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天麻種植後的注意事項

天麻種植後的注意事項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22:01:44

天麻種植後的注意事項(天麻栽植有講究)1

“我前天在光霧山鎮走親戚,聽說原來的寨坡鄉溪口村有些老百姓利用林下地種植天麻,一年收入上萬元,我家也有很多林下地,準備把這些地利用起來種植一些天麻,但不知道咋整。”11月23日,南江縣高塔鎮天宮村村民黃文凱在說起今後的庭院經濟發展時,指着他房屋四周的林地說道。對此,筆者當即電話采訪了南江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經濟作物栽培專家蔡強國。

老蔡說,每年 11 月至來年的3月都是天麻的栽種期。栽植時,選取無病斑、無凍害、不腐爛,個頭相當、健壯、外觀整齊、個頭大、成色好、無創傷的天麻作為麻種,并用新高脂膜10-50倍液拌種,以防止病害侵入。

将準備栽植天麻的坑底挖松,整平後鋪上一層闊葉樹樹葉及腐殖土,然後把事先準備好的木材均勻擺在坑底,材間距離 6-8 厘米,每窩 放 6-8 根 木材。栽時把密環菌枝緊靠放在木材兩側魚鱗口處,再把天麻種子放在菌枝和木材處,以便使兩者很快建立營養共生關系。之後把剩餘的蜜環菌種分成黃豆大小的顆粒,均勻散放在木材中間。之後用腐殖土或細沙填平,輕輕壓緊,不留空隙。若種子和菌種、菌枝數量多,可以在第一層上面再栽培一層,其方法同上。但注意上、下木材擺放要成”井“字形。最後在上面覆蓋細土15厘米左右,蓋枯枝落葉,成龜背形,略高于地面,以利排水。

天麻栽植宜選半陰半陽的富含有機質的緩坡地、谷溝地栽種,土質以疏松的壤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為好。土壤pH值5—6,即偏酸性的生态環境為宜。忌黏土和澇窪積水地,忌重茬。對選好的地塊要深翻35厘米以上,每畝施入1000—1500公斤基肥,澆透水,并用新高脂膜噴霧于土壤表面,以保墒防水分蒸發、防曬抗旱、保溫防凍、防土層闆結,窒息和隔離病蟲源。

種植天麻先要培養好蜜環菌菌材或菌床。适宜蜜環菌生長的樹種,常用殼鬥科的青杠、槲栎、栓皮栎、毛栗等,以樹皮厚、木質堅硬、耐腐性強的闊葉樹為好。将選好的木材鋸成40—50 厘米長的木棒,樹皮砍成魚鱗口。在選好的地塊,于栽前2—3個月,挖深25—30厘米、寬60厘米、長度據地形而定的窖。窖底松土整平,鋪放一層幹樹葉或腐殖質土,用處理好的新木棒與帶蜜環菌的木材(俗稱菌材)間隔擺1層,相鄰二棒間的距離為6—7厘米,中間可夾些闊葉樹的樹枝,用腐殖質土填實空隙,以防雜菌污染,再覆土3—4厘米。同法擺第二層,上覆土10厘米。保持窖内濕潤,上蓋雜草遮蔭降溫保濕,使蜜環菌正常生長,即成菌床。

天麻栽種後雖不需要施肥,不用松土除草,保持野生狀态,但要經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地溫15-28 攝氏度。在根莖膨大期要噴施藥材根大靈溶液于葉面,以促使葉面光合作用産物和營養向根系輸送,使根莖快速膨大。越冬前要加厚覆土,并加蓋樹葉防凍;6-8月高溫期,應搭棚或間作高稈作物遮蔭,雨季到來之前,清理好排水溝,及時排除積水,以防塊莖腐爛。春、秋季節,應接受必要的日光照射,以保持一定的溫度。同時還要防止人、畜踩踏。

潘登 特約通訊員肖定懷 采訪整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