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關内的喪葬習俗

關内的喪葬習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5 02:54:40

喪葬 解放後喪葬習俗古今結合,治喪祭奠禮儀逐漸從簡,傳統禮節大部分簡化。

首先子女在臨終前都守在其身邊聽老人的遺言,人老壽終後先為其穿壽衣,後将遺體移至堂屋,放在棂床上,燒紙,家人及左鄰右舍在棂前痛哭一場(動哭聲)。此時治喪組織開始工作,緊接着送倒頭盤纏,孝子孝女按長幼排隊,披麻戴孝,由跑董領着去土地廟送盤纏(現在已經免除這一項了)。同時禮司人員派人将死訊及安葬日期給死者親朋好友送去,親友得知後即日前來吊唁,瞻仰遺容。第二天先給死者淨面,衆人同遺體告别,然後去殡儀館進行火化。所有喪局服務人員在大董(主要負責人)的安排下,禮櫃、外櫃也開始工作。請樂隊、邀炮手、顧架隊都有專人負責。喪期為大三天(夜間12點以後)、小三天(夜間12點以前)。

關内的喪葬習俗(淺談魯西北地區喪葬風俗)1

火化車來了,由孝子們出門迎接。由孝子的長子将骨灰盒抱起回家到靈棚,放到早已準備好的供桌上,其他孝子孝女哭着禱告着。衆人焚紙吊唁、黃昏時分,鄉裡鄉親端着餃子和紙,來到棂前禱告幾句,這叫“辭靈餃子”“也叫上道餃子”。樂隊到來後開始演奏一番、随後跑懂領着樂隊提着燈籠率領衆孝子開始圍莊轉逢人磕頭叫“謝莊鄉”回到靈棚後再謝禮櫃、外櫃、廚房。然後衆鄉鄰前來祭吊、并設賬房。晚飯後樂隊開鑼演奏、棺底用銅錢擺放北鬥七星然後入殓。夜間12點左右孝子背着影子草圍着棺木喊着逝者轉一圈,衆人擡着女兒、外甥女出資購置的紙草牛馬等彩禮、衣物,領着孝子孝女喊着逝者,選擇一十字路口,将其燒掉,這叫“燒門幡”。第三天出殡。這是最關鍵的一天。開墳、待客、死者是女的,還要待“主母席”(主要待死者娘家的男女客人)。午飯後,喪局所有人員張羅出殡的事“請奠客”,準備石頭、水盆、火(燒死者的枕頭)。一切準備就緒,由跑懂領着樂隊及孝子走出家門,給莊裡莊鄉作揖磕頭,這叫“謝莊鄉”為了感謝父老鄉親的幫忙。三四點鐘,出殡開始,起棂,炮聲隆隆,鼓樂引路,孝子孝女哭聲震天動地,架子手們撫棺慢慢出門。将棺材放在專門擡棺的禦架上,打扮禦棚後。擡棺過山水火三關。首先孝子持瓦由跑董領着在石頭上将瓦摔碎。過三關後落棺布奠。孝子拜迎門奠、然後幹兒、娘家侄子、外甥、等分别祭拜奠。一奠一起棺、也叫“行路祭”到墳地後,先将剩餘紮彩燒掉,後将棺材入墓穴,翻蓋席填土成墳,插上長錢紙和花圈。孝子們撕開孝帽、解開麻繩回家圍莊子再謝莊鄉。出殡後的第二天孝子們穿着孝衣黎明天亮前去新墳添土、夫妻墳墓叫圓墳、單人的墳墓埋長些。天亮後提着點心走親串門去謝孝。祭奠日,五期、進期、百日。周年祭日均上墳、上墳時男子畫十字、女子畫圓圈留口朝西南,緻祭時均以焚紙為主,子女戴孝持服為父親兩年半、母親三年。過年時供奉牌位,三年期滿添上神主家堂。這就是我們這邊的風俗,你們那邊呢?

關内的喪葬習俗(淺談魯西北地區喪葬風俗)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