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劉備背叛漢朝後來的心态

劉備背叛漢朝後來的心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7:25:58
導語

首先,單就漢室而言,劉備姓劉就是漢室,不存在忠不忠。就漢獻帝而已,都不忠,曹操已經加九錫,殺皇後,早就不是臣子做的事了,劉備恐怕巴不得曹操篡位,漢獻帝下台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登基,把漢室大旗攬過來。忠心這個詞不好,我覺得用感情這個字比較好,曹操對漢獻帝感情肯定比劉備深,漢獻帝衣帶诏之後其實就可以廢掉了,立一個幾歲小孩當漢帝,曆代權臣哪個不是這麼幹的,小皇帝好控制,又可以樹立自己威信,皇帝都可以廢立,皇帝都沒自己大,就算當時形勢不允許,到後來天下隻剩曹劉孫三家,漢獻帝早就沒用了,篡位時機也成熟了,曹丕剛繼位就篡位也沒發生什麼波瀾。

劉備背叛漢朝後來的心态(劉備姓劉就是漢室)1

也想有人想說名聲,那就拉倒吧,曹操從白手起家到坐擁中原,怎麼會是迂腐到在意後世史書說法的人,而且他不知道他不篡位曹丕也會篡位?最後漢賊的名聲終究會落在自己頭上曹操那句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也,這句話我覺得是真的由衷感慨,說作秀,作秀給誰看?當時已經坐擁中原了,漢獻帝幾乎沒啥用了。看曹操一生,就會很感慨,年少時懷着興複天下,建功立業的抱負入世,為官不畏豪強。

劉備背叛漢朝後來的心态(劉備姓劉就是漢室)2

雖然為宦官之後,但是在何進帳下和袁紹等少仕派謀誅宦官,謀刺董卓不成後逃出,發起十八路諸侯讨伐董卓,十八路諸侯互相觀望,出工不出力時候,就曹操和孫堅出兵和董卓交戰,失敗後怒斥十八路諸侯自私自利,袁紹等人謀劃策立劉虞當新帝,被曹操拒絕。這個時候曹操是真的懷着一顆匡扶漢室之心,不顧個人利益的為漢室盡忠,如果這時候曹操死了,那真是若是彼時身死魂消,天下誰能辨忠奸。

劉備背叛漢朝後來的心态(劉備姓劉就是漢室)3

後面遇到了同意匡扶漢室之心的荀彧,兩人一拍即合,這個時候還是漢室忠臣,但是到後面,曆經千辛萬苦,多次從生死邊緣擦肩而過,才打下整個中原,手握天下大權,忠于漢室?别開玩笑了,是個人都不會把自己手中這大權交出去了。說句不客氣的,多少人能曆經社會磨難還能保持初心的?何況曹操這種,僅靠當初一腔熱血支撐的忠心,怎麼可能敵得過上現實的利得。漢室沒有回應過曹操這份忠心,天下之人大部分都是隻顧自己利得,哪管什麼漢室興衰,荀彧這種真的匡扶漢室的忠貞之臣天下之大也就寥寥數人。

劉備背叛漢朝後來的心态(劉備姓劉就是漢室)4

經曆這麼多,如果曹操還能保持着年少那份初心和熱血,放棄得到的一切就為了當初那份熱血,那是真的牛逼,柳下惠坐懷不亂恐怕都比不了。曹操不是一個人,白手起家到魏王,手下聚集了一大批人,這些人利益全建立在曹操魏王上的,就算曹操想讓權給漢獻帝,手下這批人,特别曹氏夏侯氏恐怕第一個不答應,漢獻帝真的掌權,第一個要清楚的就是夏侯曹氏,然後是曹操舊臣,建立自己新班子,曹操手底下人不可能不知道這點,恐怕到時候就是曹丕直接帶人反了,參考尚可喜兒子。

劉備背叛漢朝後來的心态(劉備姓劉就是漢室)5

曹操這句天命在吾,可惜他想要的天命不在他,他想要的天命恐怕是當初何進那種位置,漢室權威還沒有喪盡,他清除宦官,以權謀内政之能穩定天下,扶漢室大廈于将傾。沒有廢掉漢獻帝自己上位恐怕一是孫劉未定,二是曾經作為漢室之臣,給漢室留點最後面子。如果說,誰準備擁護皇帝供奉天子,那肯定就是曹相了。你想想漢獻帝在被曹操接走之前過的什麼日子,接走之後過的什麼日子。

劉備背叛漢朝後來的心态(劉備姓劉就是漢室)6

曹相是在漢室覆亡的關頭拉了皇帝一把的,要是沒有曹相,天下不知有幾人稱王,幾人稱王。那要是說誰準備把"漢"這個正統延續下去呢,那就是劉備了呗,因為劉備自己就是漢室啊,而且他還是蜀國集團的大老闆。現在名義上的正宗被奸臣把持,已經變得不正宗了,那我劉備就是漢室最大的正宗,我忠于我自己,有什麼可以疑問的?劉備由始至終都是漢室成員,舉着這個旗号上位簡直是理所當然的事啊。将問題簡單一些說,把天下比喻為劉姓豪門的家産,劉備是一個邊沿血親,曹操是雙方都各懷鬼胎,想要霸占豪門的家産。

劉備背叛漢朝後來的心态(劉備姓劉就是漢室)7

但曹操上位了就得叫曹姓家産,劉備上位了卻還叫劉姓家産,追溯同源的問題是,劉備的祖上依舊和劉邦同源。對他來說,這個家産就是家裡的親戚都不給力,所以他來管理。哪怕本來不該他上位,但做了掌權人後,劉家上下依舊該吃吃該喝喝,做王的做王,是天下最尊貴的姓氏。大不了就是權利中心出現了偏移,就像本來該延續自己皇脈的劉協這支會逐漸邊沿化,最後他的子孫成為了賣草鞋的劉家孩子。

劉備背叛漢朝後來的心态(劉備姓劉就是漢室)8

但依舊不影響天下是高祖劉邦家的天下。(封建王朝本來就是家天下)但換了曹操的話,天下最尊貴的就換成了曹家人,做王還是皇帝都姓曹,以後就沒劉家什麼事了。本質來講,劉備根本不存在忠不忠于漢室這一說,因為他自己本來就是漢室。你總不能說靖難之役裡朱棣是因為不忠于"朱室"所以才上位做上皇帝吧?如果都認為劉備還算得上是宗室,那他就是匡扶漢室。

劉備背叛漢朝後來的心态(劉備姓劉就是漢室)9

匡漢不代表歸權漢獻帝,劉備也是劉邦之後,既然都感念高祖建的漢,那高祖之後任何一支都有資格打着皇室宗親的名義複漢。為什麼隻有漢獻帝這一支才算?一個把國家搞的桓靈二朝,憑什麼歸權給他的後人。所以匡漢不代表就匡的多偉大。匡漢是因為劉備剛好姓劉,如果曹操也是宗親,那也是匡漢了。姓劉的劉備肯定是匡漢的,匡漢就是匡自己。曹操匡不了,除非他改姓,編家譜說自己祖上也姓劉,比如南唐。你說曹操年輕的時候又是在帝都揮舞着五色大棒的,又是在讨董的時候對着董卓死纏爛打的,打的自己命都差點兒沒了,這個時段的他總不能說是對漢室不忠吧。

劉備背叛漢朝後來的心态(劉備姓劉就是漢室)10

至于後來,野心随着格局的增長而增長是一方面,到他的那個地位退一步就是身死族滅也逼着他一步步走到魏王的位置上,畢竟漢獻帝那個德行,得權之後能放過曹家可真是見了鬼了。至于劉備,你說他身為老劉家人自身就代表漢室到也沒錯,畢竟當初劉邦分封諸子的時候也是這麼想的,但劉邦之後哪個皇帝不是把這幫劉姓親戚看作洪水猛獸,所以在漢朝來說,劉姓宗室還真沒幾個忠義漢室的,因為他們一直覺得自己就能代表漢室了。

劉備背叛漢朝後來的心态(劉備姓劉就是漢室)11

家天下階段,想當上皇帝不是不忠,把家裡的東西送人才是不忠。劉家人争皇位頂多就是資産分配不均引發的矛盾,漢獻帝把家都玩丢了,這才是對劉家的不忠。劉備在崛起後,存在的本身就代表漢室的一個選擇,哪有忠不忠于漢室一說?至于曹操。很有意思的一點是,無論他忠不忠于漢室,當他變得很牛逼的時候,都屬于不忠。因為按照家天下的思維,天下都是我劉家的,你竟然比我劉家還厲害,這不是反嗎?因此曹操必然不忠,劉備必然忠。這是身份使然,跟想法沒半毛錢關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