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的用法區别本是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常識,但在使用中也最容易發生混淆,再加上一段時間裡,中學課本中曾将這三個詞的用法統一為“的”,因此造成了很多人對它們的用法含混不清進而亂用一通的現象。
本節将整理推送了“的,地,得”的專項訓練,希望能夠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清“的,地,得”用法。
文末有word版完整高清資料獲取的方法!
一、“的“的後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或詞語,如:的 名詞
敬愛的總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貴的教科書;鳥的天堂;偉大的祖國;有趣的情節;優雅的環境; 可疑的情況;團結友愛的集體;他的媽媽;可愛的花兒;誰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二、“地“後面跟着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如:地 動詞
高聲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瘋狂地咒罵;嚴密地注視;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圍;沙沙地直響;疑惑地問;從容不迫地說道;用力地踢;仔細地看;開心地笑……
三、“得”前面跟的多數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後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狀态的詞或詞語,表示怎麼怎麼樣的,如:動詞 得
跳得高;走得快;踩得稀爛;疼得直叫喊;瘦得皮包骨;紅得發紫;氣得雙腳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樂得合不攏嘴;驚訝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掃得真幹淨、笑得多甜啊…
“的、得、地”,不一樣,用法記心上
左邊白,右邊勺,名詞跟在後面跑;“美麗的花兒綻笑臉,青青的草兒彎下腰。清清的河水向東流,藍藍的天上白雲飄。”
左邊土,右邊也,地字站在動詞前;“認真地做操不馬虎,專心地上課不大意。痛快地玩耍來放松,用心地思考解決難題。”
左邊雙人就是得,得字站在動詞後;兔子兔子跑得快,烏龜烏龜爬得慢。青青竹子長得快,參天大樹長得慢。
“好的,地,得”專項訓練
由于篇幅原因,今天的内容就到這裡了,如需更多完整word版學習資料,學習方法,都可以關注通過下方方式找我免費領取!
打印領取步驟:
1、點擊頭像進入主頁然後再關注,2、接着點擊“私信”發送【01】即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