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SONY在2019年發布的拳頭産品,雖然在XM4誕生後性能略有落後,而且許多用戶也會經常吐槽它的各種小毛病,但如今的半價是真的香,一起來它看看在2022年表現如何吧!
包裝與配件
包裝不算大,但很厚實,整體是個抽屜盒,正面印有産品圖、索尼标和幾個賣點,值得注意的XM3适配索尼自研的“360 REALITY AUDIO”,大緻相當于蘋果的空間音頻。
背面是幾個賣點的詳解,并且附上了空間音頻與索尼APP的下載路徑,在底部,标注有注意事項和生産信息,整體給人第一印象比較淩亂。
抽出包裝,一個方正的小黑盒順溜的彈出,耳機與充電倉工整的排布在一吸塑内托之中,而上方由一張挂着小貼士的黑卡紙半遮面,提起内托,又一張小貼士映入眼簾,真的很人性化,簡單3步,傻瓜式教學。
再往下是一些配件,還挺豐富的,光紙質的就有說明書、保修卡、注意事項和操作冊子各一份,另配有1條Type-c數據線和6對耳塞套,值得一提的是,其自帶哥套與加長套,用戶可根據隔音與舒适兩種需求選擇性的佩戴,非常貼心。
外觀與做工
官方有鉑金銀與黑雙色可選,看黑色買的人多,我就跟着購買了。
其充電倉是漆黑與香槟金的撞色搭配,頗顯高端,下半部分噴有橡膠油,手感不錯,但易粘指紋,上蓋采用鑽石切割,極為平整,中間絲印的“SONY”标有畫龍點睛的意思,哈哈哈。
充電倉很輕易就能打開,推到最大程度還有卡扣固定,不論其阻尼體驗,又或是模具切割均能達到非常高的水準。
取出耳機,你會發現它簡直就不像個耳機,腔體又長又扁,看上去更像是一雙皮鞋,而面蓋就順眼多了,以黑色ABS材質打底,上方排布有索尼标、前饋麥克風和觸控區,值得注意的是,其觸控區為一塊圓形玻璃,類似于手機屏幕那種,易沾指紋,但很好看。
整體而言,XM3外形略大,且造型怪異,但做工工藝堪稱完美。
連接
根據小貼士能很輕松的連接到手機藍牙,然後下載上官方APP,根據提示操作即可,放在低端産品這就走完了,但放到XM3,連接成功隻是個開始,因為Headphones Connect的操作非常繁瑣複雜,這裡并不建議注冊會員,但可以開啟自适應聲音控制和360 Reality Audio,分析耳型還是很有趣的。
操控
配件中有一本多圖少字的冊子,簡明扼要的描述了每個環節該如何操作,不過我還是推薦使用官方APP,在APP中有各種問題的演示動畫,相當人性化。
左右耳功能是不同的,單擊左耳以控制降噪、環境聲和關閉,雙擊接挂電話,長按拒接,右耳則主要控制音樂,單擊播放/暫停,雙擊切歌,三擊上一曲,長按還能調出語音助手。
有一說一,XM3的降噪效果放在時下并不突出,開啟降噪模式,不僅中高頻噪聲時隐時現,而且就連低頻的空調風機聲也不能完全屏蔽,但我仍然推薦,最大的原因就是智能化。
索尼WF-1000XM3具有“自适應聲音控制”等更為智能的功能,通過軟件分析你正在進行的狀态,比如“停留”、“步行”、“奔跑”或是“通勤”,然後給予你當下最适合感知周圍噪聲的能力,不難理解,假如你在夜跑,它會給到你更為敏感的聽力,以保證交通安全。也就是說,隻要你佩戴上耳機,不論坐地鐵還是步行,它都會為你自動切換最匹配的降噪深度,免得手動調來又調去。
佩戴
不推薦女生佩戴!不推薦女生佩戴!不推薦女生佩戴!重要的事說三遍!
XM3真的很大,而且并不算輕,全部的重量都壓在了與耳塞接觸的耳道上,佩戴久了不難受才怪,但也沒必要一棒子打死,官方标配有不同尺寸和種類的耳塞套,多試一下,選擇一款最舒服的問題也不大。
聲音表現
官方APP是有均衡器的,加強低音後有明顯氛圍感,而高音增強後顆粒感更強。
在标準模式下試聽,解析與分離均能達到行業優秀水平,橫向聲場較為寬敞,有定位感。
低頻下潛與量感略少,彈性好、質感佳,中頻的人聲較為貼臉,男聲溫暖,情感色彩強,女聲甜美、空靈,在8-9kHz有一定提升,故高頻樂器聲音通透,管弦樂、鋼琴曲尤為耐聽。總的說來,此耳機動圈素質很高,出廠調音比較均衡,低中高頻的配比大概是2:4:4,基本上各個類型音樂都能聽,屬雜食類型。
遺憾的是,該耳機通話效果很一般,随手錄制了段話,發現其雖有屏蔽環境噪聲的功能,但錄音的質量并不算高清。
總結
這是SONY發布于兩年前的旗艦降噪耳機,有一說一,它的缺點很明顯,就是腔體過大、降噪深度一般和麥克風表現平平等小問題,但瑕不掩瑜,豐富貼心的配件、精密細緻的工藝、天花闆級的顔值以及智能化體驗和高素質的聲音調校,并不妨礙它成為一個爆款,結合時下打了骨折的售價,性價比不低。
莫要拿它與如今的千元降噪耳機對比,而且并不适合女孩子以及小耳道用戶。
但是對數碼愛好者、音頻發燒友以及智能穿戴追求者,還是比較推薦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