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東周分為哪兩個曆史時期

東周分為哪兩個曆史時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09:45:35

我們在中學時一定都學過《過秦論》這篇文章,賈誼在文中用“吞二周而亡諸侯”來總結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功業,“諸侯”很好理解,即韓、趙、魏、燕、楚、齊六國,但是“二周”就不太好理解了。

學過曆史的都知道周朝分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東周又被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代,而東周也确實是被秦國滅亡的。那麼問題就來了,秦始皇除了吞并東周外,難道還吞并了另一個周朝嗎?

隻要翻看一下有關戰國的史料,就會發現當時居然真的并存着東周和西周兩個國家,而這“二周”也經常爆發戰争,甚至參與到“戰國七雄”的争霸戰争中。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二王并立

通過學習課本知識,我們了解到西周滅亡的原因是周幽王為博得冷美人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結果當犬戎真來進攻鎬京時,天下諸侯都不再來救援,鎬京于是被犬戎攻陷,周幽王亦被犬戎殺死,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為躲避戰亂,被迫東遷洛邑,西周從此滅亡,東周由此開始。

東周分為哪兩個曆史時期(謎一樣的東周王朝)1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雖然廣為流傳,但卻隻是故事,不是曆史。真實的曆史是,周幽王寵愛褒姒并其所生之子伯服,又打算廢掉老太子宜臼改立伯服為太子,宜臼為躲避不測之禍,逃到了外公申侯的封地。老太子的背叛讓周幽王有了改立伯服為太子的正當理由,于是,周幽王正式改立伯服為新太子,但這也引起了老太子強烈的不滿。

在宜臼的默許下,申侯勾結犬戎和鄫人進攻鎬京,一舉殺死了周幽王和伯服,而褒姒則被犬戎俘虜帶走。事後,申侯聯合一些諸侯擁立宜臼為天子,是為周平王,而另外一些諸侯明确表示反對,又擁立王子餘臣為天子,是為周攜王。周平王為躲避紛争,在公元前770年不得不東遷洛邑,在新都城建立自己的勢力。

周平王和周攜王“二王并立”的局面維持了二十一年,以晉文侯殺死周攜王,隻剩下周平王一個天子結束。周平王雖然取得勝利,但卻得位不正,讓天下諸侯從此開始輕視周天子。公元前707年,周平王的孫子周桓王為樹立權威,親自率軍攻打鄭國,反而在繻葛被鄭莊公打敗,并中了鄭将祝聃一箭,周桓王偷雞不成蝕把米,周天子的權威從此一落千丈。

東周分為哪兩個曆史時期(謎一樣的東周王朝)2

二周并立

在春秋時代,各諸侯國經常發生君主被弑殺,或被驅逐的事件,已經衰落的東周王室也不例外。周莊王、周惠王、周襄王和周敬王在位時,周王室都曾發生過内亂,周惠王、周襄王和周敬王甚至被迫逃亡外地,向諸侯求救以平定内亂。晉文公長期流亡在外,當他回國即位後,能在中原建立迅速威望,就得益于他用武力平定王室内亂,幫周襄王重新登上了王位。

在春秋晚期,周王室的内亂達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周貞定王去世後,他的幾個兒子為争奪王位而血腥殘殺,僅在一年間就先後出現了周哀王、周思王和周考王三個天子。周考王或是為安撫對自己有威脅的弟弟王子揭,也或是嘉獎弟弟王子揭幫助自己奪位有功,在公元前440年把王子揭封為周公,以河南為王子揭的封地,王子揭即為西周桓公,西周公國由此開國。

周考王的兒子是周威烈王,周威烈王在公元前403年冊封晉國的三家大夫韓、趙、魏為諸侯,後世著名的戰國時代于是從此開始。

東周分為哪兩個曆史時期(謎一樣的東周王朝)3

出現于春秋戰國時代的虎符

西周桓公去世後,其子西周威公嗣位。西周威公去世後,西周公國發生嚴重的内亂,公子朝和公子根兄弟隻顧争奪君位,不為父親舉辦喪禮,緻使西周威公停屍九月尚不得下葬。公元前367年,趙國和韓國出兵幫助公子根,逼迫周顯王把東周王朝所有的轄地全部封給公子根,以平息西周公國的内亂。周顯王在強大的武力面前隻得照辦,于是把包括都城洛陽在内的所有土地封給了公子根。公子朝被稱為西周惠公,公子根則被稱為東周惠公,東周公國于是開國,東周王朝徹底分裂為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兩個國家。

東周王朝的分裂使周天子名存實亡,天下諸侯于是不再有所顧忌,在随後的幾十年裡掀起了一陣自立為王的風潮,周天子曾經顯赫的地位于是不複存在,淪為了一個沒有任何威望的普通諸侯。

秦吞二周

東周分裂後,周顯王、周慎靓王和周赧王祖孫三代寄居在東周公國,受東周公國國君的擺布。在這幾十年裡,西周公國的國君和東周公國的國君尚且念及親情,兩國雖有沖突,但卻沒有發生戰争,可以說是相安無事。此時,實力強大的秦、楚、韓、趙、魏等國家環繞着“二周”,“二周”為圖自存,紛紛任用蘇秦、張儀那樣的辯士與諸侯進行周旋,西周公國的周最和東周公國的杜赫才能出衆,聞名當時,于“二周”功不可沒。

東周分為哪兩個曆史時期(謎一樣的東周王朝)4

戰國七雄

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派甘茂攻克韓國的宜陽後,又派樗裡子嬴疾領兵進入東周公國以“窺周室”,東周公國的國君不敢得罪秦國,以隆重的禮儀把樗裡子迎接進了洛陽城。樗裡子随後面見周赧王,向周赧王提出了秦武王準備親自到洛陽試舉周鼎的要求,周鼎是周王室的象征,秦武王試舉周鼎無疑是對周王室的侮辱,周赧王于是嚴詞拒絕了樗裡子提出的要求。樗裡子遭到拒絕後勃然大怒,先是把周赧王逐出王宮,後又把周赧王逐出東周公國,強遷周赧王至西周公國,周赧王從此寄居在西周公國。

周赧王公然受辱,把發洩怨恨的矛頭對準了主動打開洛陽城門迎接秦軍進城的東周公國國君,從此以後,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頻繁爆發戰争。同時,西周公國和東周公國對秦國的政策也有了很大的區别,前者長期敵視秦國,成為諸侯抗秦的“謀主”,後者則長期親近秦國、臣服秦國。因此,“二周”間的戰争亦可視作秦國與山東六國争霸的微觀反映。

秦昭襄王取得長平之戰的勝利後,對山東六國占據絕對優勢地位,西周公國的危機感日益加劇。公元前256年,西周國君再次策劃諸侯合縱抗秦,秦昭襄王得到消息後,派軍隊進攻西周,西周國君和周赧王在強敵面前被迫投降秦軍,獻出土地,至此,東周王朝和西周公國同時滅亡。公元前249年,東周國君亦策劃諸侯合縱抗秦,秦莊襄王随即派呂不韋領兵進攻東周,誅殺了東周國君,滅亡了東周公國。

東周分為哪兩個曆史時期(謎一樣的東周王朝)5

秦昭襄王的影視劇形象

回到本文開篇“吞二周而亡諸侯”這句話,賈誼實際上是把秦昭襄王和秦莊襄王的功業附加在了秦始皇的身上,因此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看作是一種文學手法,而切不可把這句話看作史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東周王朝(前770年—前256年)和春秋戰國(前770年—前221年)雖有重合但不一緻,東周王朝是比戰國時代早結束三十四年的。

東周王朝以“二王并立”的分裂局面開始,又以“二周并立”的分裂局面結束,足以讓後人感慨萬千。隻能說,東周王室的衰落并不僅僅是因為天下諸侯的崛起,其根本原因還在于東周王室不珍視自己的權威,經常内亂和分裂,讓天下諸侯開啟了輕視自己甚至取代自己的野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