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的正确方法圖解牙齒?□信息時報記者 謝菁菁 通訊員 李雅倫 梁劍芳,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刷牙的正确方法圖解牙齒?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信息時報記者 謝菁菁 通訊員 李雅倫 梁劍芳
10月底是市民深秋“食補”季節,然而在品嘗美食時,您關注到自己的口腔健康嗎?據今年9月發表的中華口腔醫學會最新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受訪)居民都會等到牙齒出問題才進行檢查,齲齒、牙周炎和牙列不齊是國人常見的三大口腔疾病。對此專家表示,預防口腔疾病的方法還是正确刷牙。
專家稱刷牙應刷滿三分鐘
在常人看來,刷牙可能是每天的“例行公事”,但是有數據稱,我國還有近10%的人沒有養成規律刷牙的習慣。對這一數據,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預防科歐陽勇主任表示,在接診過程中還遇到甚至不刷牙的人,而能做到正确刷牙的市民更是不到半數。
“人有28~32顆牙,每顆牙齒有5個牙面,其中3個露在外面。要把每顆牙齒每個牙面都拂刷到位,至少需要3分鐘。”歐陽勇指出,相比使用漱口水潔牙,正确刷牙就可大大降低口腔疾病發生的幾率,而且成本也相對較低。
“在選擇牙刷上,刷頭不能太大,兩個指頭或者一元硬币寬度大小較為适宜,保證可以在口腔中靈活扭轉,易于刷到口腔各個部位。刷毛以尖端圓鈍,軟硬适中為宜。”歐陽勇還表示,對于牙刷無法刷到的牙縫邊緣和牙齒鄰面間隙,可用牙線才能有效去除滞留其中食物殘渣的牙菌斑。
口腔疾病往往有早期信号
很多老年人認為,掉牙齒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對此歐陽勇指出,應該抛棄這種“老掉牙”的思想,牙齒的壽命與人的壽命一樣長,若不是因為牙齒健康原因,牙齒不會脫落。
歐陽勇還表示,各種常見口腔疾病出現初期症狀時,會給人發出“信号”。例如常見的齲病都是慢性病,齲洞的形成至少3個月到半年,而通常肉眼無法觀察,也沒有刺激感。因此,每3個月或每半年到醫院檢查一次口腔,可以發現齲病并及早診治。
而針對是否患上牙周炎,柏德口腔醫院院長JAN博士表示有個簡單的自測方法,如果在刷牙或吃東西的時候,出現牙龈出血的現象,很可能就是牙周炎症了。
“此時不應使用偏方來止血,因為偏方可以暫時止血,實際上是在掩蓋疾病症狀,延誤就診時間,幹擾醫生判斷。一旦發現牙龈出血,應盡快到醫院就診。”JAN博士說。
鍊接
對于刷牙方法,JAN博士向市民推薦“巴氏刷牙法”,動作可分解為下列三步驟:
1、 先刷上、下排牙齒的外側面,再刷牙齒的内側面。把牙刷向牙根方向傾斜45度,放在牙龈邊緣的位置,輕壓,讓刷毛進入龈溝。以2-3顆牙齒為一組,來回移動牙刷,至少顫動10次,再移至下一組2-3顆牙。
2、 接着刷前牙的舌面、腭側面,牙刷豎放,用适中的力度從牙龈刷向牙冠;
3、 最後要刷牙齒咀嚼面,把牙刷放在咀嚼面上前後移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