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剪紙比較了解的小夥伴會發現,剪紙人物題材中有很多娃娃形象,比如百子圖、和合二仙、年畫娃娃等等,今天我想寫一寫民俗中的抓髻娃娃。“抓髻娃娃”是我國民間剪紙藝術中最為古老、誇張、樸素、喜慶的形象之一,娃娃正面站立,圓頭,兩肩平張,兩臂下垂或上舉,兩腿分開,手足皆外撇。最突出功能是生殖繁衍,其次才是驅鬼、辟邪、招魂等,她是母系氏族社會女性生殖崇拜的一種原始圖騰文化的遺存,原型可以追溯到古代曆史神話傳說人物女娲。
《太平禦覽》卷七十八引《風俗通》雲:“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垣于泥中,舉以為人。”女娲是中華民族的生殖繁衍之神,“娲”即“娃”(蛙),而且“娲”、“娃”、“蛙”發音相同。現今在黃河東岸吉縣、廣西左江、内蒙古阿拉善德拉山等處的原始社會岩畫上,畫面展示的生育女神女娲,就是頭梳雙髻,豐滿的雙乳下垂,兩臂上舉,兩腿又開的分娩姿勢的形象,正是“抓髻娃娃”的原型。
在陝北抓髻娃娃也稱抓雞娃娃,娃娃一手抓雞一手抓兔,是因為金雞是太陽的象征,玉兔是月亮和陰性的象征。安塞剪紙中的“抓髻娃娃”,把女性頭上梳的兩個抓剪成兩隻雞,保存了早已失傳的商代的民俗和文化,它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裡的商代青玉女佩完全一緻,娃娃一手舉鳥(陽),一手舉兔(陰),陰陽結合産生生命,是生殖崇拜的遺存。
一、送子娃娃
抓髻娃娃是典型的祖先崇拜與生殖崇拜的結合,象征子孫繁衍,生命綿延。在表達形式上有時會用碗的造型作為底座,合碗寓意陰陽相合。有時會采用葫蘆造型,葫蘆裡面有乾坤,乾為天,坤為地。輔助圖案常以金瓜、石榴、葫蘆等這類多籽(子)的植物果實象征人類的生育。
二、招魂娃娃
唐代盛行剪紙招魂,杜甫在長詩《彭衙行》中寫道:“延客已曛黑,張燈啟重門。暖湯濯我足,剪紙招我魂。”剪的是什麼!無從考證。現在在黃河流域農村最為多見,是剪個紙人吊在牆上或放在炕下,用筷子敲碗,邊走邊喊着娃娃的名字,一直走到娃娃被驚吓的地方,讓被吓掉的魂重新回來。所剪的紙人就是“招魂娃娃”。孩子生病、孩子滿月、過生日及新婚嫁娶等民俗行為中都會大量地出現抓髻娃娃,焚化送病娃娃、懸挂招魂娃娃、張貼送鬼娃娃等行為至今仍然存在。
三、辟邪娃娃
辟邪娃娃在表情上一般比較誇張,比如血盆大口、怒目而視等等。
抓髻娃娃剪紙,在構圖上,除了獨立構圖和左右對稱構圖,還可以采用團花形式,因“髻”與“吉”同音,團花形式的抓髻娃娃更能烘托吉祥歡樂的氣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