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服裝究竟該稱為“漢服”還是“華服”
枯木
服裝是人類區别于其他動物的最明顯外在标志,源自人們對于保護身體的需求,剛開始獸皮樹葉,後來上升到審美禮儀觀念,功效得到擴充,從而形成了服裝。
服裝分開為衣服和裝飾,從記載來看,我國是人類最早對服飾進行分類研究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代,然後在夏商時期服飾制度初見端倪,到了周代漸趨完善,并被納入“禮治”範圍。
《竹書紀年·五帝紀》:“[黃]帝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記載了黃帝開始對服裝進行革新(《竹書紀年》真僞值得懷疑,然而服裝起源于三皇五帝是得到公認的。)。《詩經·小雅·大東》:“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詩經.碩人》:“碩人其颀,衣錦褧衣。”,《周禮·春官·典瑞》:“辨其名物,與其用事,設其服飾。”,記載了商周時期人們對服飾的講究。
《禮記·玉藻》是第一篇系統化闡述古代關于服飾禮儀規定的文獻資料,記載了當時天子和諸侯的衣服、飲食、居處及其後、夫人、命婦的服制等,說明我國最遲在周朝就已經對服飾規範化、系統化、制度化,而且非常完備。
在西周時期,文王武王的豐功偉績,使得國家凝聚在以周室為核心的統治下,文化基本統一,服飾制度按部就班。周王朝以“華夏”自居,古代“華”、“夏”通用,意味着自己繼承了“諸夏”,是三皇五帝的真正後代,以區别于周邊少數民族,并稱四方為"夷蠻戎狄",《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雲:“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将“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至漢代以後成為漢族的别稱,始帶有民族概念。
随着西周的“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制度的施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逐漸強大,周室變得影響式微,一些諸侯國開始觊觎霸主地位,又因為地域特色和生活習慣差别,風俗習慣差異,再加上文化“百家齊放、百家争鳴”,使得諸侯國的文化服飾出現差異,中原各國服飾冠冕略有區别,然而主要特征是歸于一緻的,那就是中原諸侯國都會以“華夏”自居,以周朝傳統服飾特征的主要标志。
當時的服飾主要特征是“交領右衽”和“深衣”,“交領”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右衽”指衣襟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将右襟掩覆于内。)。“交領右衽”是從三皇五帝時期開始就有的習俗和制度,是古代服裝的最初始、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是凝聚生活習慣和文化内涵的人文體現,是區别于中原區域以外的少數民族的最明顯的服裝特征。“束發右祍”是華人的明顯标志,而“披發左祍”則是少數民族的标志。孔子在《論語·憲問》裡說過:“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服飾标志多麼看重,也看得出“交領右衽”在古代中國的服飾制度裡面的重要性。
關于“深衣”,《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餘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主要特征就是“上衣下裳相連”,寬袍大袖。而和中原諸侯國服飾相對的是“胡服”,胡服一般由短衣、長褲和靴組成,衣身緊窄,便于遊牧和射獵,于是有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變革。
秦朝統一中國後,全國統一律令制度,其中就有服飾制度,然而因為秦朝很短暫,因此服飾制度并沒有得到很好地實施,到了漢朝依然是各地差異很大,比如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簡牍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說明西漢初期服裝依然因地域不同,着裝有差異。後來,漢高祖任用太常叔孫通,依據夏商周三代遺存的禮儀制度,結合秦朝現有的禮儀制度,制定了一套新的禮儀制度,其中就包括服飾制度。
新的服飾制度仍沿襲“交領右衽”和“深衣”形式。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些變革,比如女子深衣,有直裾和曲裾兩種,裁剪已經不同于戰國深衣;男子深衣外衣領口詹寬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為方便活動,後襟自膝蓋以下作梯形挖缺,使兩側襟成燕尾狀。其他的變化也有不少,這裡就不贅述,諸如此類,萬變不離其中的是“交領右衽”和“深衣”形式。
由于不少英明天子的文治武功,比如“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孝宣中興”、“光武中興”、“明章之治”等等,使得漢朝成為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開通絲綢之路,拓展疆域,驅逐匈奴,使得四方歸附,周邊降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定了儒家成為以後兩千年的主流思想,文化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揚,其中服飾制度也成了後代近兩千年服飾文化的主要依據和圭臬。
馬王堆出土的素紗禅衣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文化最繁榮的黃金時期,漢朝則是經濟軍事文化共同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成為那個時代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國家,對我們和對世界的影響深遠,“漢族”就源自漢朝,“漢服”同樣成了華夏服裝的代名詞。
到了唐朝,曆史上我國文治武功的第二個黃金時期,随着對外交流的增多,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聲譽遠揚海外,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服裝則被稱為“唐裝”,逐漸取代了“漢服”,成為華夏服裝的代名詞。
其實唐裝是漢服的繼承和發展,在形制上略有改變,然而在核心特征上依舊延續漢服的主要特點,那就是“交領右衽”和“深衣”形式,不過出現了“圓領袍”和“半臂裝”以及“齊胸襦裙”、“交領襦裙”等新款式。唐裝款式特點繼承漢服,上衣下裳,寬衣大袖,顔色鮮明靓麗,顯得更加時尚和飄逸。
唐朝以後,曆經兩次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統治,服飾制度曾經有過較大改變,然而,唯一不變的是“交領右衽”和“深衣”形式,這種代表華夏民族最基本特征、最基礎的特點的服飾标志,延續了幾千年,一直到到近代,在西服傳入後才逐漸沒落,成為塵封的記憶,往往隻能在戲曲或者影視劇當中才能略窺一斑。
如今,随着國學回歸,具有深厚底蘊和曆史積澱的優秀文化再次迸發出魅力,人們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喜愛度越來越強烈,國學熱随處可見,各種國學活動方興未艾。其中,華夏民族的傳統服裝,也被不少人呼籲,希望國人能夠在舉辦一些活動或者參加一些儀式的時候,恢複穿着華夏服裝形式,讓傳統服飾再一次煥發出她原本就存在的誘人魅力。
尤其是看到周邊國家,日本、朝鮮、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這些繼承了我們華夏服裝文化特點,并結合本地民族服裝特色的國家地區,在一些盛大節日或者祭拜祖先、婚喪嫁娶等重大儀式的時候,都會身着精美的民族服裝,俊男靓女,寬袍大袖,潇灑飄逸,婀娜翩翩,讓人看了欲罷不能,心有戚戚焉。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也同他們一樣,在盛大的節日,祭祀祖先的時候,告慰先人:血脈未斷,文化長流;華冠麗服,炎黃一族;傳世永遠,日月明鑒。
恢複華夏服飾,任重道遠,需要廣大群衆的參與和認同,需要有關方面的宣傳和鼓勵,需要所有炎黃子孫的共同努力。然而,在宣傳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采取嚴謹的态度和認真的精神,不要打着傳統的幌子,舉着文化的牌子,卻沒有仔細研究傳統文化的精髓,取其皮毛,似是而非,不倫不類,落人恥笑,最後反而欲速則不達。
就拿華夏服裝名詞來說,有的稱為“漢服”,有的叫做“唐裝”,以鄙人的意思,還是以“華服”最有代表性和概括性。因為我們現在是五十六個相親相愛的民族合在一起的中華民族,是一同澆灌傳統文化的炎黃子孫,是不論地域不論身份不論國籍的黃皮膚黑眼睛的華人,因此,從包容和繼承的角度來看,如果推廣華夏服裝,還是以“華服”最為準确。
推廣華服,可以在繼承的基礎上予以适當改變,吸收流行元素,然而萬變不離其中,那就是“交領右衽”形式不能變,變了就不是漢服唐裝,更不是華服。因為華服的特點是幾千年的文化積澱和曆史延續形成的,是華夏一族的文化精髓和曆史結晶,不是想變就可以變的。
再看當前一些舉辦推廣服裝的活動,有些人缺乏文化常識,不懂華服文化的最基本的特點,經常鬧出笑話,尤其是“右衽”,有不少人不了解,左右颠倒,這在一些明星和大型活動中經常出現錯誤,不能不讓人心憂,因為左衽在傳統中屬于喪葬文化的穿着打扮,如此不嚴謹,如此缺乏文化素養,實在有點糟蹋中華服飾文化,因此值得引以為戒。
最後,希望華服能夠得到廣大百姓的認可,能夠得到更大程度的推廣,希望在不遠的将來,在春暖花開賞玩之時,在秋高氣爽祭祖之節,能夠看到更多的人們,身着精美的華服,男士峨冠博帶,飄逸潇灑,倜傥風流,女士長裙曳地,大袖舒緩,倩影款款;老人鶴發童顔,華服一襲,垂髫童子,短衣打扮,舉家歡樂,萬民同慶,那是多麼美妙的世界呀!
(編者注:由于僅僅對服裝名稱“華服”進行探讨,因此對服飾的其他相關文化涉及較少,比如冠冕制度、服飾詳細變化等,隻是泛泛的進行概括,請勿見怪。)
2018/11/14榆木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