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4歲被拐33年後憑記憶找到了家

4歲被拐33年後憑記憶找到了家

旅遊 更新时间:2024-11-25 00:41:38

一個人一輩子能有多少個14年?

對父親孫海洋來說,他人生中最好的14個年頭,都奔跑在尋找孩子的路上。

孫海洋曾經從農村到縣城,從縣城到武漢,在武漢輾轉六年,又去到湖南、四川,靠着做小生意撐起了一家人的生活。為了給子女更好的成長環境,2007年他帶着妻兒來到了深圳。

孫海洋在深圳“城中村”白石洲租下了一個店面。他站在門口看着這座白日裡車水馬龍、夜裡燈火通明的城市,想到兩個孩子以後會在這個繁華的都市長大,内心無比激動、無比滿足。

33歲的他躊躇滿志,可他怎麼也想不到,這座夢想之城,卻給了他奪命般的當頭一棒。

4歲被拐33年後憑記憶找到了家(奔波30個城市14年又57天)1

孫海洋

2007年,4歲的兒子孫卓被一輛玩具車拐走。此後14年間,為了尋找孫卓,孫海洋在30多個城市來回奔波,2021年12月,在警方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下,孫海洋找到了孫卓并帶他回家。

此時距離孫卓走失,已經過去了14年又57天。

這個要強了半輩子的父親,在認親時,抱着孫卓崩潰大哭:

“我們終于找到孩子了,再不用到外面去找孩子了。”

一家人也終于過上了這14年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團圓年。

孫卓回家8個月後,孫海洋的女兒孫悅将父親的經曆寫了一本書——《回家:14年又57天》。

4歲被拐33年後憑記憶找到了家(奔波30個城市14年又57天)2

“懸賞二十萬尋兒子店”

2007年10月3日,孫海洋的包子鋪開業了。這家店周圍人流量大,最令孫海洋滿意的是,旁邊就是幼兒園。

2007年10月9日晚上8點多,孫海洋被驚醒。

此時,他的包子鋪開業一周,而兒子孫卓從老家接來到深圳上幼兒園才兩天,被拐走時還穿着嶄新的園服。

“海洋!快點!孫卓被人家用一輛玩具車拐走了!”

他一下子就從睡中坐了起來,說:“誰啊!”

孫海洋的妻子四英急得跺腳:“修鞋匠看見了,是一個提皮包的人。”

他幾步沖到巷子口找鞋匠,大聲問道:“孩子弄到哪兒去了?”

修鞋匠還沒有意識到有問題,應道:“不是和你的親戚往那邊去了嗎?還給了一輛玩具車讓他玩。”

他指的是店鋪的左邊,通向幼兒園和居民區的方向。

親戚?我在這個地方哪裡來的親戚?孫海洋的腦子一陣發蒙。

他在地上蹦了兩下,又原地轉了兩圈,拔腿就往鞋匠指的方向拼命追去。

那個時候,孫海洋對“拐賣”根本沒有概念,還以為是别人家裡缺小孩兒,看孩子很可愛就把他騙回家養了,也根本不知道有“人販子”這種存在。

“人販子”這個詞超出了他的理解範疇。在這個高速發展、應有盡有的一線城市,竟然還有一門“販人”的生意?賣掉一個孩子,誰還能心安理得地吃得下飯、睡得着覺?

他一邊報警,一邊朝鞋匠指出的方向一路狂奔……

當晚,孫海洋遇到了許多的十字路口,正如他此後14年穿梭在尋子的無數個十字路口。

4歲被拐33年後憑記憶找到了家(奔波30個城市14年又57天)3

年輕的孫海洋和他的尋子橫幅,這是一條他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他從來沒想到, “天都黑了,不要跑出去!”這句斥罵竟成了後來14年裡,他對孫卓說的最後一句話。

孫卓消失的72小時内,孫海洋印了成千上萬張尋人啟事,印着孫卓面孔的照片,貼在他目之所及的所有電線杆、牆面、公告欄、樹皮、廣告牌、商場的玻璃門上……

失去孫卓4天後,孫海洋接到了公益組織“寶貝回家網站”志願者的電話,志願者幫他把孫卓的信息登記到網站上。孫海洋當時心事重重,也并沒把網絡當回事,但這是四天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主動提供幫助的人,他很感激。

還有一回,他在張貼尋人啟事時不小心有一張掉了下來,當時他趕着去别的地方,就沒有理會。等他再回來,發現那張尋人啟事已經被人牢牢貼了回去。

後來孫海洋覺得,正是這些陌生人的點滴善意,在冥冥中守衛着他内心的火苗。

“正是始終對人性之善抱有純粹的信念,我才相信自己腳下的這條路一定會有終點。”

2007年10月22日,孫海洋将“天津包子店”招牌更換為“懸賞二十萬尋兒子店”。

4歲被拐33年後憑記憶找到了家(奔波30個城市14年又57天)4

此時距離孫卓回家,還有14年。

不久後孫海洋把包子鋪轉讓了,唯一的要求就是保留“懸賞二十萬尋兒子店”的招牌,後來白石洲風雲變幻,拆遷改造,卻始終保留着那塊紅底黃字的大招牌,數十年如一日地挂在人們頭頂。

“我最怕的是連騙子都不騙我”

每沖洗一張照片要花一元錢。報社的尋人啟事欄目收費600-900元不等。電視台幾十個字的尋子信息要300元。

找孩子是要花錢的,僅在2007年,孫海洋就印發了10萬份尋人啟事,很快入不敷出。

有一天孫海洋讀報時靈光一閃,何不讓自己成為一條“新聞”?

淩晨一點,他一個人悄悄帶着幾千份尋人啟事跑到了《南方都市報》深圳的報社大樓,在街頭巷尾以最大的密度貼滿了尋人啟事,甚至将《南方都市報》的廣告牌都貼了個嚴嚴實實。

第二天他果然接到了《南方都市報》記者的電話,他為孫海洋做了第一篇新聞報道,整篇有三百字,刊登在《南方都市報》的頭版。這條報道産生了意想不到的轟動效果。

除了越來越多的熱心人打電話給他提供線索,孫海洋吸引來的還有形形色色的騙子們,他的“懸賞二十萬”就像炸了全國各地騙子們的“鍋”。

最高峰時他曾經一天接到過40個騙子電話。

但孫海洋不害怕騙子,也從來沒有真的憎恨過這些騙子:

“越是有人打我的電話要聯系我,我感覺就越有希望。我最怕的是連騙子都不騙我。”

這世間有多少個丢失的孩子,就有多少個破碎的家庭。

4歲被拐33年後憑記憶找到了家(奔波30個城市14年又57天)5

3歲的孫卓,這張照片曾被印在至少幾十萬份尋人啟事上

因為失去了孫卓,孫海洋的家庭一度瀕臨崩潰。最難熬的那段時間,隻要他在家,家裡就總會暴發争吵。他和妻子吵,他和母親吵,妻子和母親吵。

然而幾天後,路過的徐風吹幹了淚網,他又像上了發條似的移動起來。

家裡還有養育他成人的父母,還有同樣承受着失子之痛的妻子,兒子也不知在這人世間的哪個小角落哭泣着。

尋子的路也讓孫海洋意識到,拐賣兒童不是個案,是更需要引起全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于是他告訴自己:你叫孫海洋,這就是你生活的真實面貌。生命不息,尋子不止,這是你的命運。

2012年夏天,孫海洋跟尋子團體的朋友彭高峰一起見到了導演陳可辛,并講述了自己的故事。那時候陳可辛正在為電影取材。

這次見面後一直沒有下文,最開始孫海洋也沒放在心上,他已經習慣了嘗試各種可能性卻依然徒勞的結果。

直到2013年,孫海洋接到了陳可辛助理打來的電話,他才驚喜地發現這部電影竟然真的在拍,還真把他的經曆改編進去了。

4歲被拐33年後憑記憶找到了家(奔波30個城市14年又57天)6

電影《親愛的》裡張譯飾演的韓德忠,原型為孫海洋

2014年,電影《親愛的》殺青。劇組也總是邀請孫海洋一起參加宣傳活動,希望能有更多人知道他的經曆。在電影宣傳期間,陳可辛也不止一次地問孫海洋怎麼才能夠幫到他。

有一回,在深圳大學的演播廳裡,孫海洋、彭高峰及幾位主演站在舞台上。下面坐滿了大學生,黑壓壓的一片,各個都舉着手機在錄像或拍照。

陳可辛忽然把話筒遞給孫海洋:“海洋,說一句你最想說的話好不好?就以‘親愛的’為題,一句話就可以。”

他接過話筒,緩慢地一字一句地說道:“……親愛的孫卓,我一定會找到你。”

這之後似乎靜默了幾秒。

接着掌聲雷動,幾乎要掀翻屋頂。那是孫海洋這輩子聽過的最響亮、最持久的掌聲,充滿了年輕的祝福。

那是一個多麼有溫度的場面,黑壓壓的人群裡有着許多雙極明亮的眼睛,專注、濕潤、熱忱。

孫卓回家了,再也沒有第14年又58天了

時間一晃過去了十幾年,孫海洋見證了許多孩子回家,但和許許多多的家長一樣,他也還是沒有找到孫卓。

2021年9月27日,從深圳驅車一千多千米趕到重慶,孫海洋第一次見到了警察樊勁松。

因為核酸過期進不了刑偵局,孫海洋急得冒汗,樊勁松卻徑自往水泥地上一坐,掏出筆記本,進入了工作狀态。

2021年,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團圓行動”,截至6月11日就找回了1737名被拐兒童。

時間走得很快,這一年,大女兒孫悅去新加坡留學,小兒子孫輝上小學四年級了,孫海洋也覺得自己忽然老了。

孫卓呢?他該是十七八歲的少年了。他閉着眼睛努力想象孫卓現在的樣貌,可是那種想象像聚不攏的煙霧,一抓就散了。

他想如果走在街上,他和孫卓擦肩而過,他們誰也不會認識誰,就像陌生人一樣朝着反方向漸行漸遠。一想到這,他就心痛不已。

4歲被拐33年後憑記憶找到了家(奔波30個城市14年又57天)7

14個年頭,是無聲的,卻有痕迹,這張臉被歲月之手慢慢揉皺了

一直非常關心孫卓案的寶貝回家網站站長張寶豔也替孫海洋着急,她先是向孫海洋要了他和妻子的照片,說要給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打拐支隊的樊勁松警官做人臉識别。

過了幾天,她又急着要他們年輕時的照片,再過幾天又要孫卓的表哥、堂哥在十七八歲時的照片…… 孫海洋幾乎把一切能跟孫卓扯上關系的照片都發過去了。

9月27日,孫海洋終于按捺不住,連夜驅車趕到重慶找這位幫他做了好幾個月人臉識别比對工作的樊警官。

那天,樊勁松掏出一張照片問他:“海洋,你知道這是誰嗎?”

孫海洋低頭細細地看那張照片,上面是一個留着寸頭的少年。他努力想從這張陌生的臉上看出一些線索,卻毫無把握,隻好說:“不知道。”

樊警官也沒說什麼,若有所思地把照片收了起來。孫海洋從樊勁松那裡帶回了一個揮之不去的疑慮,他隐約覺得,有什麼大事就要發生了。

自那以後,時間就像被加速了,命運的齒輪開始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咔咔”轉動。

到了12月5日,一直跟他聯系的刑警“保哥”盧保磊來電,煞有介事地叮囑孫海洋第二天千萬不要去外面,準備下午現場認親。

第二天認親現場,一直到孫卓真正出現前,孫海洋和妻子四英都還是臉色鐵青,全部感情壓抑到臨界點。

他們深感到自己已經不能承受一丁點兒差錯了。他們在14 年又57天裡修煉出來的承受力已經到了最後最後的關頭。如果再給他們一丁點兒失望,他們一定會瘋掉、四分五裂。

這時,有人告訴他,孫卓要從另外一扇門進來了。

一瞬間,孫海洋産生了難以言喻的巨大恐懼,感到面前的一切太不真實了。他想他一定會馬上從一個夢裡醒過來,望着空空蕩蕩的房間發一會兒呆,想明白了,然後繼續度過他的第14年又58天。

他無法呼吸,心髒劇烈跳動。隻見一個少年沖進來,朝他小跑而來。

孫海洋也往前跨了兩步,把他抱進懷裡,勒住他。

“我沒來得及把他看清楚,隻模糊地意識到他比我高一些,可我還是感到他很幼小,像一個小小的脆弱的胚胎一樣在我懷裡。我必須捧着他、攥緊他,把他放回我的骨頭裡、血液裡。”

4歲被拐33年後憑記憶找到了家(奔波30個城市14年又57天)8

孫卓認親現場,孫海洋夫妻和兒子孫卓遲到了14年的擁抱

孫海洋這一生從來沒有感到自己的身體那麼輕過,裡面什麼都沒有了,随時可以飄起來,再也沒有第14年又58天了。

2022年,孫海洋一家一起過了孫卓回家後的第一個生日、第一個春節、第一個元宵節、第一個中秋節……再往後,他們還會一起過很多很多個節日。

結局之外

孫海洋一家是不幸的,卻也是幸運的。但在他們一家團圓的“結局”之外,“天下無拐”還是一個稍顯遙遠的夢想。

和孫海洋一起尋子的同伴,還有很多人依舊沒有尋回孩子。有的人,已經找了32年,從青年找到兩鬓斑白。

而新案還在發生。孫海洋認識的最年輕的尋親家長是“90後”。“90 後”在他眼中已經是下一代人了,可他們也都走在這條無窮無盡的路上。

孫海洋打開那份由他收集來的、記載了3000多個名字的名單,那些名字多麼微不足道,在一個最不重要的角落,發黃、褪色,被遺忘。這些名字無知無覺,無聲無息。

故事沒有講完,也永遠講不完。多年以後,這些紙張會被蛀壞,名字也會被我們漸漸遺忘。但在這人世間,一定會有人日夜呢喃着這些名字。

4歲被拐33年後憑記憶找到了家(奔波30個城市14年又57天)9

好在,情況在一點點進步着:

2007年12月,公安部刑偵局打拐辦成立;2009年公安部部署全國開展打拐專項行動,建立了全國打拐DNA資料庫;2015年,修正了“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的相關規定,加重了對買方的刑罰;2016年,“團圓系統”正式上線;2021年,公安部部署持續深入推進“團圓”行動,2021年已找回曆年失蹤被拐兒童8370名......

現在,孫海洋仍在堅持參與公益活動,奔跑在幫助其他孩子回家的路上。

4歲被拐33年後憑記憶找到了家(奔波30個城市14年又57天)10

在孫海洋尋子的結局之外,阿信希望這本書能讓更多人關注到仍舊在路上前行的尋找者,關注到國家層面、法律層面、社會層面所不斷做出的努力。

無窮的遠方和無數的人都與我們相關,這個世界也值得我們鼓起勇氣堅持對希望的追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