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昨天的話題,看看小姑娘平時的飲食習慣。
中午:經常吃的
包菜炒肉(蒜、生抽、蚝油)豆角炒肉(蒜、生抽、蚝油)
香菇青菜(蒜、生抽、蚝油)
手撕包菜(蒜、生抽、蚝油)
蚝油生菜(蒜、生抽、蚝油)
雞腿(蒜、生抽、蚝油、花椒)
炒筍片(煮好的筍,生抽、蚝油)
其他常吃的蔬菜:黃瓜、西紅柿、生拌涼菜,
發現問題沒有?
頻次出現最高之一的竟然是蚝油。
蚝油是用蚝(牡蛎)熬制而成的調味料,是廣東常用的傳統的鮮味調料。
蚝油味道鮮美、蚝香濃郁,用來燒菜很是不錯。
這幾年來,蚝油突然成為各類視頻平台在做菜時,必放調料之一,一時間風靡全國各地。連我們這遠離大海的黃土高坡上,餐館裡的廚師們都競相使用。
事出反常必有妖。
始終要記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吃了人家的蚝油,卻沒有人家當地的水土養出來的菜和飯來平衡。失衡的身體,遲早招來疾病。
蚝油是用蚝豉(牡蛎幹)熬制而成。
牡蛎:鹹、平、微寒,無毒。
蚝油,寒,傷膽經、脾經。
蚝油為高嘌呤食物,會導緻高尿酸,誘發痛風。建議痛風病人最好少吃或不吃。
制作蚝油時加入大量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吃後可能會引起血糖波動。
海鮮熬的,吃了很傷脾,容易引發濕疹,容易發燒,容易淋巴結發炎。
就如吃了海鮮傷膽傷脾一樣,介紹一個解救的方法:
用新鮮紫蘇做菜,或者喝紫蘇水。
紫蘇
《本草正義》:“紫蘇,芳香氣烈,外開皮毛,洩肺氣而通腠理,上則通鼻塞,清頭目,為風寒外感靈藥;中則開膈胸,醒脾胃,宣化痰飲,解郁結而利氣滞。”
對于出現畏寒、鼻塞、咽中不适等風寒感冒症狀比較輕的患者,單用紫蘇葉煎水服用即有功效。
魚鼈蝦蟹等生猛海鮮,寒膩腥膻,多食損人腸胃,還易引起吐瀉腹痛等中毒症狀,用紫蘇葉30克,生姜15克,厚樸、甘草各10克,煎湯服用可解因吃魚蟹導緻的食物中毒。
南方人,很多地方都有用新鮮紫蘇的葉和嫩莖做菜的習慣,在蒸煮螃蟹或烹饪海鮮的時候,放上一把蘇葉,以解腥、祛寒、提味、解毒。
如今北方人每樣菜都離不開蚝油,是不正确的。
極緻的鮮味,味蕾必将挑剔無比。
外出吃飯時可能就已經攝入很多蚝油了。自己在家做菜時,盡量不用。
可以嘗試隻用油鹽,體會食物的本質,對身體很有好處。
夏季成熟的蔬菜,大部分是為了抵禦炎熱的季節而生。
所以西紅柿、黃瓜、豆角、茄子、苦瓜都是寒涼的,
筍片,寒涼,痛經者,少吃。
夏季,大寒的,還有西瓜。文章見藥食同源----西瓜。
水果類:香蕉,寒性;山竹,寒性;猕猴桃,寒性;
正常人,适量吃。痛經者,少吃。
晚餐:
饅頭,大米粥、小米粥、綠豆粥
綠豆,寒性。文章見藥食同源----綠豆
有一天,跟身邊的人也在聊這些,講完了,旁邊的一位小姑娘,詫異的說,老師說的真準啊,我昨天就是洗完澡開着空調,吃了西瓜,喝了綠豆湯。我每次痛經都要吃止痛藥才行......
看來,越是常見,越是忽略。
還有一點,咖啡或茶類可能通過興奮神經-内分泌系統誘導痛經。年輕的女孩子這兩樣可是不缺,甚至冰咖啡、冰奶茶也是常見,處處都是伏筆。
來看看中醫怎麼說:
天醫宗栾加芹博士:月經期間,不要吃中醫認為大寒的食物。
常見的有:西瓜(常溫也不宜)、貝類、螃蟹、涼粉、哈密瓜、甜瓜、綠豆、苦瓜、黃瓜、木耳、冬瓜、柿子、各種蛋、大白菜、粉絲、骨頭湯、銀耳、木耳菜、酸奶、涼薯等。
有痛經者,平時也應注意盡量少吃或不吃。
順便提一句:
很多人會不以為然的說:不要緊的,等長大了,結婚生孩子,就好了。說這話的可真是一葉障目,自以為是。認為自己知道的那幾個人就代表了大多數。
有這種想法的,還真不少。
我見到的,的确有生孩子後痛經消失了,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寒氣成功的傳給了下一代:小兒疝氣、脾虧胃口差、口吃、發育不良,很多寒氣傷脾後的相關症狀。如果不找到寒氣的根源,不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這種痛還會持續。可能家族裡這樣的情形多了,又會被歸于基因、遺傳之類的。
還有一部分人,生孩子後繼續痛經。怎麼解釋?
金元時代著名醫家李東垣在其《脾胃論》中指出:
“ 内傷脾胃,百病由生。”
寒氣傷脾,脾是後天之本,會産生很多亞健康疾病。
有的人運氣好,坐月子衣食得當,身體恢複健康。有的人月子裡繼續生冷不忌,跟着月子中心或者各種平台推薦的流行坐月子飲食,花樣百出,隻能是另添新的煩惱。
明白原理了,就能看明白很多。
自助者天助,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處于亞健康的你。
以後有機會,再聊聊具體食物的性味歸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