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史前海洋巨獸?地球由百分之七十的海洋和百分之三十的陸地組合而成,其中海洋占據絕大部分,同時也是人類尚未踏足的領域,自科學技術有了飛躍式的進步後,人類逐漸走出地球,看到更浩瀚的宇宙,站在最高處,才深知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就連地球也是數以萬計星球中的小小一顆,除了宇宙充滿神秘之外,海洋也神秘莫測到現在為止,人類對海洋的了解隻是皮毛,由于技術能力有限,海洋的環境較為惡劣,人類也不敢貿然打擾,有人猜測海洋中有很多習性兇猛的生物,不僅體積龐大,狩獵能力數一數二讓我們來看下在遠古時代就存在的海洋巨獸,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五大史前海洋巨獸?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地球由百分之七十的海洋和百分之三十的陸地組合而成,其中海洋占據絕大部分,同時也是人類尚未踏足的領域,自科學技術有了飛躍式的進步後,人類逐漸走出地球,看到更浩瀚的宇宙,站在最高處,才深知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就連地球也是數以萬計星球中的小小一顆,除了宇宙充滿神秘之外,海洋也神秘莫測。到現在為止,人類對海洋的了解隻是皮毛,由于技術能力有限,海洋的環境較為惡劣,人類也不敢貿然打擾,有人猜測海洋中有很多習性兇猛的生物,不僅體積龐大,狩獵能力數一數二。讓我們來看下在遠古時代就存在的海洋巨獸。
1、滄龍古代海生爬行動物。生活在距今白垩紀晚期。滄龍類活動于淺海近岸,歸屬于有鱗目蜥蜴亞目、巨蜥超科滄龍科。該科包括已知的近20個屬,最大的體長超過10米。身體細長,頭中等大小,頸短粗,尾與身軀等長。行動時身體作蛇狀扭曲。四肢鳍狀,起掌舵作用。前後足均為 多趾節結構。趾節較多者可達10枚。牙齒錐形,大而尖銳。為當時水中大型兇猛的攻擊性動物。滄龍類的化石,主要産自北美和歐洲,亞洲亦有少量記錄,中國尚無此類化石發現。
2、龍王鲸又名械齒鲸,已經滅絕的古代海洋哺乳動物,現代鲸的近親,是鲸類中的一種,生存于3900萬至34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 龍王鲸剛開始被誤認為是巨大的海洋爬蟲類的化石,所以被命名為帝王蜥蜴。它最早是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被發現的,随後古生物學家從埃及與巴基斯坦發現的化石中辨認出至少存在兩個其他的種。 龍王鲸最大身長為18米,體重20噸,甚至可達21米,不過那個隻是疑似龍王鲸。而且擁有比現代鲸更為修長的身體。古生物學家對于它們已經退化的短小後肢非常感興趣,因為它可以證明現代鲸魚原先是由陸生哺乳類動物演化而來。龍王鲸也是密西西比州與阿拉巴馬州的州化石。
3、巨齒鲨因為鲨魚是軟骨魚類,一般骨骼部位很難留下化石,所以截止2013年隻找到它的一些像手掌一樣大的三角形牙齒化石和幾塊脊椎的化石。成年巨齒鲨牙齒一般10-16厘米長,最長超過18厘米,是大白鲨牙齒的好幾倍。雖然還沒有找到其完整上下颌骨化石,但科學家根據其牙齒的大小同比例放大推算出此種鲨魚大約有20米左右,體重大約有90噸,張開大口的嘴直徑可達2.8~3米。
4、梅爾維爾鲸又名利維坦鲸(Leviathan melvillei),生活在距今1300萬年前。利維坦鲸以《白鲸記》的作者、美國著名作家赫爾曼-麥爾維爾的名字命名。梅爾維爾鲸是在南美洲發現的一種中新世時期的已滅絕的齒鲸。利維坦鲸的種名是以《白鲸記》的作者、美國著名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名字命名 。梅爾維爾鲸巨大的牙齒(有些長度達到36厘米,最長達40cm)表明,這種龐然大物曾捕食更為強悍的獵物,甚至是體型比自身更為巨大的須鲸類。
5、薄片龍薄片龍是一種樣子古怪的蛇頸龍,活象長着超長脖子的侏儒一般。薄片龍就是利用這條脖子,遠遠地對獵物進行偷襲而不必擔心自己被獵物發現。它們悄悄地等待時機,然後閃電般彈起脖子咬住獵物。雖然薄片龍身材巨大,但它們腦袋很小,因此不可能對大獵物發起攻擊。薄片龍終生住在水裡,靠捕魚為生。它們常去海床底部搜尋小鵝卵石吞食,這樣不僅可以幫助胃部研磨食物,而且還增加了壓艙物以便遊泳。薄片龍往往要長途跋涉以尋找伴侶和繁殖地,而且還有證據顯示它們會撫養幼崽直到能自力更生為止。
6、克柔龍克柔龍得名于希臘神話裡的泰坦,宇宙統治者克羅諾斯。克柔龍是是世界上最大的上龍類之一,生存于白垩紀早期的阿普第階/阿爾比階。昆士蘭克柔龍的模式标本是在1889年于昆士蘭發現,該地于1億2000萬年是淺海,化石在1924年由Heber Longman叙述,保存于昆士蘭博物館。第二個種是波亞卡克柔龍,化石較為完整,在1977年于哥倫比亞的Villa de Leyva發現,在1992年由Hampe叙述,化石發現于哥倫比亞。
7、利茲魚利茲魚是一種已經滅絕巨大的厚莖魚目魚類,生活在1億6500萬至1億5500萬年前的侏羅紀中期,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巨大的硬骨魚類,同時也是地球上最大的魚。在現存魚類中與利茲魚最接近的是弓鳍魚,但是這兩種魚類之間的關系仍然距離很遠。利茲魚的名稱意為“利茲的魚”,因化石收集家艾佛列·尼克森·利茲于1886年在英格蘭彼得伯勒發現它的化石而得名。利茲在發現它的化石後,以problematicus作為利茲魚的種名,這是因為這具化石非常破碎,非常難以辨認及描述它。
8、杯椎魚龍杯椎魚龍是中生代海洋裡的猛龍。從外形上看,杯椎魚龍比較原始,它的身體細長,有10米左右。它們的細長外形和今天的海豚非常相似,堪稱魚龍中的“海豚”。和它的原始身份相符合的是,杯椎魚龍還沒有背鳍,并非不像後期的魚龍那樣背部隆起,但其直至的尾部像鳗魚一樣扁長,形成了尾鳍。這種長尾巴使它們成為遊泳好手。它們還擁有一副典型的魚龍牙齒,喙部也已經伸長了。它們常常在深水區遊曵,等待送上門的獵物。
9、滑齒龍滑齒龍身長6米,體重2噸,是種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屬于蛇頸龍目裡短頸部的上龍亞目。滑齒龍生存于中侏羅紀的卡洛夫階,約1億7000萬年前到1億5500萬年前。滑齒龍是一種海洋爬行動物,在侏羅紀晚期,它們粗壯的身影在四片中等大小槳鳍的驅動下四處遊蕩。滑齒龍的長颚裡滿部尖銳的牙齒。滑齒龍的鼻腔結構使得它在水中也能嗅到氣味,這樣滑齒龍就可以在很遠的地方發現獵物行蹤。除了要上浮呼吸外,滑齒龍一生都在水中度過,因此它們也是卵胎生動物,喜歡在淺海域産仔。
10、鄧氏魚是一種活于泥盆紀時代(距今約3.6億至4.15億年前)的古生物,身體長約8至10米,重量可達4噸,其主要食糧是有硬殼保護的魚類及無脊椎動物。主要獵物是沒有硬骨的魚類及有硬殼保護的無脊椎動物,例如直角石和那時候的鲨魚,是當時地球海洋裡面的頂級掠食物動物。關于鄧氏魚名字的來曆有人說由于這種魚的化石被發現的時候被稱為定是魚,後來根據音譯就叫成了鄧氏魚。是被認為咬合力第二巨大的史前魚類,并且同時也是泥盆紀時期最為巨大的魚類,根據考古學家以及動物學家的研究表明,鄧氏魚當時在海底幾乎可以說是稱霸的地位,是一種處于頂級的海洋掠食動物。
11、劍射魚它生活在8700萬年至6500萬年前,長6米,天敵Cretoxyrhina之類的鲨魚。 劍射魚有暗藍色的背部和銀亮的腹部,作為它對上方和下方的僞裝色。一頭有利刃般的牙齒,一頭有強勁的尾巴,這樣的組合使它成為一種強大的追擊型的獵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