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安中建八局西北公司

西安中建八局西北公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1 01:44:37

九月的天空湛藍如洗,位于陝西省西鹹新區的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正在藍天映照下如火如荼地施工着。工作現場,Y形立柱高聳矗立,百米鋼橋橫架兩端,頭頂不時有飛機劃過,機械聲隆隆,指揮聲嘹亮,項目建設火熱而有序,場景蔚為壯觀。

西安中建八局西北公司(中建八局西北公司)1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東航站樓項目施工現場。中建八局供圖

9月29日上午,由陝西省委網信辦、共青團陝西省委聯合主辦,中國青年網、中建八局西北公司承辦的“‘時代青年耀征程’之網絡媒體‘拾’光之旅”主題宣傳活動走進中建八局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東航站樓項目一線,深入了解項目進展。

西安中建八局西北公司(中建八局西北公司)2

“‘時代青年耀征程’之網絡媒體‘拾’光之旅”主題宣傳活動合影。闫坤攝

中建八局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東航站樓項目是民航局支持建設的全國民航“标杆示範工程”,亦是陝西省重點工程,主體航站樓項目建築面積約達70萬m2,建成後将無縫連接地鐵、城鐵、高鐵、公路、機場内部捷運、地下管廊系統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300 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的需求,有效緩解現有航站樓運行壓力,全面提升西安機場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和運行效率,有力支撐聯通全國、輻射全球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設。

“今天也是項目鋼結構屋頂首吊儀式開啟日,标志着項目實施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發展階段。” 中建八局西北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楊壽奇向參觀成員介紹。自2021年7月22日項目動工以來,面臨建設工期緊、平面組織複雜等巨大挑戰,中建八局西北公司火速集結管理團隊,充分發揮總承包管理優勢和鐵軍精神,一路攻堅克難,從土方開挖到樁基施工再到主體封頂,不斷創造基建奇迹——最高峰期挖土量日均超過五萬方,萬人會戰58天完成54萬平模闆支設、23萬方混凝土澆築等。

西安中建八局西北公司(中建八局西北公司)3

項目首根金屬屋蓋鋼結構順利吊裝。中建八局供圖

6月30日,項目已全面完成混凝土主體結構封頂,此次啟動的鋼結構首吊儀式更标志着工程距離建成投運又近一步。

以設計創新彰顯本土自信

從觀光塔俯瞰,東航站樓主體結構已經封頂,建築雛形已基本顯現。“建築是留存時代風貌的載體,此次東航站樓外觀設計就參考了古長安城規劃格局及唐代大明宮含元殿的建築意向,立體化展示古城西安的地域文化特色。” 中建八局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東航站樓項目土建工程師張振坤向參觀成員介紹。

西安中建八局西北公司(中建八局西北公司)4

張振坤向參觀成員介紹項目設計特色。闫坤攝

機場作為一座城市的對外門戶,其建築風格也體現了所在城市的曆史文化底蘊。此次東航站樓設計便以“長安盛殿、漢唐風韻”為理念,構建了中央殿堂與兩側閣樓遙相呼應的中國傳統建築意象,同時采用集中式主樓 六指廊構型的直線構型,與原有方正端莊的T2、T3航站樓遙相呼應,共同塑造整個鹹陽國際機場古樸莊嚴的建築形象。

西安中建八局西北公司(中建八局西北公司)5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效果圖。中建八局供圖

除了外觀亮眼,項目的整體設計也充分立足大衆服務,擁有諸多創新點。如在規劃上,與多種交通方式無縫銜接,與地鐵12号線、14号線以及高鐵網、城際鐵路網、快速路網等實現聯運,屆時旅客可實現與T2T3航站樓的一站式直達;在出行上,航站樓采取更加便捷的雙層車道,首次實現國内、國際始發旅客同層出發,避免樓層轉換,提升旅客舒适度;此外,還采用了全球最先進的行李小車系統,為托運行李規劃最高效路線,大大提升了中轉行李的準确度和效率。

“将這些新産品、新工藝融入項目建設,既充分展示了我國民航領域自主創新成果,也生動诠釋了中國的文化内涵、科技自信。”中建八局西北公司,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土建工程師張馳如是總結。

以自主研發成果啃下技術“硬骨頭”

作為目前西北地區投資規模最大、建設體量最大、技術最為複雜的機場建設工程,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東航站樓項目背負着使命,也面臨着一系列技術挑戰。約70萬m2的建築面積、1242m×832m的平面尺寸、47.5m的屋脊最高點高度等指标,無一不在表明:東航站樓建築規模巨大、結構體系複雜,而這些都給技術人員帶來了難啃的“硬骨頭”。

最顯著的問題便是面對如此超長的主體結構,該如何解決溫度應力以及相關變形的問題。“由于機場建築面積巨大,材料因熱脹冷縮而帶來的變形量也十分巨大,為此我們選擇自主研發一系列技術來應對。” 中建八局博士後、西安鹹陽國際機場T5航站樓項目副總工、區段總工張文津表示。

此次東航站樓項目首次采用了中建八局西北公司聯合局工程研究院自主研發的“自糾偏智能隔震支座(IDCS)。”“通過在上部結構與地基之間增加隔震層,安裝橡膠隔震支座,起到與地面的軟連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張文津向參觀成員介紹。該方案可消除95%以上的隔震支座施工變形,有效提高建築的抗震性能。

而為了能夠全面突破超長隔震結構施工變形控制這一關鍵技術,項目研究團隊還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研發、精細化數值模拟等維度進行了專項研發,以更好保障隔震功能和整體結構安全。

其他科技突破,如超長鋼結構運輸便道、複雜标高條件下大型鋼屋蓋施工及檢測等也紛紛在項目建設中亮相,這些都是中建八局以“科技賦能發展”的代表性縮影。

西安中建八局西北公司(中建八局西北公司)6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東航站樓項目施工現場。闫坤攝

“為聯動一線項目需求,推進項目科技孵化、應用,公司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科研體系。”張文津進一步解釋。今年下半年,項目成立了中建八局西北公司首個博士工作站,聯合西北公司科技質量部、項目技術團隊形成三方科研力量的彙聚,針對項目重點難點技術進行突破和研發,同時也以此為起點,進一步探索、挖掘、塑造系統化的人才培育、科研孵化渠道。

以高效管理守好安全底線

相較于一般的公建項目,航站樓建築除了面積龐大之外,結構體系也十分複雜,與機電設備、市政管廊等專業設計配合工作量更是驚人,加上近萬人的施工團隊管理,這些都在考驗着一個企業的綜合管理效能。。

在這方面,中建八局西北公司巧用數字化技術,以機場項目為載體,自主研發數字建造服務平台,打造了全局首個雲端數字建造平台,也是全國首個支持模型級權限管理的協同平台。一方面,通過BIM及數字建造技術,以模型為核心進行虛拟建造,前置消除各階段設計、施工潛在風險,另一方面整合多方設計資源,解決疫情影響下人員跨地域協同問題,提升深化協同效率40%,是項目工程保障的重要舉措。

安全是一切生産的底線,機場項目占地面積大、機械數量多,安全管控尤為重要。為把牢安全關,項目采取了網格化管理,确保防疫措施落實到位,保障全員生命健康安全;同時充分利用智慧化工地進行全覆蓋監控、具體點位追蹤,以動态掌握項目安全管理信息,并通過《機場項目安全管理指導手冊》教育、 “大喇叭語音提醒”“模拟法庭”“安全知識競賽”等線下舉措,以“人防 物防 技防”三措并舉,築牢安防防護網,确保項目安全施工。

風物長宜放眼量,依托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打造的“陝耀之翼”,西安也将以更高的視角布局規劃,進一步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建設,推動構建陸空海鐵一體、聯通全國、輻射全球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向着高質量發展的萬裡雲霄振翅飛騰!

(中國日報陝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