圖雙,因為雙數不吉利。壽衣最好用絲綢,稠子代表子孫人丁興旺,顔色以黑色、白色和紅色為主。
二、農村逝者用的棺材
農村人,特别是在山區,會提前請木匠為家裡的老人準備好棺材,對于制作棺材的木材決不能用柳樹,因為柳樹不結籽,也有後代絕後的意思,多以柏木、松木、楠木、桐木為主。也有富人用銅、石頭、水晶等制造棺材。當然在平原地區的農村,木材不豐富的地方,沒有提前為老人準備棺材的習慣,都是人去世後臨時去殡儀館買現成的。
三、進棺材前先在地上放一天,手裡拿“打狗棍”
農村人死後,第一時間要換壽衣,一般由死者的兒女子孫幫忙穿,但是孕婦和正在月經期的女性不能動,有種說法是見紅了去見死人不吉利,孕婦則怕動胎氣。不管什麼時候死,要立馬放鞭炮,燒紙錢,通知全部親屬。穿好壽衣将死者放在涼席上,再蓋上壽被,擡到堂屋地上,用白紙将臉蓋住,再給死者對着門方向的那隻手裡握一根桃樹枝,叫“打狗棍”。
四:農村人開喪日期的選擇
農村人不管做什麼都講究一個“好日子”,俗稱看黃曆辦事。人死雖然不能提前定日子,但開喪的日期是可以選擇的,絕對不能選擇“重喪日”,重喪日指的是家族中有人去世後,後面再去世的那個人決不能選擇和前者相同的日期開喪。有的也會請道士先生看日子,等到适合開喪時再辦家宴請親友上門悼念,死者可以在家先多放幾天。
五、子孫後代披麻戴孝
披麻戴孝的用品,是村裡來幫忙的女人們用普遍的白布做成的,有的地方要穿全套,有的地方隻要頭頂上有塊白布就行,直系子孫還會在腰間系根稻草搓成的繩子。按照性别和輩分發放孝衣,整個家族比死者輩分小的人都要穿,來悼念吃家宴的親戚也是小輩的都穿。孝衣無論男女都是一樣的款式,隻有兒子的孝衣規矩最多,講究的地方還要佩戴白色挽花。
六、出殡之前逝者的家屬不能串門
家裡辦喪事在死者出殡之前,直系家屬不能到别人家串門。按照農村的習俗,穿着白色孝衣去别人家,别人擔心會帶去晦氣,需要請别人幫忙時,孝子不能進門,隻能在人家的家門口跪求。另外親屬去别人家串門,還有說死者的魂魄會跟着遊蕩,不隻逝者不能超脫,而且别人家也會招難。
七、陪葬紙人要寫名字
親屬在開喪之前會請人為死者準備各種紙質的食物和日常用品,有紙質的房子、車子、電視機,搖錢樹,金山、銀山,還有元寶,應有盡有,也有童男童女,這些紙人上要寫上死者的名字。這些東西說是陪葬品,其實不會真的跟死者進棺材,是在死者下葬後第一時間全部燒給死者的,寫上名字是為了不讓死者找不到屬于他的東西。
八、葬事守孝人的穿着
在農村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為了表達尊敬,以及不給别人帶去不好的東西,要對自己的行為多加小心。守孝期間不能穿大紅大綠的衣服,一百天内不能走親訪友,喜事不能參加。古時候說父母去世,兒子要守孝三年,現在雖然沒有這麼多禁锢,但基本的常識還是要有的,親屬希望圖個吉利,親朋好友也一樣。
九、兒子摔喪盆忌摔第2下
喪盆是人死去後在靈前一直燒紙錢的瓦盆子,在靈柩擡出家門時,由長子或長孫摔碎,父亡左手摔,母亡右手摔,摔得越碎越好,取其歲歲平安之意。但若是一下沒摔碎,切忌不能摔第二次,由擡棺材的喪夫踩碎。墓地也會找風水師看時辰開挖,出殡也要看時辰,通常都比較早,有的地方定在淩晨四五點出殡。
十、幫忙擡棺材的不能亂說話
農村人在人去世後會請十多個身強力壯的勞動力幫忙擡棺材,稱之為喪夫。在擡棺材時不能亂說話,尤其是像“棺材重”、“走的慢”、“很累人”,這種話對死者不尊重。棺材擡起了就不能落地,十幾個喪夫分批輪流換肩擡着走,棺材擡走後有專人将死者用過的東西清理,打掃屋子,拿去焚燒。
十一、起靈之前喪夫不能給錢
在農村幫忙擡棺材的喪夫,必須用好酒好菜好吃好喝的招待,要比一般客人都吃得好。特别是在棺材起靈之前,還必須給一樣很重的禮物,不然喪夫不會起靈的,而且不能用現金代替,哪怕再富有的人家給錢也不行,不能壞了規矩,必須是俗成的那種物質的東西。有的地方是每個喪夫發一條煙。錢當然也要給,但那是下葬完給的,不管多少都要按行規給。
十二、送葬完不能回頭、不能哭
在農村,死者下葬時,親朋好友可以甚至必須有人放聲大哭,但是下葬後回家的路上就不能再回頭也不能哭了,要表現的比較決絕,如果哭着回頭,會讓死者傷心,于心不忍魂魄會跟着回家。
十三、死者離開的第1年節日不挂紅
在農村,如果有親屬去世,第1個年頭不宜大肆操辦喜事,節日不挂紅,尤其春節不貼春聯,以前貼春聯就是為了祛除邪祟,紅色會把死者的靈魂擋住進不了家門。還有春聯代表吉祥和祝福,家裡有人剛去世确實不宜貼。
十四、親人去逝,不說“死”
在農村,如果有人去世了,一般報信的人不能對親戚朋友說人“死”,要說人“走了,“去世了”、“過世了’,“故去了”,“過了”用這類沒那麼直白的詞語代替。對德高望重,壽命很長屬于喜喪的老者,書面通報則用文雅一點的如“仙逝”、“逝世”、“作古”這類詞。
說了這麼多農村辦喪事的規矩和禁忌,當然不是中國所有的農村都這樣。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千差萬别,要側重的點也不同,有些其實還頗具迷信色彩,但都是祖輩流傳下來的一種鄉村殡葬文化。别的方面可能還能将就,隻有起靈之前要給擡棺材的喪夫發放禮物這點,是必須遵守的老規矩,也不是甩錢就能解決的。
備注: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