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讀《三字經》,經常搖頭晃腦的背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可見《三字經》教導給我們的是人性本善,而一切惡源來自于外部的環境。以前上曆史課,古人也曾就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探讨過,如孟子就說"人性本善",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而同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荀子就認為"人性本惡",他表示"人之生也固小人",這小人就是所謂的"惡"了。
但其實,我們評判善惡的标準是什麼呢?就像我們說好人與壞人一樣,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單看對自己好壞與否了,這個世上從來沒有絕對的好壞,善惡也是一樣,但倘若非得說出個絕對出來,我認為"人性本惡"。
"人性本惡"體現在哪方面呢?比如說一個人對你好,對另一個人差,或許你覺得他是好人,但其實他也在作惡啊,《三字經》裡說,人性本善,隻是在後天的環境影響下,慢慢有了善惡之分,若是這樣,最初的惡又來自于哪裡呢?你或許會說,若是人性本惡,那最初的善又來自哪呢?但我覺得,這才是教育的意義,教育的意義其實是一種約束,人們在漫長的生活中積累出來的經驗告訴他們,若想要生存,人類就需要共存,必須保持理智,約束自己内心的"惡",在這種約束下,人類開始慢慢發現"善"的好處。
我們常說"食色性也",這裡的性自然是指人類的本性了。"食"是人類的本性,但"食",本身就不是"善",嚴苛來說,我們生而為人,會吃各種食物,食物都是什麼呢,不管葷素,那都是生命,吃肉,扼殺的是動物的生命;吃素,破壞的是植物的生機,沒有人有資格說甯願餓死,也不殘殺生命,包括吃素的僧人,我們不忍殺害的,隻是人類認為重要的生命,可衆生平等,人類的評判标準也不過是我們自己。
要想生存,就會作惡,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隻是針對大惡與小惡而已。一個本性單純的人,不是說他有多善,隻是他什麼東西都不懂,若沒有後天教化,在他心中沒有善惡的标準,他做出的事情絕對是利己的,利己在很大程度上就會"損人",對别人來說,就是作惡了。
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能在後天培養出幾個品行高潔之人就已經十分困難了,不然古人怎麼總是以"君子"作為畢生向往的準則呢,因為那是許多人都不能達到的境界,能被人稱之為君子的人,必是極少的,因為少,人們才想成為那樣的人,這就是"物以稀為貴",若每個人都從不作惡,都品性好,那些被稱作"君子"的人也不會因為這點被後世稱贊了,因為都是這樣的人啊!
荀子說:"聖人之所以同于衆其不異于衆者,性也;所以異而過衆者,僞也。"就是說,人性本惡,隻是聖人的可貴之處在于能把這些惡僞裝起來。人性本惡,是小惡,但不加以節制,就會亂,就是大惡了,這個世界最大的成就是有法律有道德給人約束,若是沒有這種約束,人類的惡性就會因為沒有壓制而全部暴露出來,世界就會變得混亂,畢竟這個世界上許多慘無人道的案例都來源于一個"貪"字,對金錢的渴望、對權勢的追求、還有對性的本能......而這種貪欲也不過是人類最真實的本性而已。
嬰兒剛出生就知道搶食,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嫉妒,誰都渴望更多的愛與關注,這就是一種"惡"。長大後的人不再為類似小事而煩擾,開始追求更多的東西,守住底線就沒什麼,但守不住的話就會造成大惡,在道德的約束下還有如此多的"大惡"出現,若沒有約束,世上還能有多少"善"呢?
生在這個世間,為了生存,"惡"必然是本性了。而我們能做的,不過是時刻約束着自己,在教育的感化下,創造更多的善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