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與家人好好溝通交流呢?周末去參加了場老公同事的婚禮,在婚禮儀式結束後,第一盤菜被端上來了,取名為“鴻運當頭”,諾大的盤子上趴着一隻烤得焦焦的乳豬,頭上還插着一閃一閃的紅燈一想到剛剛出生沒多久的小豬寶寶就被強迫和媽媽分開,然後接受被屠宰、腌制、燒烤的命運,最後被端上人們的餐桌,我的眼淚就不由地掉下來雖然明知道這是它們的命運,但還是不由自主地去想很多,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怎麼與家人好好溝通交流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周末去參加了場老公同事的婚禮,在婚禮儀式結束後,第一盤菜被端上來了,取名為“鴻運當頭”,諾大的盤子上趴着一隻烤得焦焦的乳豬,頭上還插着一閃一閃的紅燈。一想到剛剛出生沒多久的小豬寶寶就被強迫和媽媽分開,然後接受被屠宰、腌制、燒烤的命運,最後被端上人們的餐桌,我的眼淚就不由地掉下來。雖然明知道這是它們的命運,但還是不由自主地去想很多。
以前我以為這就叫同理心,可以站在動物的角度去感受它們的疾苦。讀了《溝通的藝術》才發現,這個叫做同情心,與同理心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同情心表示你用自己的觀點來看别人的困境進而産生悲憫之心;而同理心是指你用對方的觀點設身處地地思考他的處境進而感同身受。我不可能用動物的觀點去設身處地地思考它們的處境。它們不會告訴我它們的感受,我也不可能體驗它們的經曆,我所做的隻是用我自己的觀點來看待它們的遭遇,從而對它們産生憐憫。
相比同情心,同理心也就是需要知道他人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以及我們對此的感受,對我們成為一個溝通高手來說是十分有用且重要的。雖然沒法對動物産生同理心,但是幸運的是,我們完全可以對我們的孩子,對我們的家人産生同理心,從而跟他們進行有效地溝通。
最近在讀的《溝通的藝術》,副标題是“看人入裡,看出人外”,作者是美國的羅納德.B.阿德勒以及拉塞爾.F.普羅科特,羅納德.B.阿德勒一直緻力于有關溝通的研究和寫作,他還在大學授課,以幫助專業和商務人士改進他們在職場中的人際溝通技巧。拉塞爾.F.普羅科特是北肯塔基大學的教授,1990年在一次溝通會議上與阿德勒相遇,兩人使用故事片作為教學用具達成了共識,開始了合作。
如果要給溝通下一個定義,《溝通的藝術》中給出的定義是這樣的,溝通是一個交流的過程,其參與者處于不同但又有所重疊的背景下,經由交換信息而建立關系,關系的品質會收到外在的、生理性的和心理性的噪音幹擾。
關于人為什麼要溝通,首先是因為生理需求:溝通的存在與否會對生理健康産生很大影響。醫學研究人員列舉了一大串缺乏親密關系而導緻的威脅健康事件。一個人一天僅需短短十分鐘的交往久能改善記憶力,增強智力功能。與他人交談還可以減少孤獨感和與之而來的疾病。其次是認同需求:每個人出生在這個世界上時隻有微量的、甚至沒有自我認同感,我們是在别人诠釋我們的過程中才逐漸明了自己是誰。再次是社交需求:溝通還提供我們和他人之間重要的聯結。最後是實際目标:跟他人溝通以達到我們的目标,比如跟老公說你過年想回娘家過、帶孩子出去跟孩子說一次隻能買一個玩具、跟程序開發人員說明你想要什麼樣功能的程序。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都離不開與人溝通。
做父母的大都很頭痛與孩子溝通,尤其是兩三歲處于“可怕的兩歲”期間的孩子以及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夫妻之間也是因為缺乏有效的溝通最後不得不分道揚镳。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從而與孩子與家人達到有效的溝通呢?下面的幾點小技巧不妨借鑒一下:
使用知覺檢核的方法
在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不喜歡别人對自己行為的原因草草下結論。比如:
你可能會對孩子說“你為什麼對我生氣?”(孩子可能會想“誰說我生你的氣了?”)
你可能會對老公說:“你出了什麼問題?”(老公可能會想:“誰說我有問題?”)
你可能會對孩子說:“快點!告訴我實話!”(孩子可能會想:“誰說我在撒謊?”)
因此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知覺檢核,它完成的程序包括三個部分:(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為。(2)列出關于此行為至少兩種可能的诠釋。(3)請求對方對行為诠釋作澄清。
上面的三個例子,使用知覺檢核後就會變成這樣:
“當你大聲踱步走出房間,并大力地關上房門時,”(行為)
“我不确定你是否對媽媽生氣,”(第一種诠釋)
“或者你隻是比較匆忙。”(第二種诠釋)
“媽媽想了解你真正的感覺是怎樣?”(請求澄清)
“你這幾天都沒有笑容,”(行為)
“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讓你心煩,”(第一種诠釋)
“或者你隻是覺得比較平靜。”(第二種诠釋)
“到底是因為什麼?”(請求澄清)
“你說你臉上的傷是在學校磕的,”(行為)
“但是你說這句話的語調,讓我覺得這可能不是事實,”(第一種诠釋)
“雖然這可能隻是我的猜測,”(第二種诠釋)
“你可以能告訴我真實的情況嗎?”(請求澄清)
知覺檢核是非常有效的幫我們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項工具,因此不光是對孩子,對老公,對家人,任何一切溝通在必要的時候我們都可以采用知覺檢核去化解不必要的沖突。
多說一些觀察事實,少講一些評論意見
印度哲學家克裡.希那穆提說過:“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我們習慣于對看到的人和行為作出反應,給出評判和分析。例如看到一個孩子打了你家孩子,會說打人的孩子是壞孩子;老婆會因為老公下班晚回家,說他不顧家,不關心自己;看到孩子期末成績差,就斷言你這輩子肯定沒啥出息了。但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對所觀察到的事實做出的評論。事實可能并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而我們通常把我們的意見和評判當作事實一樣陳述,因此才引發了不必要的争論。避免因此産生争議的最佳方法,就是在溝通過程中把意見或推論都換成事實性的描述。例如上面的例子就變成:看到一個孩子打了你的孩子時描述“我看到果果打了貝貝一巴掌”;下次當老公晚回家時把你本來想說的“你總是這麼晚回來,公司那麼好,你幹脆搬公司住算了,還回來幹嘛?”,改成“這周你已經第三次這麼晚回來了,我很擔心你的身體吃不消,工作和休息需要結合。”當看到孩子的期末成績時說“你這次期末考試語文考了61分,數學考了68分,這樣的成績要考一中恐怕會有點困難。”
如果我們的生活中多一些事實描述,少一些意見和推論,不必要的争吵必然會少很多。
必要時候多用“我”,少用“你”
我們家兩歲的孩子以前總是喜歡在餐椅上站着,扭來扭去,從前老人都是對她說:“你怎麼這麼淘氣,快坐下,危險,掉下去腿摔斷了可沒人管……”當大人這麼說時她往往嘻嘻地笑着,跟沒事人似的,繼續扭。有一天,我鄭重其事地跟她說:“寶貝,你這樣子媽媽很擔心,因為萬一掉下去摔疼了媽媽會心疼的。”簡單一句話,小家夥就乖乖坐下了,還認真地詢問:“爸爸擔心嗎?”爸爸感覺點頭:“嗯嗯,擔心擔心。”然後接着問:“姥姥擔心嗎?爺爺擔心嗎?隔壁阿姨擔心嗎……”當得到一連串肯定答複時,小家夥心滿意足地抓起碗裡的菜,大口啃起來。
在這裡我隻是簡單地把“你”換成了“我”,把對她調皮淘氣的論斷換成了對我的擔心的表述,就讓兩歲的孩子願意按照我們的意願去做了。不難發現,使用“你”字的語言會激起他人的防衛,使用“你”字的陳述通常意味着說話者有資格去評斷他人,卻不意味着是個好主意。而使用“我”字,隻是描述自己對他人行為的反應,并沒有對行為價值的評判,所以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因此下次當老公晚回家時,除了講事實外,還可以加上自己的感受:“我希望你下班早點回家陪我,我不喜歡一個人在家時孤單的感覺。”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自我應驗預言,是指如果個體對時間的發生有所預期,并且他接下來的行為是建立在這些預期上的,那麼這件事的發生會比沒有預期更可能成真。換句話說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會成為自己相信的那個樣子,我們和我們身邊的人在不斷地建構和重構着我們的自我概念。如此可見我們的言語我們平時對家人所說的話會對他們産生多麼大的影響。
有一句話叫“孩子遲早會活成父母口中的樣子”,如果你總是說孩子“沒有時間觀念”、“邋遢”、“沒出息”……總是說你的老公“不上進”、“沒本事”、“懶惰”……那麼你的孩子和老公有很大的概率會變成你說的這個樣子。學會正确地與他們溝通,不要讓我們無意中的唠叨抱怨,變成鋒利的刀子,刺破他們在建構中的美好的自我概念。而要用同理心,用恰當的溝通方式,傳遞我們的愛與信任,以便使得自我應驗語言産生實質性的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