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鎮情懷攝影作品欣賞

古鎮情懷攝影作品欣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08:35:01

有人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但事實并非如此。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裡有幾處校舍,每次路過或走進這裡,都會感到曆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這裡是震旦大學舊址。


自9月27日起

楊浦學悅風詠書社

“‘何以上海’攝影展高校篇

——震旦大學”活動

首次公開一批老照片

帶你領略其背後的故事


震旦大學,原名震旦學院,由馬相伯創辦于1903年,位于上海徐家彙天文台舊址。1928年,學校正式改名為震旦大學,1952年,學校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被撤銷,其醫學院和聖約翰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在原址合并成立上海第二醫學院,其餘系科各自并入複旦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交通大學等其他高校。


作為一所中國近代著名教會大學,震旦大學曾有“東方巴黎大學”美譽,也是中國第一所開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校,擁有中國第一家博物館“震旦博物院”,即上海自然博物館前身。


本場“何以上海”攝影展高校篇,以震旦大學為主題,展出了38張未曾公開發布過的珍貴曆史照片,學校創辦人馬相伯先生的人像照、震旦新大禮堂、博物館、化學實驗室……一張張老照片重現了震旦大學的輝煌與落幕。


古鎮情懷攝影作品欣賞(來看一場攝影展)1

古鎮情懷攝影作品欣賞(來看一場攝影展)2


沿着學悅風詠書社的台階拾級而上,正面是一張書法匾額,左側就見數十張攝影作品貼于牆頭。照片皆為黑白色調,顯出年代的印記。

學悅風詠書社社長陶焱告訴記者,這些老照片多是他自己的收藏。一直以來,他對上海各所高校的曆史都有強烈的探究欲,希望通過搜集照片,考證它們的曆史。


“我一直希望對上海過去的故事進行一個體系化梳理。此次,我們就針對上海20世紀前後的高校,做了照片搜集與展示,尤其是震旦大學,其創辦人馬相伯先生與學生們的合影是非常珍貴的,外界難覓。我們希望通過展覽,讓更多人能對震旦大學的過去有一個了解,更為他們探知上海灘的過去打開一個窗口。”


古鎮情懷攝影作品欣賞(來看一場攝影展)3


“學悅”出自《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風詠”取自《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将中國的人文與曆史傳播給社會大衆,一直是學悅風詠書社的願景。


古鎮情懷攝影作品欣賞(來看一場攝影展)4


此前,書社持續推出“何以中國”“何以上海”“何以江南”等系列公益講座,以風詠講壇為載體,為社會公衆帶去書香書韻。而本次展覽,也是“何以上海”系列的一部分。學悅創始人陶焱表示,未來,“何以”系列還将不斷豐富與深化,這是學悅深入研究地方人文曆史的成果,也是貫通專業學術能力與大衆文化傳播能力的嘗試。


據悉本場展覽将持續至10月31日地址位于政立路461号有興趣的市民可以趁國慶假期去書社觀展

古鎮情懷攝影作品欣賞(來看一場攝影展)5

來源:上海楊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