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創新航IPO獲批

中創新航IPO獲批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06:04:05

中創新航IPO獲批?近日,從事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産品的設計、研發、生産、銷售的锂電池制造商——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創新航”),披露了港交所上市招股書,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下稱“華泰金融”)為獨家保薦人此次公司拟募資達15億美元,用于新建和擴建多個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的産業基地項目,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中創新航IPO獲批?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中創新航IPO獲批(與甯德時代專利侵權官司未決)1

中創新航IPO獲批

近日,從事動力電池及儲能系統産品的設計、研發、生産、銷售的锂電池制造商——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創新航”),披露了港交所上市招股書,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下稱“華泰金融”)為獨家保薦人。此次公司拟募資達15億美元,用于新建和擴建多個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的産業基地項目。

根據招股書,2021年, 國内力電池裝機量累計154.5GWh,其中中創新航裝機量為9.05GWh,僅次于甯德時代、比亞迪,位列中國第三,全球第七。在業内看來,若中創新航成功上市,或對國内動力電池霸主甯德時代(300750.SZ)、比亞迪(002594.SZ)構成挑戰。

根據招股書,中創新航的收入從2019年的17.34億元增至2021年的68.17億元。不過,作為僅次于甯德時代、比亞迪的行業老三,公司的營收體量、毛利率仍與這些巨頭存在不小差距,比如甯德時代2021年的毛利率有26.28%,而公司僅有5.5%。

此外,中創新航還與甯德時代存在一則未決的專利訴訟糾紛。此前,公司在2019年4月、2021年10月及今年3月通過一系列複雜的股權操作,将涉及訴訟主體轉給大股東——常州市金壇區政府控制的“金壇方”(即金沙投資、華科工程、華科投資、金壇國發、金壇華羅庚及金壇控股)。

清流工作室發現,在對上述公司股權進行轉讓期間,即IPO前夕,公司還存在着多家私募基金“突擊入股”的情況,且至少有5家私募基金存在着在備案、成立之前與公司簽署增資協議的情況。而在公司私募基金股東背後,還有着公司大供應商及保薦機構的身影。

被甯德時代起訴“侵權”

2007年,中創新航的前身天空能源(洛陽)有限公司成立,是一家背靠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航工業”)的公司,并在隔年增資擴股正式更名為“中航锂電(洛陽)有限公司”(下稱“洛陽公司”)。

2010年,中航工業旗下的上市公司成飛集成(002190.SZ)入主了上述洛陽公司。2015年,中航锂電(江蘇)有限公司(也就是如今的中創新航)成立,由常州金壇區政府控制的金沙投資、華科工程各持股 50%、20%,洛陽公司持股30%。

中創新航最初作為磷酸鐵锂電池主供應商,在2015年成立當年營收就突破10億,同一時期的甯德時代(300750.SZ)營收隻有8億,但随着新能源政策補貼的調整,公司在2017年、2018年又分别虧損了3.3億元、7億元。

直到2018年7月迎來一位女掌門劉靜瑜。根據招股書,劉靜瑜财務出身,畢業于東北财經大學,并考取了高級注會等一系列專業證書,2003年,她便在在中航工業旗下的上市公司天馬微(000050.SZ)任職,曆任公司财務部經理、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等職務。

在她的改革下,公司也将業務轉向乘用車市場,并重點布局三元锂電池,逐漸成為甯德時代在該領域的第一大競争對手。早在2019年,中創新航取代甯德時代,成為了廣汽乘用車動力電池最大供應商,2021年,中創新航又為甯德時代的客戶小鵬汽車提供電池。

不過相比甯德時代動辄數百上千億的收入,公司的營收分别為17.34億元、28.25億元和68.17億元,淨利潤分别為-1.56億元、-1832.8萬元和1.12億元,直到2021年才扭虧為盈,而實現盈利的主要原因則是政府補貼增加及規模效應下費用率攤薄;

從毛利率看,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别為4.8%、13.6%和5.5%,而同期甯德時代分别為29.06%和27.76%、26.28%;具體到動力電池業務,2019-2021年,公司該業務毛利率分别為5.2%、13.7%和5.5%,甯德時代則分别為28.45%和26.56%、22%。

對于毛利率的變動,中創新航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主要受到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及隔膜等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2019年至2021年,公司原材料成本分别為12.71億元、18.57億元和54.19億元,分别占同期銷售成本的77%、76.1%和84.2%。

另一方面,為搶占市場,中創新航采用相對低價的政策,2019年至2021年其動力電池均價分别為0.87元/Wh、0.64元/Wh和0.65元/Wh,逐年下滑;而2019至2021上半年,甯德時代的動力電池均價分别為0.96元/Wh、0.89元/Wh和0.79元/Wh。

對此,國海證券新能源分析師李航對清流工作室分析稱,锂電池行業的盈利水平和規模化有一定關系,有一定的體量的話,成本的優勢會更明顯。另外,是在上遊端的布局,比如入股一些上遊材料企業,實現更低成本的采購,或者是能對下遊的價格有比較高的定價形式;

“目前來看,甯德時代的議價能力比較強,從價格來看,二線锂電池龍頭肯定會更低一些,從售價方面和甯德時代、比亞迪等一線龍頭有一定差距;從成本來看,兩者對上遊的布局也會有距離,因此毛利率會有所偏低。”李航說。

在與甯德時代“明争暗鬥”的同時,中創新航還深陷“專利糾紛”。2021年7月21日,甯德時代正式起訴中創新航專利侵權,并索賠1.88億元。據甯德時代稱,涉案專利共有五項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涉嫌侵權電池已搭載在數萬輛車上。近日,甯德時代已将索賠金額提升至5.18億元。

雖然中創新航一直否認産品侵權,并就上述甯德時代持有的五項專利向國家知識産權局申請專利無效,但近日公司已經撤回了其中一項專利的申請,且五項中的另外兩項專利也被判定“維持專利權有效”及“專利權部分有效”。

此外,清流工作室注意到,早在很久前,就似乎在為輸掉與甯德時代的官司“留後路”。據悉,上述涉及甯德時代專利相關的訴訟方,正是上述中創新航的初始股東洛陽公司。

而早在公司2019年4月進行重組時,中創新航時任股東洛陽公司便将其30%股權以10.94億元轉讓給二股東成飛集成,之後成飛集成又将洛陽公司45%的股權以10.94億元賣回給公司,最終洛陽公司便成了公司的非全資附屬子公司。

在被甯德時代起訴後,中創新航又将洛陽公司徹底剝離,2021年10月、2022年3月,公司将洛陽公司51%、49%股權分别轉讓給大股東“金壇方”旗下的金壇科技、金航控股,就此将甯德時代的官司對手變成了洛陽公司背後的金壇政府。

在2021年年底,中創新航又以3.23億元買下了洛陽公司的500多項專利。同時,為避免與洛陽公司存在同業競争,公司還與“金壇方”簽署了一系列不競争協議,并在2021年年底與洛陽公司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委托加工協議。

多名股東“突擊入股”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在上述股權轉讓間,中創新航又進行了一系列增資,其中包括引入廈門市财政局控制的金圓産業、廣汽資本,以及紅杉凱辰、小米長江産業等新股東,同時還成立了11個員工持股平台。

就在2021年7月25日至2021年8月23日期間,即IPO前夕,公司除了獲得“金壇方”、成飛集成等原股東增持,還密集與10多名新股東簽訂了增資協議,而按照證監會公布的規定,中創新航上述申報前12個月内産生的新股東認定為“突擊入股”。

按照彼時雙方簽訂的增資協議,這些股東以約88.39億元的總代價認購公司合共2.12億股股份,每股成本為41.67元,而在2020年12月、2021年1月,其外部股東認購的每股成本為10.95元,也就是說,在半年多的時間裡,公司的股權轉讓價格就翻了近4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突擊入股的股東中,還有不少是私募基金,比如海發(湖州)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湖州海發”),海南華平新能源私募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海南華平”)、海南清善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海南清善”)、浙江義烏市樂信投資管理合夥企業、(下稱“義烏樂信”)、蕪湖達厚基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下稱“達厚基石”)等。

清流工作室發現,上述私募股東存在着證券基金業協會成立、備案前,便與公司簽署增資協議的情況。

比如海南清善、海南華平、湖州海發、義烏樂信、達厚基石,據基金業協會官網顯示,海南清善的成立、備案時間是在2021年9月28日、10月25日,海南華平的成立、備案時間是在7月23日、8月10日,海發(湖州)是在7月26日、7月30日,義烏樂信是在7月28日、8月3日,達厚基石是在8月23日、24日,但五家家私募基金與中創新航簽署了增資協議的時間分别在7月25日、7月26日、7月26日、7月26日及8月20日。

對此,嘉源律所黃平亮律師對清流工作室稱,上述在私募基金未在基金業協會備案時便簽訂投資協議的行為是違規的,雖然在後面補辦了相關手續,但私募在未備案的情況下是不能開展任何投資行為的,這個流程是存在瑕疵的。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些私募基金完成了備案,但也存在着“異常”情況。比如創益盛屯新能源産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創意盛屯”)的基金管理人北京盛屯天宇私募基金管理人便被基金業協會提示存在被列入異常經營機構、注冊地與辦公地不在同一轄區、投資者定向披露賬戶開戶率低的情況;

再如上述達厚基石也被提示基金管理人存在提交清算開始後超過6個月未完成清算的私募基金(長期處于清算狀态)等情況;海南清善的基金管理人紹興柯橋隆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也被提示存在管理人填報信息與工商不一緻的情況。

對此,監管也在反饋意見中要求公司充分披露12個月内新增股東入股的具體情況、原因、價格及定價依據等,該等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與其他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擔任發行的中介機構及其負責人或高級管理人員是否存在親屬關系、關聯關系等四項問題。

綁定上下遊

清流工作室還注意到,在上述私募基金背後,除了有國資、外資,還有同行業上市公司及高管的身影,就連公司大供應商和保薦機構也在其中。

比如創益盛屯便是由锂電新能源産業鍊上遊的盛新锂能(002240.SZ)參與投資;再如海南清善的股東便包括隆基股份(601012.SH)董事長鐘寶申。

此外,還有家名為“創合鑫材(廈門)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私募基金,該基金是由廈門鎢業(600549.SH)、金圓投資及國投創合等機構聯合在2020年年底發起設立,其執行事務合夥人及基金管理人為廈門創合鹭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為廈門鎢業的投資公司廈鎢投資旗下。

目前創合鑫材對公司持股比例達1.73%。2021年7月26日,創合鑫材以3億元認購720萬股公司股份,溢價2.92億元計入資本公積;2021年10月15日,創合鑫材又從公司的股東金圓投資處以約2.13億元認購了公司1.57%股權,上述兩次增資每股價格為41.67元、1.07元。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除了創合鹭翔外,廈門鎢業還通過“廈鎢鴻鑫(廈門)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廈鎢鴻鑫”)入股了創合鑫材。廈鎢鴻鑫有兩名股東,一名是廈鎢投資,另一名則是中創新航的重要股東金圓投資。

而廈門鎢業則是中創新航大供應商。據其子公司廈門鎢能(688778.SH)的招股書顯示,中創新航2019年、2020年均為其前五大客戶,貢獻了6.18億元、6.34億元的銷售額。在招股書中,公司也提到了一家“供應商A”,從公司背景以及采購金額來看,這家公司就是“廈門鎢業”;

除了上述股東外,還有位名人“劉曉丹”的入股也備受關注。

根據招股書,2020年11月,一家名為“嘉興晨壹鵬骐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向中創新航投資了3.44億元,目前持股比例為2.08%。該合夥企業為投資機構晨壹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晨壹投資”)旗下,如按外界提出的630億元估值計算,該公司的回報近10億元。

而劉曉丹便是晨壹投資的法定代表人及實控人,持股60%。2019年9月,劉曉丹辭去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一職創辦了晨壹投資,之後才通過旗下私募基金完成了對中創新航的增資。

而中創新航的保薦機構華泰金控便是華泰證券在證監會的相關批複在香港特别行政區注冊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晨壹鵬骐的股東晨壹并購的股東名單中,還有家“華泰招商(江蘇)資本市場投資母基金(有限合夥)”也為華泰證券旗下。

除此之外, 公司多年的大客戶廣汽集團(601238.SH)也曾通過旗下私募基金廣東廣祺瑞電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入股中創新航,持股比例為4.24%。而在2020年、2021年,廣汽集團對公司營收貢獻均已過半,涉及金額分别為15.57億元、35.3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廣汽此新能源車此前的核心動力電池供應商一直是甯德時代,但在2017年,廣汽傳祺首款電動車GE3的交付量曾由于甯德時代的電池供應不足受到影響,廣汽也開始尋找第二供應商;2019年,中創新航取代甯德時代,成為了廣汽乘用車動力電池最大供應商。

直到2020年,廣汽旗下的新能源車型廣汽埃安Aion S自燃事件發生後,中創新航才正式成為其新能源車型的電池主供商。2021年,中創新航配套廣汽埃安的裝機量占總出貨量的65%,遠超甯德時代。目前,公司對廣汽埃安Aion系列的滲透率已超過70%。

本文源自網易清流工作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