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宋晖 吳臻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們已經通過網課學會背誦蘇轼那首傳頌千年的《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春江晚景”好理解,愛問問題的娃兒們可能會問“惠崇”是什麼意思?“惠崇是北宋時的名僧”,老師或家長們可能隻會這樣簡單介紹一下,不會再往深裡解讀——惠崇是福建人,他的畫作曾引領一代文人的潮流。今天《慢讀》就要帶你讀讀建陽人惠崇的春景。
1.蘇轼觀惠崇圖還是從蘇轼這首詩說起吧:
1084年,48歲的蘇轼在流放途中,他哀情至切地給皇帝寫了《乞常州居住表》,表示要歸隐,“提早退休表格”寄出卻石沉大海,到了這年年底他又寫《再上乞常州居住表》,到了次年,批文來了,準他常州居住。但接着三月來了,宋神宗死了,接下來劇情反轉:少年宋哲宗即位,祖母高太後聽政,高太後是“東坡粉”,所以蘇轼重得重用,先指派他去登州(今山東蓬萊)任職,沒多久又升官至禮部郎中,到汴京任職。從登州到汴京,蘇轼一路訪友,就是在此間,蘇轼在江陰(另一說法是回到汴京之後)看到了惠崇和尚留下的兩幅《春江晚景圖》(另一說法叫《春江曉景圖》):一幅是《鴨戲圖》,另一幅是《飛雁圖》。
元代趙孟頫《蘇東坡畫像》
于是蘇轼題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春江水暖鴨先知”,而“其二”大家并不熟悉:“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所以蘇轼的這兩首詩并非他看到江南的春景有感而發的,而是他看到詩僧惠崇的名畫,為畫題寫的詩。可以結合東坡先生當時的境遇,感受他的豪放與意氣。
秋浦雙鴛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2.“詩僧”惠崇那麼是誰的畫能讓“萬人迷”蘇大學士為之題詩呢?下面就得說說我們的主人公惠崇了——
惠崇,福建建陽人,宋初著名的“九詩僧”之一(“九僧”除了建陽惠崇,還有劍南希晝、金華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沃簡長、貴城惟鳳、江南宇昭和峨眉懷古)。九僧精五律,多寫生活瑣事與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鍛煉推敲,力求精工瑩潔。
宋代魏泰稱:“永叔(歐陽修)《詩話》載,本朝詩僧九人,時号九詩僧,其間惠崇尤多佳句,有百句圖,刊石于長安,甚有可喜者。”砸過缸的司馬光《溫公續詩話》還有“惠崇詩有‘劍靜龍歸匣,旗閑虎繞竿’”。明代著名的文人胡應麟編撰的《詩薮》書中贊譽惠崇詩“尤傑出也”。他最欣賞惠崇的詩句有:“陰井生秋草,明河沏曉遲”,“河水堅度馬,塞雪密藏雕”,“雪殘僧掃石,風勁鶴歸松”,“探騎通番壘,降兵逐漢旗”,“地遙群馬小,天闊一雕平”等。
《新編建陽縣志·人物篇》則有一首與春天有關的詩:北宋名相寇準一次邀了幾個朋友來花園品茗,其間有人提議拈阄分别命題作詩,惠崇抽得的題目是:“池上鹭月”,他默繞池徑,馳心于冥,忽然,他兩指指天,連連道:“已得之、已得之。”即興做了一首五言絕詩《春日寇宮贊池上》:“雨絕方塘溢,遲徊不複驚。曝翎沙日暖,引步島風清。照水千尋迥,栖煙一點明。主人池上鳳,見爾憶蓬瀛。”衆人拍案叫絕。
《沙汀煙樹圖》(遼甯省博物館藏)
3.“畫僧”惠崇惠崇不但擅詩,還擅長畫畫,除了蘇轼,還有很多著名文人也是他畫作的粉絲。
寫過《夢溪筆談》的古代科學家沈括也是位書畫理論家,他在《圖畫歌》中曾有“小景惠崇煙漠漠”之句,小景始創于惠崇,有所謂“惠崇小景”之稱。蘇轼的弟子黃庭堅也說:“惠崇筆下開江面,萬裡晴波向落晖。梅影橫斜人不見,鴛鴦相對浴紅衣。”看到朋友所藏畫集中有惠崇山水畫,還說“惠崇煙雨蘆雁,坐我潇湘洞庭。欲買扁舟歸去,故人雲是丹青”。黃庭堅被他高超的畫藝折服,竟“以畫為真”。
王安石也推崇惠崇,他弟弟王安上有一次取出惠崇的一幅山水畫,王安石愛不釋手,當即成詩《純甫(王安上字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畫史紛紛何足數,惠崇晚出吾最許”。
宋代著名的書畫鑒賞家和畫史評論家郭若虛有《圖畫見聞志》,其中卷四便說:“釋惠崇,建陽人,工畫鵝、雁、鹭鸶,尤工小景,善為寒江遠渚,潇灑虛曠之象,人所難到也。”
《建陽縣志》将惠崇列入了“方技”(藝術)之中。他留下的山水畫中,大多數都為江南景緻,河港湖汊縱橫交錯,沿岸蘆荻叢生,江中漁舟點點,所描繪的也多與閩北山水風物較一緻。
惠崇《溪山春曉圖》(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4.另一幅“春色”如果這兩幅《春江晚景圖》仍存世,那它們一定是國保級的文物,可惜畫作失傳了。幸好,我們今天還可以看到惠崇的另外幾幅畫作,來了解讓無數文人為之傾倒的“惠崇小景”。由于年代久遠以及畫作的不易保存,惠崇的畫作流傳下來的很少,今存惠崇的畫作隻有三幅:藏于遼甯省博物館的《沙汀煙樹圖》、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溪山春曉圖》、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秋浦雙鴛圖》。今天單說與“春色”有關的《溪山春曉圖》。
《溪山春曉圖》畫面呈現的是江南山水:岡巒起伏,平渚相牽,林木蔥郁,山花爛漫,漁舟初放,飛鳥啼鳴。畫面呈現平遠之勢,山巒間雲氣萦繞,境界幽深,河流湖水清澈平淡,空靈邈遠。山色湖光交相輝映,畫境空靈渺遠是《溪山春曉圖》的最大特色。
明代書畫家、“古畫鑒定師”董其昌曾兩次題跋,其中第一次題跋時,将惠崇與巨然(畫僧)并列,稱他們的畫作皆畫家之神品也:“五代時僧惠崇與宋初僧巨然皆工畫山水。巨然畫,米元章稱其平淡天真。惠崇以右丞為師,又以精巧勝。”“米元章”說的是米芾,“右丞”說的是王維。
據曆史文獻,該圖到了南宋後曾為喜歡字畫的賈似道私藏。賈似道為一代奸臣,但卻是個“大玩家”,對古玩字畫和古籍刊刻方面情有獨鐘,文獻記載,他收藏的曆代名迹,多達上千卷。其中就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貼》、“天下第一畫卷”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李白的《上陽台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入明後,先由文豪李東陽的同門楊一清獲贈于陸完,又幾經輾轉落于晚明藏家陳永年之手。而從董其昌的崇祯三年(1630)的這次題跋中可見,《溪山春曉圖》已轉為金沙(今屬江蘇常州)惠生(本名于嘉,字惠生)收藏……清代,最愛題字賦詩蓋章的乾隆皇帝也在《溪山春曉圖》上留下了他的墨寶:“馥馥蘭芬纑地陳,溪山動植共熙春。摩挲七百馀年物,潤手桃花帶露新……”
據說,曆代名家都曾仿惠崇的畫作,其中就有元代的倪瓒,明代的沈周、董其昌,清初“畫聖”王翚在44歲和73歲時兩次仿作《惠崇溪山春曉圖》,還曾仿惠崇的《水村圖》。
編輯:郭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